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原子彈問世以來,雖然世人都知道這是一種殺傷力極大的毀滅性武器,但再怎么想象也只是抽象的,直到1945年8月6日和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擲了兩枚原子彈,讓世界真正看到了這種武器的量化威力,巨大的蘑菇云升騰而起,被禁錮在核武器內的化學材料裂變或者聚變的能量完全釋放出來,頃刻之間便將一切都化為灰燼。
根據相關統(tǒng)計,長崎全城人口在27萬左右,在原子彈引爆后當日便死去了6萬余人,這場代價巨大的核實戰(zhàn)給日本帶來了史無前例的創(chuàng)傷,從而加速了日本在二戰(zhàn)的投降進程。后來的人也不禁思考,被原子彈爆炸而死的人們在死亡時會有什么感覺呢?是單純的最大級別痛苦,還是沒來得及反應就已經變成了飛灰。
我們拿在廣島爆炸的那顆原子彈舉例,當時這顆原子彈在距離廣島地面560米的高度左右爆炸,所釋放出的能量相當于15000噸等量的TNT炸藥,這些能量以不同的形式釋放出來,包括沖擊波、熱輻線和放射線,同時還會產生強烈的光波以及巨大的蘑菇狀煙云。
在爆炸的中心地帶,瞬間產生的上千萬攝氏度高溫將焚毀一切事物,無數建筑物被直接抹平,許多人還來不及反應就在輻射粒子的作用下被轉化為等離子體灰飛煙滅。
而再遠一些的人,雖然不會直接感受到如此之高的溫度,但由于原子彈爆炸所掀起的熱浪與輻射將會感到十分的痛苦,沖擊波所形成的狂風摧枯拉朽的將一切掀翻,霎那間還能看到渾身被火引燃的男人和女人。
這些人一般當場或者在當日死亡,臨死前都會因為燒傷或者輻射經歷巨大的痛苦,這還只是對于年輕力壯的青年人來說,許多老人和小孩一般經受不住這樣巨大的創(chuàng)傷,很短的時間內就死亡了。
處于原子彈爆炸邊緣的人則更為凄慘,核輻射所帶來的傷害往往比直接的物理創(chuàng)傷更要嚴重,這種可能輕易改變人體基因的輻射甚至會影響到后代的正常生活。
當年在廣島爆炸的那一枚原子彈,當日直接死亡的人數大概在8萬左右,但在后續(xù)對幸存的人進行救治和理療的過程中仍有許多人死在了難以醫(yī)治的輻射之下,最終使得死亡人數達到20萬人。
很多人面對輻射給自己帶來的永久性缺陷與痛苦無法忍受而選擇自殺,直到如今,廣島與長崎因為當年原子彈爆炸帶來的核輻射仍舊未完全消除,這片土地上依然在默默傾訴著當年那場驚天的浩劫。
距離爆炸中心3000米以內的木質結構在光輻射的作用下很快就會被燒毀,由此產生的強烈光波使得成千上萬人的雙目瞬間失明,死亡人數的20%到30%都死于光輻射。
許多處于爆炸邊緣的人被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燒傷,只有在4000米以外的灼傷程度才較輕而已,直到16公里以外的地方,人們依舊可以感覺到從原子彈爆炸方向吹來的悶熱氣流。
而核輻射是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持續(xù)時間最長的輻射,長時間被核輻射攻擊的人體會瞬間產生毀滅性的病變,體內的染色體被這些射線打斷,細胞沒有辦法正常功能生成新的物質,緊接著血細胞遭到破壞,白細胞數量的急劇減少使得人體的免疫機能大大降低,此刻在人體內部被這些免疫細胞鎮(zhèn)壓著的各種細菌病毒便肆意在體內流竄。
最恐怖的是這些核輻射對于染色體以及基因的變化都是不可逆的,甚至能夠導致受到輻射的人的后代癌癥發(fā)病率高于常人數倍。
遭遇到原子彈轟炸致死的人群中,燒傷致死和因輻射死亡是兩大主要途徑,在距離原子彈爆炸中心500米范圍內的人和事物,幾乎在一瞬間就熱輻射所氣化。
所以當年在廣島和長崎的兩枚原子彈成功引爆時,很多身處于爆炸中心范圍的人,可能根本還沒意識到發(fā)生了什么就已經化成了氣態(tài),十分悲慘,但相較于那些終日里承受著燒傷與輻射痛苦的人群,不得不說他們也是帶有悲劇色彩的幸運,死亡之前承受的痛苦很小。
而熱輻射的覆蓋范圍十分廣泛,達到了3500米左右,其中尤其位于1000米至3500米的燒傷患者最為痛苦,漫天的熱浪幾乎瞬間就將裸露在外的皮膚灼燒不堪,但這樣的傷痛短暫時間內卻又并不致命。
此時外面的醫(yī)療人員也進不來,只能忍受著鉆心的痛苦哀嚎著,即便逃過了高溫的燒傷,但原子彈爆炸形成的輻射也會直接侵蝕人們的皮膚,還是要承擔非人的痛苦。
時至今日,除卻當年在二戰(zhàn)中爆炸的這兩枚原子彈,如今的核武器更多是被用來當作國力的象征與保衛(wèi)國防安全的武器,我們也希望和平的年代不要再有任何用于殘害人類的蘑菇云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