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號晚上,一個今年寒假期間咨詢孩子的教育問題打電話的老師說,“自我教育與自我成長100分準則”非常好,現(xiàn)在孩子比以前聽話無數(shù)倍,完全受益于“規(guī)矩”教育,在看了我的《補心+補苦=補課》,假期不想在給孩子補課,希望在給她兒子制定一個吃苦方面的教育計劃。迅雷游戲資源
這個母親老師說她“兒子天生叛逆”。
其實,沒有天生叛逆的孩子。
孩子生下來,只有不是先天智力腦癱,或后天產(chǎn)中,以及藥物導致的腦癱,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那么,這個“自我教育與自我成長100分準則”是什么,讓孩子的母親認為“兒子天生叛逆”比以前聽話無數(shù)倍?
2019年1月30日,一個老師,打電話訴說兒子的滔天罪行。
由于,我的手機沒有流量,她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老師,看她痛苦萬分的樣子,畢竟認識10多年了,我就用短信的形式發(fā)給她。
今天在平臺發(fā),是經(jīng)常接到這方面的電話咨詢,用一下孩子“自我教育與自我成長100分準則”,看孩子是否受益?
下面,是短信內(nèi)容,標題與小標題是添加的,目的,就是一目了然——
標題——
《父母與孩子交朋友,用契約之“規(guī)矩”教育孩子,是很好的自我教育。》
一、問題的出現(xiàn):我兒子天生叛逆,怎么辦?
你好!……另外我想請教你一下……我兒子天生叛逆……今年上七年級,寒假作業(yè)不做玩手機,成績中游……我們家長說不得,有時甚至對抗……請問你有什么好辦法沒有……
二、問題的根源:這種情況很普遍,不是天生叛逆、是家庭環(huán)境與大環(huán)境導致的
D老師您好,孩子的這種情況現(xiàn)在很普遍,不是什么天生叛逆?是大環(huán)境導致的,父母唯一做就是于孩子交朋友,定契約,什么時間玩游戲,什么時間不玩,同時父母應該轉換角色。
26號晚上,一個博友,在電話中大罵自己的兒子是“混蛋”、是“寡蛋”,我問,為啥?她說,寒假這幾天,兒子,只知道,玩游戲,睡懶覺,發(fā)脾氣,這不,中午的時候,喊他吃飯,喊半天不答應,想不到,他起來以后,二話不說,到廚房把碗摔稀巴爛,把鍋摔扁擠莢,不知道,怎么會生出來這么個“寡蛋”?我接著告訴她,首先,你要消消氣,不要罵兒子,你越罵,氣就越多,其次,你兒子摔碗摔鍋,沒有摔你,還是好孩子,不是“寡蛋”,你知道嗎,現(xiàn)在很多孩子罵父母,打父母,有一個女大學老師頻遭15歲兒子毆打,打的去派出所里跪求斷絕關系,如今,你兒子的所作所為,與你們家庭教育環(huán)境關系非常大。黃老師,我把這個已經(jīng)發(fā)在網(wǎng)上了。
三、問題的解決:契約,父母與孩子一起制定、共同落實
1.與孩子交朋友,2.用契約約束孩子玩游戲,3.契約規(guī)定什么時間玩游戲,什么時間不玩,違規(guī)怎么辦?4.契約,父母與孩子一起制定,契約中,父母和孩子之間不是簡單的“命令”與“服從”的管理關系,也不是一方監(jiān)督一方遵從的單向契約關系,而是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協(xié)商、共同遵守的雙向契約關系。5.父母一定要嚴格遵守契約的條款,接受孩子對您的監(jiān)督,否則,孩子會覺得契約就是家長給自己的緊箍咒,從而拒不簽約。有的孩子會問父母:“憑什么只要求我,不要求你自己呀?你總要求我學習,但你一回來就看手機,從來不學習。” 當父母也參與契約,和孩子一起改變時,孩子不僅可以感受到父母對契約的重視,也會從父母身上學到很多。去年,WS小學的老師,她12歲的男孩子,也是好玩游戲,他媽媽與他一起來家,談到契約問題,我問孩子你給媽媽制定契約是什么?說,要媽媽控制脾氣,不發(fā)火,不打他,讓媽媽接受并簽訂契約,他就會按照媽媽制定的契約。
D老師,上面是如何用“契約”規(guī)范孩子玩游戲一些規(guī)則?父母與孩子一起制定“家庭契約”,就是讓孩子學會自我約束,遵守規(guī)則。建立家庭契約,父母也會遇到不少難題,有些是口頭協(xié)議對孩子來說,重視度不夠;有些約定沒有獎勵和懲罰措施,吸引力和約束力都不夠。其實,家庭契約教育是一個雙向過程,不僅是父母在培育孩子,孩子也在培育父母,所以更需要父母的以身作則,做好榜樣。所以,管理孩子有效的玩游戲的方法就是立“契約”,這樣一來,父母同孩子一起制定玩游戲的時長、內(nèi)容等。這種做法的優(yōu)點是能把生活事件同教育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孩子的“契約”精神。契約精神的本質(zhì)是平等和守信,父母如果把這種教育策略貫穿于家庭教育,會對培養(yǎng)孩子誠實守信的品質(zhì)大有裨益。
