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傷寒論》
【組成】葛根12g、麻黃9g(去節(jié))、芍藥6g、生姜9g(切)、甘草6g(炙)、大棗12枚(擘)、桂枝6g(去皮)
【功用】解肌發(fā)表,生津和營。
【主治】外感風寒表實,項背強,無汗惡風,或自下利,或血衄;痙病,氣上沖胸,口噤不語,無汗,小便少,或卒倒僵仆。
【用法】上七味,以水1升,麻黃、葛根,減200毫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300毫升,去滓,溫服100毫升。覆取微似汗。調(diào)養(yǎng)如桂枝湯法。
【注意】素有陰虛火甚,上盛下虛的病人不可用。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歌訣】
葛根湯內(nèi)麻黃襄,桂甘芍藥棗生姜,輕可去實因無汗,有汗加葛無麻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