像許多孩子一樣,陽陽和欣欣也“被報”了各種興趣班。陽陽負(fù)責(zé)學(xué)習(xí)吉他、美術(shù)和羽毛球,欣欣主攻美術(shù)、聲樂。每到周末,兩個孩子就從一大早開始忙個不停。
一開始,你們都對興趣班興奮不已。但時間久了,你們開始抗拒去上興趣班。有時候我和媽媽把你送到興趣班的門口,路上你一直口口聲聲說到不想去,但我們依舊這么要求,心里想著或許這次過后你就不再那么抗拒了。直至后來發(fā)現(xiàn),好幾次你都在門外徘徊并計算著時間,直到下課后按時回家,卻從不曾進(jìn)去過。以前你從不這樣,總是有話就向我們直說了,而現(xiàn)在你知道說了也沒用。我們成功的幾率似乎越來越小,而你每次的抗拒也越來越劇烈,但卻還是在我們的強烈要求下,不得不再次走向興趣班,我們似乎每次都在祈禱你的改變,你似乎也在祈禱我們的改變,而最終每次你都無法抗拒我們的要求。爸爸在想,或許是我們沒有陪你一起去參加興趣班的原因吧,導(dǎo)致你沒有建立自信。后來,媽媽幾次選擇和你一起去上興趣班,看你打球看你彈吉他,在一旁陪著你、鼓勵你,那幾次你似乎玩的很開心,完成彈吉他任務(wù)后主動去幫助旁邊的小朋友,與球友對壘二比一取得勝利,似乎讓一切變的不再那么困難。但不知為何,你始終在下次上興趣班前變回原來的模樣。是我們的要求過于嚴(yán)厲了嗎?至于我們自己,每周末的時候不是有十分緊急的事情都不會去加班,也幾乎不會看書、學(xué)習(xí),而是選擇刷手機,或者找朋友聚聚,一起游玩或喝喝酒聊聊天,但好在這一切都不被約束。是的,我約束你們,自己卻難以做到,有時候強迫自己去做給你和弟弟看,但始終夾雜著不言而喻的功利性。
你對上興趣班變得不再感興趣,那么為什么還要叫興趣班呢?興趣班到底是因為孩子感興趣才這么叫,還是可以通過無數(shù)次的磨練和要求才能培養(yǎng)出興趣?如果是后者,那為什么大人們不愿意這么去做呢?但我還是要求你們這樣去做了。而你現(xiàn)在長大了,也不再像從前那樣對我們言聽計從,有時候不去上興趣班的事情被弟弟看到后,弟弟也喊著不要去上興趣班,而我把你叫到一邊訓(xùn)話,說你不應(yīng)該影響弟弟,你只好表現(xiàn)出聽從。但是你又能怎么做呢?
這些話不能說的太多,否則我心里會犯嘀咕。我常常在想,是不是你小的時候我向你灌輸關(guān)于自由的話題太多才讓你變得如此,因為每次你不愿意去的時候總是能說出足夠的理由,比如這不是你自己的選擇,而是我們的選擇等等。或許我之前沒有給你灌輸過的話就會好一些,但真的如此嗎?如果你真的對我們言聽計從,就一定是“好孩子”嗎?一定會成長的更好嗎?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國家一直在強調(diào)教育,要求給孩子足夠的玩耍時間,一定的自由和成長空間,難道不對嗎?爸爸批評你的時候其實心里也一直在打鼓。
其實,一開始去上興趣班的時候,你還是比較開心的,那時你也還小。但是在一兩年后的某一天,你打完羽毛球后說:“我以后再也不打羽毛球了,這不是我的選擇,是你們要求的。”是啊,你說的沒錯。雖然那次以后你還是每次都按時去上課,但似乎再也沒那么興致濃濃了。直到幾年后的今天,我去參加你的羽毛球課,教練在陪你打了幾十個回合后你卻仍不感疲憊,教練走過來跟我說到:“如今的孩子都缺乏鍛煉,加上教育部對體育也越來越重視,作為家長你們不要天天讓孩子呆在家里,只要你能讓孩子來到我的班級里,我們自有辦法讓他得到有效的訓(xùn)練。”教練說的也沒錯,我也從來沒打算讓你成天呆在屋子里,鍛煉身體真的很重要,而你也知道當(dāng)年毛主席說的那句話,“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边@句話讓全中國無數(shù)人受益。我一時間又覺得教練說的話有些道理,或許我們每次陪你來一下,效果就會好一點。媽媽也說,你只是不太喜歡枯燥的訓(xùn)練,但對于打羽毛球本身還是很感興趣的。人生總是要有些特長和愛好才行,我眼里看著球館里那些打球揮汗如雨的成年人,又想著人生中哪有一件事情是容易的,不都要經(jīng)歷一定的磨練才能獲得成長和快樂嗎,即便是興趣似乎也難逃于此。
