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來自語言學預備役磚家方陣的值班編輯奉獻的 " 腦洞問答 "。
從對外漢語教學隊伍中逃跑的實習編輯 / 馬馬馬
這位知了的腦洞,直擊外語教學界爭論了一百多年的理論謎題:
學外語為何這么難?
困惑于此,二十世紀出現(xiàn)過至少十幾種稀奇古怪腦洞大開的外語教學法。例如只練聽說不管讀寫,能出國不餓死就算成功;例如大家一起站到樓頂上喊 "I love English";例如放著音樂喝著酒,被教師催眠暗示……
雖然學界尚未達成共識,但我知還是要喚醒沉睡多年的專業(yè)知識,盡力回答一下。
首先大家放心,作為人類一員,語言能力是與生俱來的。
二十世紀晚期,有 " 語言學界的愛因斯坦 " 之稱的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提出一種假說——世界上所有語言千差萬別的表象下,隱藏著共有的結(jié)構(gòu),與此同時,生物特性決定了每個人大腦中都有一個 " 語言習得裝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使我們既能領(lǐng)會語言規(guī)則,也能將具體的語言 " 參數(shù) " 輸入到大腦中,不斷創(chuàng)造語句,表達出屬于自己的思想。
雖然喬姆斯基的假說引來了一些異議,比如 " 解剖學上找不到 LAD 存在的證據(jù) " 啦," 你這是對人類語言多樣性的否定 " 啦,但為之心折的還是大有人在。畢竟喬姆斯基桑告訴我們,只要中國話說得利索,那么不管是英語四級三百分的你,還是六級六百五的他,大家的大腦機能都差不多。
至于人腦是怎么把不同的字和它們的意思一一對應起來的,十九世紀的現(xiàn)代語言學奠基人費爾迪南 · 德 · 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中回答了這個問題:" 語言符號是能指(形式)與所指(內(nèi)容)的結(jié)合體,具有二重性和任意性 "。翻譯成人話就是說:文字的讀音形狀與表示的意思之間如何組合,靠的只是約定俗成而已。
所以如果從今天開始,全中國人民一起決定 " 狗 " 這個字代表的是 " 貓 " 的意思,而 " 貓 " 代表 " 人 " 的意思,其實也沒什么問題。
然后我們來區(qū)分一組概念:" 語言習得(acquisition)" 和 " 語言學習(learning)"。
小王八個月會喊媽,一歲會喊爸,三歲能說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六歲參加小學生講故事大賽,二十一歲在視知上提問,不知道怎么就學會了中國話。這叫語言習得。
小李九歲開始學英語,活到十九歲還沒見過外國人,既背不住單詞又學不會語法,新 X 方報了好幾個英語班全沒用。這個叫(失敗了的)語言學習。
語言習得是在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中(你家),通過有意義的交際活動(要吃飯),潛意識地獲得一種語言(媽媽我要吃飯飯)。語言學習是在課堂環(huán)境下,有教師有課本,通過講解練習等活動(周考月考期末考),有意識地掌握語言規(guī)則(定語從句抄一百遍)。想真正掌握一門外語,背誦 + 考試的傳統(tǒng)學習法效果很一般。
所以你學不好英語的第一個原因是——
沒有語言環(huán)境。
那我只要逃課不考試,天天跑去勾搭外國人就能學好英語了?太天真。
早在人們還以狩獵采集為生時,就常常遇到一扭頭小孩被狼叼走了的事情,所以很多文化中都有狼孩傳說。最有名的狼孩大概是這對——羅馬城的建立者羅莫魯斯和勒莫斯。
十九世紀以來,小孩被狼叼走的事仍然時有發(fā)生。當把 " 狼孩 " 救回人類社會之后,大家發(fā)現(xiàn),這些小孩像狼一樣四腳著地生吃雞肉,無論他們怎么努力," 狼孩 " 都既學不會直立行走,也學不會聽說讀寫。
奇怪了。
隨著醫(yī)學進步,科學家對大腦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他們發(fā)現(xiàn)人的語言功能區(qū)集中在大腦左半球,如果一個兒童的語言區(qū)意外受損,右腦會在相同的位置開發(fā)出新的語言功能區(qū),從而保證語言能力正常發(fā)展。但是對大部分人來說,這種神奇的側(cè)化會在 6 到 12 歲之間完成,那之后,如果大腦受了外傷,對語言能力的損害將無法彌補。
更為悲傷的是:6 到 12 歲之后,隨著側(cè)化完成,語言區(qū)活躍度減弱,你想讓 12 歲以后才開始學的外語像母語一樣純熟,幾乎不可能。
所以你學不好英語的第二個原因是——
開始得太晚了。
母語的影響對第二語言學習者來說也很重要。這種影響有時是積極的:一個西班牙人想學葡萄牙語,打開教材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這些單詞我好像都認識??!不過作為學英語的中國人,母語帶給我們的大都是消極影響:文字系統(tǒng)的差異、語法差異、語音差異、文化差異、思維差異——有多少人小時候在英語單詞下面寫滿了 " 因吹斯停 " 和 " 奶伊污 "?
這就是你學不好英語的第三個原因——
母語的負遷移。
不過別太絕望。雖然 12 歲才開始學英語,至今沒和外國人說過三句話,口音帶著豆?jié){味,但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還有一些更主觀的因素。比如:學英語是為了考試不掛科,還是為了拿耶魯 offer,或者喜歡上了隔壁英國小哥哥?是覺得英語好煩不想學,還是英語使我更快樂,還是離開英語不能活?
所以我知可以給知了們指條明路——
如果你想在二十歲高齡熟練掌握英語,你需要明確的目標、強大的動力、積極的態(tài)度、大把的時間和一群語伴。或者,直接去英國旅游半年好了(不過條件相應就多了一項,大把的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