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區(qū)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約有6000-7000顆,當然如果范圍擴大到天體的話,還會多幾個,不過這些天體看起來可能比較暗淡,比如M31或者M33,或者南天區(qū)大小麥哲倫星云等,我們簡單來了解下肉眼看到的到底都是些什么天體!
一、行星
1、只要時間合適,那么我們總能在西方或者東方天空附近看到水星與金星,如果不是日食,那么我們將不可能在中天看到兩者的身影,因為它們是內(nèi)行星,中天時候會被太陽耀眼的光芒所掩蓋!
2、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則可能出現(xiàn)在黃道面上的任何位置,黃道面即地球公轉太陽的角度,由于地軸傾斜,在公轉的不同位置(不一樣的夜空方向),黃道面視覺角度是有一些差異的,也許黃道光可以輔助我們理解!
黃道光即圍繞太陽公轉的塵埃帶反射太陽光所致,所有的行星與矮行星等都在黃道面附近圍繞太陽公轉,因此你會在黃道面上找到它們的身影!
二、恒星
除了上述這些行星以外,恒星則是夜空中數(shù)量最多的天體,但它們不外乎如下幾種
1、單恒星、雙星或者多星
2、有可能只有恒星,更大的可能是有一個行星系
太陽系附近半人馬座α就是一個三星系,而天狼星則是雙星,還有北極星也是一個三星系統(tǒng),而北斗星中開陽以及北河二則是一個六合星系統(tǒng)!恒星數(shù)量越多,運行就越復雜,而劉慈欣筆下的三體人就是因為三恒星運行極端復雜,行星被爭來奪去,正常的宜居時間過短,所以想破腦袋要向太陽系移民!
這些恒星中,我們知道半人馬座α星系應該有一顆行星,天狼星雙星系統(tǒng)沒有已知的行星,另外目視不可見但自行最快的巴納德星有至少有一顆行星!而行星對于恒星來說并不稀罕,畢竟太陽就有那么多小弟,數(shù)千顆系外行星也表示有行星的恒星是非常普遍的!
開普勒在天鵝座一小片天區(qū)發(fā)現(xiàn)的行星位置分布圖,是不是有種密集恐懼癥爆發(fā)的趨勢?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我們看到的恒星確實有可能是一個星系,但這表示的是恒星系(含有行星)!那么問題來了,這些星系都有像太陽系一樣宜居的環(huán)境嗎?
三、一個真正的星系
比如北半球就能看到的M31和M33,還有南半球能看到大小麥哲倫星系,代表的都是一整個星系,當然這些天體實際看起來是非常暗淡的,比如M31就很不明顯!
上圖是M31,實際觀測要比這暗淡十倍都不止!
上圖銀河系下方的那個光斑就是大麥哲倫星系,當然我們還是習慣叫做大麥云!
四、除了這些天體以外,我們?nèi)庋圻€能見到超新星以及那個肉眼能見的超級伽瑪射線暴GRB 080319B!
五、假如拋開肉眼的限制,那么夜空中的天體將會更豐富多彩 因為還會有比如白矮星(天狼星b就是),中子星以及黑洞等天體,紅巨星就不說了,因為肉眼能見到紅巨星,比如參宿四就是!還有各種真正的星云,比如M42火鳥!還有遙遠宇宙另一邊的類星體(100億光年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