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卡折在手錢被盜走,儲戶和銀行誰的責任?最后判決的啟示與疑惑

傳統(tǒng)上想象上,如果存折和銀行卡都在自己手里,銀行卡里的存款被盜取了,是不是銀行應該承擔全部責任?現(xiàn)實中,法院判決銀行負全責的案例也日漸增多。

但最近江蘇連云港的判決卻與大家的想象并不相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根據(jù)中國銀行保險報報道,2020年4月21日晚7時48分,江蘇省連云港市冶煉廠的職員李忠到某銀行的自動柜員機取錢500元,銀行卡余額4334.8元。晚11時因急需用錢再去取款時,發(fā)現(xiàn)賬上的余額只有86.8元了。李忠當即撥打了銀行的服務電話反映情況, 22日李忠去銀行驗證,李忠的銀行卡4月21日晚10點左右被人在連云港市的一家銀行自動柜員機上分三次盜取,共4248元。李忠于是到公安機關報案。

在收集證據(jù)的過程中,李忠獲悉連云港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職工張華、易兵和程莉都發(fā)生此類存款被盜案件,四個人共同點是都這家銀行的自動柜員機存取過錢,然后被他人在別處盜取。四人合計被盜取81650元。其中張華63450元;易兵10110元;程莉3842元。

四人除配合公安機關調(diào)查取證外,還希望銀行方能給個說法或是賠償損失。銀行方的答復是:案件沒有偵破之前,相關責任無法判定,不能給予“與所失竊存款金額相等的資金支持”。

李忠為了討說法,于2020年5月10日向銀行所在的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認為是銀行沒有盡到對儲戶存款的安全保障職責,請求法院依法判令銀行方賠償存款損失 4248元。法院認為,銀行對李忠的存款被非法盜取的事實沒有異議,李忠的銀行卡和存折均沒有丟失,銀行認為他們丟失了密碼卻沒有提供證據(jù),銀行關于“因李忠過錯導致存款丟失”的辯解理由不成立,銀行應賠償李忠存款損失。一審法院依照民法典中《合同法》第107條之規(guī)定,判決銀行賠償李忠的存款損失4248元;案件受理費50元,由銀行負擔。

銀行不服向連云港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中院審理后認為,銀行與李忠應當證實自己對于存款減少的結果并無責任,由于銀行與李忠都無法證實完全是由于對方的原因導致存款丟失,故法院推定雙方對存款的丟失都負有責任,最后判定銀行與李忠各負擔50%的責任,并撤銷了一審民事判決,判定銀行賠償李忠存款損失2124元。

從上面的判例可以給我們兩大啟示,但仍然存在一大疑惑等待解答:

第一大啟示,存款人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信息,并不是只要存款丟失或者被盜取就應該銀行賠償全部損失,前提是存款人沒有過錯。

從上面的安全可以看出,由于銀行方無法舉證是存款人過錯的責任,而存款人也無法舉證是銀行的過錯導致的損失,故法院最終各打五十大板,各承擔50%的責任,最核心的要義就在于存款人是否有過錯,而銀行不承認自己存在過錯,存款盜取是通過密碼方式盜取的,而密碼只有存款人才知道,從而導致雙方共同承擔責任。這就提醒我們,在任何場合包括但不限于銀行卡、密碼、身份證和手機號碼的安全一定要重視,否則出現(xiàn)風險可能要承擔損失。

第二大啟示,目前出現(xiàn)各種風險損失案例中,雙方共同承擔責任的案例越來越多,這從另一方面也說明自身保護財產(chǎn)安全的重要意義。

以前我們可能都存折和銀行卡都還揣在自己的口袋里,存款被人盜取當然是銀行的責任,銀行應該全額賠償,從現(xiàn)在的情況看,銀行與存款人各自承擔責任的可能性更大。

根據(jù)南方都市報報道,廣東東莞市石排鎮(zhèn)的十幾位市民,被廣東某銀行東莞分行石排支行的理財經(jīng)理葉晃校分別詐騙了幾十萬至上百萬元不等,合計金額2000萬元。法院認為葉晃校的侵權行為并不構成職務行為。但侵權人葉晃校是該行的理財經(jīng)理,銀行職員身份固然是最主要的原因,銀行用人失察,忽視對員工人品和職業(yè)操守考察、監(jiān)管不力及對案涉大額資金的劃付未盡到核查義務存在關聯(lián)。銀行存在一定程度的過錯,應該承擔一定比例的損失。最終法院判決銀行對不同受害人損失的承擔比例,為完全無責至百分之八九十。

存款人完全沒有損失責任也可能已經(jīng)過去,前提是自身沒有過錯,這一點可能會成為一種未來的趨勢。

第三是存在的一大疑惑,除李忠以外還有三人同樣造成盜取,銀行承擔責任的可能性更大。同樣,存款人舉證銀行責任存在著非常大的難題

如果說李忠一個人的存款丟失是個人存在過錯的話,那么,另外三人存在與李忠同樣的存款盜取,就難以說明這家銀行確實存在主要的責任,同樣是在這個網(wǎng)點取款,然后就出現(xiàn)了盜刷,這難道是巧合嗎?肯定不是,而是這家銀行自助取款機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即使不是銀行的故意,也是銀行的責任包括銀行的自助設備可能被安裝了攝像頭、犯罪分子可能通過自助設備獲取了銀行卡號和密碼等,銀行應該對設備使用的安全性承擔完全的責任。

二審法院之所以改判,依據(jù)是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亊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

銀行訴稱根據(jù)銀行卡章程,持卡人須妥善保管靈通卡和個人密碼,凡使用密碼進行交易,均被視為持卡人本人所為。這樣的理由是完全不能成立的,而在舉證責任上,存款人明顯處于弱勢,面對銀行舉證能力存在嚴重的不足,甚至林根本上無法證明自己不存在過錯的責任,因此這樣的判例對存款人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在加強存款人自我安全意識的同時,也會加劇存款人對存款安全的擔心,對于這家銀行而言,可能是贏得了官司但是可能會輸?shù)舸婵钊说男湃危堑檬鞘сy行應該有更合理的判斷。

近年來,儲戶存款被不法分子盜取導致的儲戶和銀行之間的糾紛并訴諸法律的情況越來越多,一方面說明打擊犯罪分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導致司法實踐中存在過錯的認定也各不相同,但如何界定存款人的責任仍然是一個難題,特別是被盜取、冒領的情形應該從法律進一步明確責任和舉證責任,既保護銀行的合法權益,更保護存款人的存款安全。(麒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儲戶對丟失銀行卡后存款被冒領擔主要責任<劉國華 王朝輝>
銀行的舉證責任
轉載銀行卡被盜刷案件中常見的爭議焦點
這個徐州人被盜刷6萬多銀行只賠一半,但她可以這樣做讓銀行全賠
防范 | 銀行卡被惡意盜刷 什么情況下銀行為你的損失埋單?
銀行卡被盜刷不要慌,三招全額追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