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的某一天,我突然心血來潮,于是不管不顧的背起行囊,開始了一個人的旅行。
我去的地方叫烏鎮(zhèn),那是一個寧靜、古樸的小鎮(zhèn),小到地圖上根本看不到它的影子。
到達烏鎮(zhèn)已是黃昏時分,導游早就等的心急如焚了,看到我顧不上細說,直接將我送到了西柵景區(qū)門口。
進入西柵,必須經(jīng)水路搖櫓而過,我自然入鄉(xiāng)隨俗,坐上了一條年代久遠的烏篷船。坐在船上,放眼望去,只見天邊的余暉分外美麗。
不知什么時候,我已經(jīng)隨著烏篷船的搖擺到了對岸。
因為到的比較晚,所以沒能看到小鎮(zhèn)的晨曦和正午,不過我猜,夕陽西下才是這里最美的景吧。
我背著行囊,慢悠悠的沿著西柵一路晃蕩,長長的巷子寂靜無聲,連空氣都帶著無聲的空靈。
日落之時,余暉散盡,石板路上的余溫,溫暖著人心。我立于水邊,玩性大起,又是踩水又是亂跑,像個孩子似的開心不已。
很快,街燈亮了,模模糊糊的光,似乎帶著古樸的記憶。
忽的一下,耳畔傳來熙熙攘攘的聲音,循聲望去,是一群不知從哪而來的游客。擦肩而過的時候,我聽到他們也在討論著小鎮(zhèn)的景色,不由莞爾……
都說夜游西柵,一定要走一回水路,于是我又租了一條敞篷小舟,這次搖擼的是一位女艄公。
站在船尾,看著道道波痕映出粼粼碎影,只覺有種水月鏡花的煥麗多姿。
除了古色古香的西柵風光,我也喜歡東柵的枕水人家。
烏鎮(zhèn)的東柵,悠深寂寥,如同一張久未動弦的千年古琴。許是鎮(zhèn)子里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只留下老輩居民的緣故,所以不到十點,已是寂靜一片。
緩緩走在水邊陌巷,想著一定會有一盞燈為我而亮,等我回家。就這樣邊走邊想,直到看見那棟雅致的二層小樓,我才駐足停下。
推開半遮半掩的木門,一位大媽親切的笑容映入眼簾,讓我頓感賓至如歸。
這是一棟有著百年歷史的舊民居,大媽的子女都在鎮(zhèn)外居住,只剩下她和老伴守著曾經(jīng)的歲月。
我左挑右選,最終選了一間臨水的房子。當我立于露臺,看著夜色下的流水人家,有種從未有過的愜意。
倦意襲來,枕水而眠,夢,也隨之闖入我的腦海。
夢中,不知是哪朝哪代的女子,撐著一把精致的油紙傘,唱著纏綿悱惻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