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吐奶或吃奶時順著嘴角流出的奶水,有時在媽媽不注意的情況下會流到耳朵里,不用驚慌,及時用消毒棉棒或干凈柔軟的布吸出即可。但是,要注意擦拭時棉棒不能捅得太深或是布料偏硬,如果擦傷的話,很容易造成耳道擦破細菌感染,引起外耳炎。
如果流進耳朵里的奶水沒有及時處理干凈,而是結(jié)成硬塊的話,就不要自己清理了,為了確保安全性,應馬上到醫(yī)院診治。
很多新手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或洗頭的時候也有可能造成耳朵進水,耳朵進水會造成干性耳垢膨脹,導致耳朵閉塞感。所以最好是每次洗完澡都看一眼,若發(fā)現(xiàn)耳道口附近潮濕,可以棉棒拭干,力度一定要輕;其次,還可以用吹風機,離耳朵30公分,開微風吹干即可。
若寶寶的耳朵出現(xiàn)異常分泌物,千萬不要自作主張的摳耳清理,必須就醫(yī)才行。
平時也不要給寶寶摳耳朵。
由于寶寶多動能難控制,頭部常常左右動彈,反而容易將雜物推入耳內(nèi),造成堵塞或受傷。
正常情況下,耳垢會隨著寶寶面部運動(吃奶、咀嚼、咿呀學語)而自動排出。媽媽們可以趁著洗澡的時候,用紗布或小方巾沾清水,在耳朵外圍擦拭一圈,維持外耳的干凈清爽就行,耳朵內(nèi)保留少量的耳垢可以起到保護聽力的作用,不需要特殊處理。
發(fā)現(xiàn)耳垢好像瓶塞一樣塞住耳道的話,且因此聽不到聲音,應該盡快找耳科醫(yī)生耳垢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