D老師,沒有契約模塊,每一個人的情況不一樣,一般都是孩子父母共同參與契約制定,這樣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主動的,他既然參與,他就可能按照契約遵守,這中間,孩子是矛盾的,偶爾會反復,因為,現(xiàn)在孩子對抗父母已經(jīng)成為一種趨勢,青春期的孩子就是“半大小子,氣死老子”,許多父母抱怨說,初中孩子特別不聽話,愛和大人頂嘴,叫他向東他偏向西,叫他不干他非要干。如何解決?
千萬不要吼、打,父母要有耐心,這就要求我們父母蹲下身來者要“彎下腰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認真聆聽孩子的心聲,作一番換位思考,甚至主動改變自己;同時父母要尊重孩子,古人云,孩子大了,三分客。在一個,一直都沒有招學生,我主要是在網(wǎng)上從事的父母在線教育。
D老師,契約教育,其實,就是“用協(xié)議書規(guī)范孩子的行為”,也就是說,父母與孩子簽份協(xié)議書,將需要孩子自理的部分,將責任用規(guī)則規(guī)范下來,一旦孩子觸犯了,父母不去叨嘮、命令,只按規(guī)定來,這既讓孩子體味到了尊重,也培養(yǎng)了規(guī)范意識。可是,還不能這樣對孩子說,這樣容易讓孩子反感,產(chǎn)生對抗心理,孩子就會想“哎嗨,真是變著法子約束我,沒門,你有千條計,我有老主義。
”怎么辦?
父母,應該說是“孩子自我教育與自我成長100分準則?!笔聦嵣希⒆拥慕逃褪恰昂⒆幼晕医逃?、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與自我成長”的教育。
現(xiàn)在,關鍵的問題是如何與孩子制定契約?在什么情況下談這個問題?
四、孩子“自我教育與自我成長100分準則”:是很好的自我教育
D老師,這是我去年給一個父母制定的教育孩子的協(xié)議書,僅供參考,由于現(xiàn)在是寒假,就是寒假“自我教育與自我成長100分準則”
甲方:孩子“100分準則”
1.起床時間:7:0;按時起床5分。
2.吃飯時間:8:0;按時吃飯5分。
3.鍛煉身體:打籃球、跑步等,10分。
4.做家務:刷鍋碗、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等;20分。
5.做作業(yè):按時完成作業(yè);20分。
6.寫日記:每天一篇;20分,兩天一篇10分;三天一篇5分。
7.看書:主要是課外書,20分。
獎完成任務,獎勵什么?罰什么?與孩子商量。
獎罰分明。
乙方:父母“100分準則”
1.不發(fā)脾氣:20分
2.不罵孩子:20分
3.不打孩子:20分
4.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20分
5.不與其他孩子比較:20分
D老師,如何商定獎懲清單,這是契約起作用最重要的一步。父母和孩子一起商量,完成目標后希望獲得的獎勵,完不成目標該接受什么樣的懲罰。獎懲可以是物質(zhì)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避免單一。
比如,孩子做到了,可以獲得家長的陪伴,增加看電視的時間、玩游戲,還有零花錢等;如果做不到,就要做家務,減少玩游戲、零用錢等。
父母也要有獎懲,做到了,可以得到孩子的獎勵;做不到,同樣要接受懲罰,比如幫助孩子整理房間等。雙方簽字承諾的這個部分,大家一定要先回顧前兩個部分的內(nèi)容,確認無誤后方可簽字。
然后,把契約貼在墻上。
D老師,關于與孩子談教育協(xié)議書的事情開頭——第一步,應該告訴他,孩子,這幾天,我感覺到你好像變化很大,記住,光說他的優(yōu)點,然后說,我在網(wǎng)上看一個新聞,那個孩子還不如你,可是,她媽媽看了一個新聞,說讓孩子制定學習規(guī)章制度,就是100分(注:父,短信中是打誤,應該是分)準則,考上北京大學的,沒想到,他媽媽一說,孩子就說媽媽,咱們也制定一個好不好?
