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YOYO,一個2歲孩子的媽媽。
搜羅科學育兒知識,并將這些知識運用到自己育兒過程中。
一些經(jīng)驗,一些心得,用文字的形式記錄在這里,和大家分享。
歡迎關(guān)注,我們一起探討。
我曾經(jīng)就在地鐵上看到一位媽媽,和女兒一起用APP跟讀英語。
地鐵中的人比較少,兩個人的聲音也都很小,不聒噪不吵鬧,聲音輕柔,語調(diào)動聽……
當時我被這對母女深深吸引了,還湊上去問是哪個APP可以推薦一下~哈~
不過說回來,題主說到的為什么很多媽媽喜歡在地鐵上教孩子讀課文讀英語,
我想可能這位媽媽希望能將碎片時間更好的利用起來,讓孩子有所收獲吧。
我們經(jīng)常說忙,沒有時間做這個,沒有時間做那個。其實,大把的時間都在我們身邊,只不過他們都是碎片時間,而不是大段的空白時間。但如果把這些碎片時間統(tǒng)統(tǒng)利用起來,也能產(chǎn)生很大的效能。
以我為例,我平時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孩子,但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也總想讓孩子有一些收獲。于是,我們每次坐電梯的時候,都會在電梯里認字;每次走在大街上的時候,我教會給他認不同的車牌;一起坐公交車的時候,我會引導他觀察每個人的穿戴特點,鍛煉觀察力……希望未來能產(chǎn)生日積月累下的質(zhì)變。
但不得否認的是,我們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尤其是在公共場合給孩子讀書讀英時,還是要有以下意識的。
控制聲音,不要發(fā)出太大的聲音,影響到周圍的其它人。另外一個,如果開著手機APP等其他工具,盡量使用耳機,而不是外放。順便說一句,使用手機外放聽歌,恨不得讓滿車廂的人都跟你一起品味欣賞,這種行為真的是讓人討厭的牙癢癢。
家長也要控制一下態(tài)度,如果孩子說不對不好,不罵孩子不批評孩子。在公眾場合對孩子罵罵咧咧、斥責孩子的行為,實在是欣賞不來。
有時候,我們自以為做的很好,控制的很好,可能還是會有身邊的人介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周圍的人有提出意見“小點聲”或“別讀了,你影響到我了”,一定要及時停下來。畢竟,公共空間,不是誰的獨享專利,更不是誰的特權(quán)。只有不影響他人,才能在公共空間內(nèi)享有自由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