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央視財經(jīng)頻道《第1時間》欄目展播的《厲害了我的國》系列視頻中,播出了這樣一則故事——“天安門前的攝影師”。
他叫高源,從17歲到55歲在天安門廣場為游客拍了38年照片,而這起初是受周總理之托。
周總理提議在天安門前設(shè)立拍照地(視頻截圖)
從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從正裝到破洞牛仔褲,從1個月寄達到1分鐘可取,一張張照片記錄著天安門和時代的變化。
“70年代穿的衣服都一樣,綠衣服、藍衣服、白襯衣,基本就這樣了”
70年代著裝(視頻截圖)
“等到80年代,牛仔褲、喇叭褲就開始多了”
80年代著裝(視頻截圖)
“現(xiàn)在的老頭老太太都穿什么,老太太穿的要比年輕人都要艷,艷得多了,精神狀態(tài)也好了”
現(xiàn)代著裝(視頻截圖)
70、80年代初,像高大爺這樣的天安門攝影師平均一天能拍四五十張。1983年以后就多了,一天能拍幾百上千張。高大爺拍得最多時候,下班回家騎著自行車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高大爺自述拍照的忙碌(視頻截圖)
2000年以后,高大爺基本每天都要在天安門廣場拍幾張照片,留著傳給后人看。在天安門工作了38年,拍攝了大概六七十萬張照片,相機也用壞了幾十臺。
有網(wǎng)友表示感動,“最不經(jīng)意的,經(jīng)歷過時間的,才會是最值得記憶,最寶貴的回憶”
“經(jīng)年之后,可能物是人非,也許留下的是最珍貴的合影了”
也有網(wǎng)友給高大爺?shù)木礃I(yè)精神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