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此收聽《吳言生講佛經(jīng)》: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22657729/
關(guān)鍵詞
觀自在菩薩 五蘊,五陰
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無常,一期無常,剎那無常,緣起
一念中九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
生老病死,生住異滅,成住壞空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解說正文
《心經(jīng)》最重要的一段文字: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strong>
“觀自在菩薩”是修行般若的人,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所修行的般若行,
“照見五蘊皆空”是修般若的境界,
“度一切苦厄”,則是修行般若的結(jié)果。
《心經(jīng)》最主要的思想是“五蘊皆空”。什么是五蘊?
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
它是構(gòu)成人身和萬物的五大要素。
五蘊,由精神和物質(zhì)兩個方面構(gòu)成。
五蘊中的色,就是物質(zhì);
五蘊中的受想行識,就是精神。
色,就是物質(zhì)性的東西,
受想行識,就是精神性的東西,是念頭。
六道輪回,沉淪苦海,是因為五蘊不空。
怎么才能觀照到五蘊皆空?
色蘊是無常的,所以是“空”
我們的這個身體,不斷地在變化。
生老病死,一期無常。
剎那無常,變化太快、太微細,
所以通常情況下我們是看不出來的。
由此可見,生理的無常,
是每時每刻,每個剎那之間,
都不斷地在發(fā)生的著的事實。
廣義的色蘊也在成住壞空。
古希臘哲學(xué)家郝拉克里特說,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p>
色蘊是緣起的,所以是“空”
從色蘊狹義的范圍----人身來說,
是由地水火風(fēng)四大和合而成的,
四個部件組裝而成的,所以它是空的。
受想行識是無常的,所以是“空”
受想行識,也就是念頭,也是空的。
受想行識它是無常的,所以是空的。
《金剛經(jīng)》:
“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strong>
《仁王護國經(jīng)》:
“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jīng)九百生滅?!?/strong>
一個念頭中,就有8萬1千次生滅!
物質(zhì)的世界有生老病死,
精神的世界有生住異滅:
一個念頭形成了,叫做生;
這個念頭保持了它的樣子,叫做??;
這個念頭開始發(fā)生變異,叫做壞;
這個念頭消失不見了,叫做空。
受想行識是緣起的,所以是“空”
受想行識四蘊,一切心理活動的生起,
都是六根和外境相接觸的結(jié)果,
是六根和六境接觸的緣所生起的,緣起。
沒有六根跟六境的接觸,
受想行識都不可能產(chǎn)生。
因為是緣起的,所以是性空的。
佛經(jīng)中說: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一切在因緣條件下所生起的事物,
它的本質(zhì)本性都是空的。
“空”的真實義
五蘊皆空是《心經(jīng)》的要旨。
世人最大的問題是五蘊不空!
五蘊不空,就會生起各種各樣的煩惱。
凡夫用污染的五蘊來造孽,
圣賢用清凈的五蘊來行善。
五蘊皆空的“空“,它的意思并不是沒有,
而是突破、超越、轉(zhuǎn)變、不執(zhí)著!
小結(jié)
為什么五蘊皆空?
首先,五蘊都是無常的,
色蘊有生老病死,
受想行識四蘊有成住異滅;
其次,五蘊都是緣起的。
色蘊,由地水火風(fēng)四大組成,
受想行識四蘊,是根境和合而產(chǎn)生。
因為五蘊是無常的、緣起的,
所以在本性上是空的。
打開喜馬拉雅app,搜索“吳言生”,訂閱《吳言生講佛經(jīng)》,聆聽、閱讀全文。
點此收聽《吳言生講佛經(jīng)》: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22657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