這個孩子與媽媽一起制定,結果,后來,考上清華大學。
D老師,這樣做的目的,讓孩子知道父母是關心他的,不是變著法子約束他,這就水到渠成,完成了協(xié)議書的第一步。要知道,慎重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教育孩子就是于孩子斗智斗勇,曲曲彎彎、虛虛實實。
五、結束語:教育孩子不是一竿子捅到底,而是“曲曲彎彎、虛虛實實”藝術!
事實上,教育孩子不是一竿子捅到底,而是“曲曲彎彎、虛虛實實”藝術!
怎么說,比說什么更重要!
上海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沖出汽車跳橋身亡則令人痛心的視頻:視頻上顯示,在2019年4月17日晚上,一輛白色的私家車停在上海某高架的中間車道(據(jù)說是上海盧浦大橋),打著雙閃。
雙閃,是隨隨便便就能打的嗎?
打開雙閃就可以隨意停車嗎?
一時間,上海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沖出汽車跳橋身亡,上百度熱搜排行榜第一
現(xiàn)在,網(wǎng)上很多人指責孩子心理承受力差,自私自利,不知道心疼母親,這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因。
主因是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
不要給孩子貼天生叛逆的標簽。
想一想,如果孩子長期接受父母的打壓、責罵的當中,能不發(fā)生“家庭教育之事故”嗎?
今天,我們雖然不清楚具體是因為什么事情,但猜也能猜出個大概。
如今,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基本上,都是望子成龍,盼女成鳳。
尤其是,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這樣的超大城市,父母和孩子壓力都很大。
所以,平時家庭的矛盾就比較多,父母,對于兒子批評,可能不會少了,再加上,這次兒子同學跟鬧矛盾,母親,在開車當中,可能點燃這根導火索:把平時積累的怨氣和怒氣,一股腦,向兒子倒出。青春期,沖動的孩子,就……
父母要知道——
就是藝術,是曲曲彎彎的藝術,曲曲折折的藝術,不是一竿子捅到底藝術。
尤其是,對于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
有話笑著說,正話反著說。
父母,要知道,怎樣給孩子說話。
父母還要知道——
孩子大了三分客,一定要尊重孩子!
所以,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怎么說,比說什么更重要!
結束語:父母給孩子:補“苦”+補“心”=補“課”+補“命”
父母,給孩子補“苦”、補“心”。
就是,給孩子補“課”、補“命”。
這是,千真萬確的、毋庸置疑的事實!
為什么?
我們知道,人要想開汽車,只有,有了合格的駕駛證,才能掌握汽車的方向盤;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把教育比喻成“汽車”的話,那么,孩子就是教育的“汽車”,那么,我們的偉大母親就是掌握教育“汽車方向盤”的人。
母親,只有,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了合格的駕駛證”。
那么,母親,在教育孩子開車的路上,就不會,出現(xiàn)動不動就打“雙閃”的教育事故問題!
如此,就不會發(fā)生“家庭教育”開車之“事故”??!
一句話新聞:父母給孩子:補“苦”+補“心”=補“課”+補“命”!!
我們知道,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境教不如自教。
孩子的自教是最好的教育!
只有,激發(fā)孩子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那么,如何實現(xiàn)孩子的自教這個雙贏的教育?
一句話新聞:父母與孩子交朋友,并用契約之“規(guī)矩”教育,是成為孩子未來自我教育的發(fā)動機,是孩子未來自我行動的指南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