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一生喜愛花木,對(duì)杜鵑花尤其鐘愛。
唐朝元和十年(公元808年),朝廷權(quán)貴惡白居易非諫官而職言事,貶他為江洲司馬。在江西九江,43歲的白居易于“潯陽地”,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他對(duì)廬山那鋪滿山崗的似朵朵紅云、灼灼火焰的杜鵑花,甚為傾倒,盛贊它“曄曄復(fù)煌煌,花中無比方”,寫下了長詩《山石榴寄元九(元稹)》,盛情贊美杜鵑,在描寫杜鵑花的眾多詩章中,可謂繪形最詳,繪色最艷,氣勢最大,品評(píng)最高。繪其形,是“……千叢相向背,萬朵互低昂。照灼連朱檻,玲瓏映粉墻。風(fēng)來添意態(tài),日出助晶光。后來,白居易從江洲謫所調(diào)升忠州(今四川忠縣)刺史時(shí),寧可少帶衣物和家什,卻帶上了從廬山挖下的杜鵑花,千里迢迢,把杜鵑花移栽到了忠州的大地上。
在忠州栽下杜鵑等花木,白居易“每日領(lǐng)童仆,荷鋤仍決渠。劃土壅其本,引泉溉其活。封植來幾時(shí),高下隨扶疏?!贝禾?,杜鵑花成活,白居易寫下了一首七律,《喜山石榴花開,去年自廬山移來》:“忠州州里今日花,廬山山頭春時(shí)樹。己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shù)。赤玉何人少琴軫,紅纈誰家合羅褲。但知爛漫恣情開,莫怕南賓桃李妒?!毙老惨浦捕霹N花的成功,也寄托了他自己的信念:在仕途求有作為(“恣情開”),“莫怕南賓(權(quán)貴)”之妒。
白居易調(diào)離忠州后,回朝任“主客郎中知刺誥”,以后到了杭州任刺史。在杭州玉泉寺南三里洞下,他又見到了“深紅躑躅(杜鵑花)繁艷殊?!保?lián)想到忠州所栽杜鵑,遂又成一律:“玉泉南澗花奇怪,不似花叢似火堆。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無故為誰開。寧辭辛苦行三里,更與留連飲兩杯。猶有一般辜負(fù)事,不將歌舞管弦來?!?/span>
深愛杜鵑花,白居易是深深寄托了他自己的情趣和意志的。
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qǐng)告之
往期精彩回顧(點(diǎn)擊打開)
花姿豐盈,端莊高雅之山茶
心境中的菖蒲
詠 · 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