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日本實行慘無人道的搶殺掠奪主義,本來以為日本就是這個世界上最慘無人道的侵略別國的國家。但是有這樣一個國家,卻讓日本嘗到了什么叫做以牙還牙。澳大利亞是一個睚眥必報的國家,如果你損害他一點利益,他會以十倍的痛苦讓你償還,而且這個痛苦,日本就嘗受到了。
當時澳大利亞還是英國的一個殖民國家,所以當英軍到達亞洲戰(zhàn)場的時候,由于當時新加坡是東南亞的咽喉之地,所以想要更快的將東南亞拿下,日本便派兵向新加坡進攻,但是當時在新加坡駐守的英軍中海油大約一萬多的澳大利亞士兵,面對著日軍潮水般的猛烈進攻,即便英軍已經(jīng)奮力抵抗,但是還是不敵日軍敗下陣來,最后還被日軍涿州了以英軍為首的13萬俘虜,其中澳大利亞俘虜就有一萬五千人。
由于當時澳大利亞是英國的粉絲,英國讓他往西他不會往東,最后這1.8萬人中,有6千人被日軍殘忍殺害,就這樣結(jié)下了梁子,但是還沒有完。日軍隨后轟炸了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炸死255人,炸傷566人,這次直接欺負到了家門口,全國上下都憤怒至極,一致要求要報復日軍,二戰(zhàn)期間,澳大利亞80%的人都參過軍。
正當澳大利亞想著怎么報復日本的時候,日本人倒是自己送上門來了,1942年日本炸毀了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這徹底的激怒了澳大利亞的怒火。次年日本侵占幾內(nèi)亞島。由于這里是受澳大利亞管轄,于是他們的復仇機會來了。壓抑了多年的仇恨,就此爆發(fā)。沒想到澳大利亞人是這樣的勇猛兇狠。把日本軍隊打的節(jié)節(jié)潰敗,最后把日本軍隊給逼到了山洞里不敢出來。熱帶雨林氣候,防空洞里潮濕得很,大雨過后里面全是積水,有的被泡得皮膚病,并且傳染一批一批日軍倒下,有一些幸存的日本人就靠吃戰(zhàn)友的尸體存活。
最后有一萬日軍,迫于饑餓出來投降。但是澳大利亞人全部把他們殺掉。據(jù)記載,這場戰(zhàn)爭中,日本投入了20萬軍隊,但是有19萬全部喪生。這次徹底讓日本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復仇者的憤怒。
日本投降后,美國把東京審判首席法官位置,讓給澳大利亞,條件是將日本天皇從戰(zhàn)犯中除名,這下澳大利亞可發(fā)威了,一下處決了150名日本乙丙級戰(zhàn)犯。對于此戰(zhàn)經(jīng)歷存活的日本老兵,都不愿想起,稱太恐怖了。以牙還牙的澳大利亞讓日本又怕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