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服藥有10個常見的服藥誤區(qū)
可能影響藥效發(fā)揮
值得警惕
1
把“1日3次”當成“三餐前后”
“1日3次,飯前服用”,不意味著“每日準時在三餐前服藥”。
“1日3次”是藥物學家根據(jù)實驗測定出藥物在人體內(nèi)的代謝速率后規(guī)定的,意思是將一天24小時平均分為3段,每8小時服藥一次。
如果把3次服藥時間都安排在白天,會造成白天血藥濃度過高,給人體帶來危險,而夜晚又達不到應有的血藥濃度。
2
躺著服藥
最好站著或坐著服藥。
躺著服藥,藥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僅影響療效,還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炎癥,嚴重的甚至損傷食道壁。
3
干吞藥片
一些患者為了省事,在服藥時不喝水,而是直接將藥物干吞下去。
這樣一方面,可能損傷食道。另一方面,沒有足夠的水來幫助溶解,有些藥物容易在體內(nèi)代謝后引起結石。
4
將藥片掰碎或以水溶解后服用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藥或怕孩子噎住,自作主張地把藥掰碎或用水溶解后服用,這樣不僅影響療效,還會加大藥物的不良反應。
所以,除非醫(yī)生特別吩咐或藥物說明書上標明,否則不要這么做。
5
用飲料送服
牛奶、果汁、茶水等各種飲料都會與藥物發(fā)生相互作用,可能影響療效,甚至導致危險。
6
對著瓶口喝糖漿
這種情況尤其多見于喝糖漿。
一方面容易污染藥液,加速其變質(zhì);另一方面不能準確控制劑量,難以發(fā)揮最佳藥效。
7
同時服多種藥
多藥同服,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很難避免,甚至會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
8
喝水過多
服藥后喝水過多會稀釋胃酸,不利于對藥物的溶解吸收。
9
服藥后馬上運動
藥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鐘才能被胃腸溶解吸收。
馬上運動會導致胃腸等臟器血液供應不足,藥物的吸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10
服藥期間不注意飲食禁忌
不合理的飲食會降低藥效,嚴重的還可能危及生命。如服止痛藥后喝酒可能傷肝。
這些用藥誤區(qū)
可千萬別再踩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