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作為西漢初期皇權(quán)以外最大的勢力集團,高祖劉邦死后把持朝政十幾年,但諸多史料對呂氏的記載卻寥寥無幾,所以關(guān)于呂氏的資料被人為修改過的感覺十分強烈。晴天外鏈商城
強大卻記錄稀少
1、《史記》、《漢書》均寫到呂雉的兩位兄長都隨劉邦征戰(zhàn)多年,但是到了具體參加過哪些戰(zhàn)斗卻都語焉不詳。唯一明確的記載就是劉邦彭城大敗后曾投奔駐在下邑的呂澤,而呂澤的死和呂釋之的經(jīng)歷竟是一片空白。試問,就連很多小人物都詳細記載的兩部史書,怎么可能對皇后母家又曾領(lǐng)兵殺敵的呂氏兄弟如此吝惜筆墨。
(彭城之戰(zhàn)后)呂后兄周呂侯(呂澤)將兵居下邑,漢王往從之。
2、雖然劉邦建立大漢時,劉氏確實人丁不旺,但是到了呂后稱制的時候,劉氏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已經(jīng)成長起來,大部分都被封王封侯,但是呂雉卻可以肆無忌憚地對劉氏子孫大加殺伐,沒有呂氏力量的支持,呂雉是沒有能力也沒有膽量做到這些的。
漢興之初,海內(nèi)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啟九國。
3,劉邦晚年曾想廢掉太子劉盈改立戚夫人劉如意,未嘗沒有對呂氏的忌憚之心,卻遭到群臣的反對。叔孫通作為太子太傅維護太子的地位還可以理解,那么其他的大臣為什么會反對自己的皇帝呢?都有哪些大臣表示了反對?還有劉邦看到商山四皓輔佐劉盈時,認為劉盈羽翼已成,這些羽翼又是指哪些?
史書的記載中對于這些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竟也沒有細加描述。這些跡象無不都暗示了后期的統(tǒng)治者對前朝歷史作出了干涉。
那個人是漢武帝嗎?
而對史書的修改沒有上層統(tǒng)治者的授意也是不可能的,那么又是哪位統(tǒng)治者呢?
從成書時間和作者來看,《史記》由司馬遷執(zhí)筆,成書于武帝年間,《漢書》中武帝以前的資料由班固借鑒《史記》完成,而這兩部史書都對諸呂一語帶過,那么是漢武帝授意更改的嗎?筆者認為不是。
第一,漢武帝沒有銷毀的理由,武帝主政的時候也是外戚第二次活躍于西漢政治舞臺時候,田蚡、竇嬰、衛(wèi)青、霍去病等人便是武帝時受到重用的代表。
第二,以司馬遷的個性,是不會有所謂皇家的考慮,秉筆直書,甚至書中對武帝本人也多有不滿,以至于《史記》在兩漢時一度成為禁書,在皇宮內(nèi)也有流傳限制。司馬遷對呂氏的較少記錄只可能是因為他也沒有查閱的資料。
文帝還是景帝?
那么,銷毀只可能在漢武帝之前,介于呂后臨朝稱制與漢武帝之間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了兩位皇帝,漢文帝和漢景帝。究竟是文帝還是景帝呢?筆者認為文帝的可能性要遠遠大于景帝。
文帝劉恒即位前本是代王,在高祖劉邦多位兒子中絕對屬于其貌不揚,淡而無爭的一位,按正常套路來說,皇位是絕對不會落到他頭上的??删褪沁@么一位最不可能的人在長安城經(jīng)過一番血雨腥風之后,竟然被迎立為九五之尊,所以他來到血跡未干的長安時做的第一件事必定是保證自己的安全穩(wěn)固自己的地位。
事實確實如此,我們來分析下劉恒即位后的一些動作
來到未央宮的當晚,劉恒做第一件事就是掌握軍權(quán)并將未央宮侍衛(wèi)換成自己的親信,并將一切與呂氏有關(guān)的人全部誅殺,包括自己的侄子,也就是惠帝的兒子們。
是夜有司分部誅濟川、淮陽、常山王及少帝于邸。
消滅完呂氏的威脅后,劉恒將矛頭指向了皇族內(nèi)部對自己威脅最大的齊王一脈。當初呂氏之亂被平定后,眾臣們首先想要迎立的就是齊王,最后因為齊王母家蠻橫,擔心成為第二個呂氏才改立代王。所以劉恒即位后,將齊地一分為六,化整為零。
大臣議欲立齊王,皆曰:母家駟均惡戾。訪以呂氏故,幾亂天下,今又立齊王,是欲復為呂氏也。
而對于迎立他有滔天之功的功臣集團,劉恒也沒有掉以輕心,經(jīng)過早期的安撫拉攏后,陳平在文帝即位第二年去世。周勃也被免去丞相職務(wù)回到封地,甚至在封地時,仍然被文帝時不時敲打,被嚇得在家中也全副武裝擔心自己被殺。
理由
當他帝位穩(wěn)固,回過頭來思考時,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一切都源于外戚的成長。那么怎么防止外戚壯大呢?
銷毀一切與呂氏有關(guān)的記錄,因為呂氏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頭,人們發(fā)現(xiàn)除了效忠皇權(quán)之外,外戚竟然是一條捷徑,可以憑借一人之貴,迅速成長為與皇權(quán)抗爭的強大勢力,所以對呂氏成長的記錄絕對不能流傳于世,這樣會給以后的外戚提供示范。將呂氏的存在最大限度地抹殺,這便成為了文帝修改史料的最佳理由。
文帝為了消除外戚的影響,還做了一件更不近人情的事,那就是逼死了自己的舅舅——薄昭。薄昭曾經(jīng)為劉恒即位作出很大貢獻,即便這樣,文帝仍然讓其自殺。薄昭不想死,文帝便派人前去吊喪,無奈之下,薄昭只得自殺。而薄昭被殺的理由竟然也是如呂氏一般一語帶過——殺漢使者,令人匪夷所思,薄昭為什么要殺使者。
(漢文帝)十年冬,上行幸甘泉。將軍薄昭殺漢使者。帝不忍加誅,使公卿從之飲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喪服往哭之,乃自殺。
所以以上的一切便揭示了曾經(jīng)強大的呂氏,人們只知其曾經(jīng)存在,卻不知道它這個怪物究竟是怎么成長起來,皆因漢文帝為了維護皇權(quán)消除了對于外戚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