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7月6日下午2點30分,阿爾文號深潛器正在佛羅里達海岸附近的海底調查,深度大約610米,此時它的目標是一個令人感興趣的珊瑚,Marvin McCamis、Valentine Wilson 和 Edward Zarudzki的三人小組,一位駕駛著深潛器,一位正在觀測珊瑚。
突然Edward Zarudzki一陣驚呼,右側舷窗外一條大魚迅速沖撞過來狠狠的撞在了潛水器外殼,“Duang”的一聲,嚇了大家一跳,當Zarudzki看到時這條“大魚”似乎卡在了深潛器的外殼上,正在不斷掙扎,很快一些血液和碎肉隨著還是漂浮開來,Zarudzki知道這條魚因為拼命掙扎已經嚴重受傷。
三人組與水面溝通后決定緊急上浮,因為不知道是否會因為沖撞損壞深潛器,只能上浮檢查,到水面后著實把大家嚇了一跳,一跳2.5米長、重約90公斤的劍魚卡在了潛艇玻璃纖維船體上部和下部之間的縫隙中。
出水后這條旗魚還在掙扎,但它比較倒霉,將近90公斤的魚肉讓母船的所有船員飽餐了一頓,還有大量的魚肉被凍在了冰庫里!
劍魚可是海洋中有名的美味魚類,是生魚片、魚羹以及魚丸的好材料,很多釣魚愛好者特喜歡釣旗魚,但各位不知道的是這種美味魚類可是大名鼎鼎的海洋霸主,連虎鯨都要退避三舍。
沒有人不知道劍魚!因為這種魚類的形象在卡通畫以及動畫片以惡棍或者反面角色出現(xiàn)的概率很高,要分辨它們非常容易:
身體極度流線型
背鰭很高、腹鰭與背鰭差不多高
頭部一條長長的尖刺,幾乎是體長的1/3
其實你去找這個特征的話,有好幾種魚和這個都非常相似,比如下圖兩種魚,誰還能分得清到底是誰是劍魚,誰又是旗魚?
旗魚和劍魚很相似,但旗魚的背鰭很高,真的像一面旗,而身體也更瘦長,劍魚體型則帶一些紡錘形,兩者的腹鰭也有些區(qū)別,尾鰭則差不多。兩者體重差別也比較大,旗魚比較小,體長很少超過3米,最重也在90公斤左右,但劍魚明顯要大不少,體長可達3-5米,最重可達650公斤。
盡管兩者體型相差懸殊,但兩者在海洋中都是屬于極度超速的游泳者,旗魚擁有完美的體形,海洋生物學家曾在測試過旗魚的速度,3秒鐘時間游過了91.44米,約合時速110千米。
而劍魚同樣不容小覷,它的紡錘形體型,還有頭部長長的尖刺,在水下的阻力很低,速度同樣可以超過100千米/小時,兩者都是海洋中游速最高的魚類之一。
但這兩種速度王者“出生時”卻非常小,劍魚產卵數量非常高,雌性劍魚一次產卵超過數百萬枚,而旗魚產卵的數量同樣非常高,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為兩者孵化時只有蝦米那么大!
旗魚剛孵化時的樣子
旗魚剛孵化時只有3-4毫米,一根手指都能摁死很多條,而劍魚剛孵化時同樣非常??!
就像一只小蝦米,紫菜蝦皮湯中就能吃掉幾十甚至上百條,但兩者的生長速度是驚人的,比如劍魚第一年就能長到90厘米,這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魚類之一!幼魚期它們什么都吃,從浮游生物到小魚蝦米,甚至自己的同類,吃下一切能吃的食物。
不過旗魚和劍魚一次產卵數量很大,本來就是這樣的生存策略,各位也不必為劍魚和旗魚的未來擔心,數量也是其應對天敵的策略,和翻車魚這類人畜無害的魚類相比,旗魚和劍魚卻不一樣,只要其成年,那么其它們將成為名副其實的海洋霸主。
旗魚和劍魚脾氣都不太好,非常兇猛,旗魚背鰭平時都是折疊的,但它在攻擊時會展開,看起來就像是一面旗幟,而劍魚則經常以喙攻擊大型魚類,所以連抹香鯨都不怕、經常騷擾藍鯨和座頭鯨的虎鯨都不想惹劍魚,因為它們實在是太強悍了,不僅速度高,而且這個戳一針能直接刺入虎鯨的內臟,因為一條5米長的劍魚其尖喙部長達1.5米以上,這一針可能會讓虎鯨受到重創(chuàng)。
旗魚的高速同樣在海中橫沖直撞,鑒于其速度和長長的尖刺,同樣是無人敢惹,就是不知道劍魚和旗魚會不會互相看不順眼而打架,你們猜到底誰會贏?