在你每次表現(xiàn)出抗拒的時刻,媽媽總會不遺余力的想盡各種辦法讓你再次走進(jìn)興趣班,而我似乎卻只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讓你隨意做出選擇,但這一舉動卻常常讓你和媽媽都感到泄氣。或許你也在一直給自己打氣吧,但聽見爸爸這么說的時候,就又退縮了。其實我之前也去看過你打球,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我看到包括你在內(nèi)的一幫孩子在做肌肉拉伸,看起來很艱苦的樣子,還有各種體能訓(xùn)練,身體消耗量還是很大的?;蛟S,沒有哪個孩子愿意被這樣訓(xùn)練,因為確實有些枯燥也很艱苦,你們似乎都更加喜歡直接對壘、比賽,這樣更有意思一些,但沒有好的體能和技能作為基礎(chǔ),又怎能容易取勝呢?爸爸也找不到一種方法,既開心輕松又可以提升功力。
爸爸喜歡音樂,也喜歡吉他。大約五年前吧,也報了一個吉他班去學(xué)習(xí),當(dāng)時交了一千多塊錢,免費發(fā)了一把吉他,但爸爸只上了那一節(jié)課后就再也沒去過,后來好幾次路過那家店門口想要回當(dāng)初交過的錢,卻一直都沒勇氣進(jìn)去,畢竟是自己沒有毅力堅持才造成的結(jié)果。想起如此,覺得自己跟你比還是差的很遠(yuǎn),但還每每理直氣壯對你提出要求,信誓旦旦說出如果不去上興趣班的話就損失了多少多少錢的話,其實這話絲毫經(jīng)不起推敲,這件事情也不敢讓你知道,否則被反問一下就會詞窮了。當(dāng)然,爸爸也不是完全沒有毅力的人,比如寫書這件事情爸爸就一直在堅持。有些人也問過,你是怎么克服困難寫出這本《一起長大》的,每每至此我都十分不好意思,因為寫書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啊,談不上有多辛苦,即便是身體苦心里也絲毫不覺得苦?;蛟S,自己喜歡的事情就不會辛苦吧,真正感興趣的也不會累。但是如果誰給我報個寫作類的興趣班,我想我是怎么也不愿意去上的,因為那好像又偏離了興趣。爸爸不知道你真正的興趣是什么,除了羽毛球還喜歡什么運動,或許時間久了產(chǎn)生了自信后你會喜歡上這項運動,也或許你在長大后會因為一些生活感觸而喜歡上音樂、吉它,就像爸爸一樣,但這都不是一定的事情。
有時候我也常常在想,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不是過于概念化了一些,如果沒有你們媽媽那種堅韌和具體的做法,你的學(xué)習(xí)成績就不會那么優(yōu)異。爸爸希望你們多讀一些課外書,多感受一下人生的不同相面,多思考一些生活和人生層面的問題,這樣才不至于走遠(yuǎn)至偏。但這個社會就是如此,你們不但要學(xué)會做人做事,也要知道具體的方法和技術(shù),這就需要做一定的訓(xùn)練,但訓(xùn)練的方法永遠(yuǎn)不能覆蓋內(nèi)心的初衷。技術(shù)與信念的平衡是很難把握的,需要勇氣也需要擔(dān)當(dāng),同時也需要能力,但信念永遠(yuǎn)是內(nèi)心最根本的東西。
人生中很多很多困難都是必須度過的,不能欠下。爸爸小時候除了學(xué)習(xí)成績還不錯之外,也欠下了很多生活上的債,都在長大后需加倍償還,這些我是深有體會。不過這些生活上的債,也是自己從自卑到超越的必經(jīng)之路,缺少了這些苦難也不會得到相應(yīng)的成長。這么一想,困難到成了好事。
最后稍作總結(jié),一是生活中的事情總不可能都如意,你們要知道即便是孩子也是需要磨練的,不可因冠冕堂皇的借口而選擇逃避,需養(yǎng)成好的品質(zhì)和體質(zhì)。二是如果這件事情的的確確是你所厭惡的,爸爸媽媽一定會尊重你的感受。三是鼓勵你有自我意識和主動選擇,最好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并保持積極向上而不是渾渾噩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