劍魚和旗魚的尖刺會磨鈍嗎?
劍魚和旗魚的尖刺就是突出的上顎骨(也稱為喙骨),其用途是用來擊打和捕捉獵物,但有一個問題產生了,這些尖刺會不會因為使用不善而折斷,或者長期使用而磨損呢?
2014年10月20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fā)表了一篇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生物學家羅恩·沙哈爾( Ron Shahar)的論文,他開始認為,劍魚的喙骨沒有像哺乳動物那樣的修復骨骼的機制,事實也早已證明劍魚骨骼不具備這樣的功能。
哺乳動物骨骼超微結構,與相對“無特征”的魚骨相比,顯示出重塑的形態(tài)學證據
但沙哈爾說服了Maria Laura Habegger博士,后者的學生經常在佛羅里達南部釣魚,給沙哈爾提供了很多劍魚的喙骨以供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很多喙骨中都出現(xiàn)了修復的跡象,這表示劍魚的喙骨具備修復功能,所以就算磨損也能逐漸被修復。
劍魚重塑組織的證據
當然劍魚的喙骨強度同樣很高,據沙哈爾的測試數據,其強度大約和馬骨差不多,并且其屈服應力變形是哺乳動物骨骼的1.5~2倍,這讓劍魚的骨骼很不容易折斷。
旗魚和劍魚都對人類威脅很大
2016年1月12日,39歲的莉娜(Liena)與丈夫和朋友正在印度尼西亞中部蘇拉威西省東加拉的丹戎卡朗海灘浮潛時遭到了一條旗魚的攻擊受到重創(chuàng),盡管及時送醫(yī),但仍然在醫(yī)治無效而去世。
2004年,一名馬來西亞成年男子在釣魚時被旗魚攻擊,當時高速游動的旗魚從水面上躍起,直接插在了他的胸口,該男子當場死亡,死相十分慘烈,直接被旗魚的尖刺給洞穿了。
2015年,夏威夷47歲的漁夫蘭迪·蘭尼斯(Randy Llanes)被一條旗魚攻擊致死,同樣是洞穿胸口。
旗魚攻擊傷人的案例不在少數,而劍魚也喜歡躍出水面,它們的攻擊甚至可以對船舶產生危險,一般的帆船如果被500公斤的劍魚追擊并且洞穿的話,估計這艘船就得沉沒了,而在倫敦博物館據說還保存了一塊被劍魚攻擊洞穿的木板,厚達50厘米,但也有說法稱此案例不實。
“劍魚”刺穿木船的兩個錯誤的、常被引用的例子
延伸閱讀:還有一種針魚
針魚的體型明顯要比劍魚和旗魚要小很多,尾斑圓頜針魚(Spottail needlefish),身體呈長圓偏扁柱形,身長大約200~450毫米,另一種是黑背圓頜針魚(Tylosurus melanotus),也是長圓柱形,稍微偏扁一些,身長大約0.6米~1米。
但兩者游速都很快,時速可達60千米左右,有一個習性非常要命,喜歡在夜間對著光線沖擊,這導致漁民遭遇針魚的致命攻擊很多。2010年10月,佛羅里達大松樹灣附近,一名皮劃艇運動45歲女性愛好者被針魚攻擊,2013年10月4日晚,一名沙特男子的達曼附近海域游泳時被針魚穿透脖子,造成大出血喪命。
這些海洋生物真是可怕,像導彈一樣攻擊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