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yǎng)性以應(yīng)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bǔ)羸者,本中經(jīng)。
雄黃、石流黃、雌黃、水銀、石膏、慈石、凝水石、陽起石、孔公孽、殷孽、鐵精、理石、長石、膚青(右玉,石,中品十四種,舊十六種)。
干姜、枲耳實(shí)、葛根、栝樓銀、苦參、當(dāng)歸、麻黃、通草、芍藥、蠡實(shí)、瞿麥、元參、秦艽、百合、知母、貝母、白芷、淫羊藿、黃芩、狗脊、石龍芮、茅根、紫菀、紫草、敗醬、白鮮、酸醬、紫參、藁本、石韋、萆薢、白薇、水萍、王瓜、地榆、海藻、澤蘭、防己、款冬花、牡丹、馬先蒿、積雪草、女菀、王孫、蜀羊泉、爵床、假蘇、翹根(上草,中品四十九種,舊四十六種)。
桑根白皮、竹葉、吳茱萸、卮子、蕪荑、枳實(shí)、厚樸、秦皮、秦菽、山茱萸、紫葳、豬苓、白棘、龍眼、松蘿、衛(wèi)矛、合歡(上木,中品一十七種,舊同)。
馬莖、鹿茸、牛角腮、羖羊角、牡狗陰莖、羚羊角、犀角(上獸,中品七種,舊同)。
燕尿、天鼠尿(上禽,中品二種,舊三種)。
猬皮、露蜂房、鱉甲、蟹、柞蟬、蠐螬、烏賊魚骨、白僵蠶、蛇魚甲、椿雞、蛞蝓、石龍子、木虻、蜚虻、蜚廉、蟅蟲、伏翼(上蟲,魚,中品一十七種,舊十六種)。
梅實(shí)(上果,中品一種,舊同)。
大豆黃卷、赤小豆、粟米、黍米(上米,谷,中品三種,舊二種)。
味苦平寒。
主寒熱,鼠瘺惡創(chuàng),疽痔死肌,殺精物,惡鬼,邪氣,百蟲毒,勝五兵。煉食之,輕食神仙。一名黃食石。生山谷。
《吳普》曰:雄黃,神農(nóng)苦,山陰有丹雄黃,生山之陽,故曰雄,是丹之雄,所以名雄黃也。
《名醫(yī)》曰:生武都敦煌山之陽,采無時(shí)。
案《西山經(jīng)》云:高山其下多雄黃。郭璞云:晉太興三年,高平郡界有山崩,其中出數(shù)千斤雄黃?!侗阕?#183;仙藥》云:雄黃當(dāng)?shù)梦涠忌剿稣?,純而無雜,其赤如雞冠,光明曄曄乃可用耳,其但純黃似雄黃,色無赤光者,不任以作仙藥,可以合理病藥耳。
(流舊作硫,《御覽》引作流,是)
味酸溫。
主婦人陰蝕,疽痔惡血,堅(jiān)筋骨,除頭禿,能化金銀銅鐵奇物(《御覽》引云:石流青、白色,主益肝氣明目,石流赤,生羌道山谷)。生山谷。
《吳普》曰:硫黃一名石留黃,神農(nóng)黃帝雷公咸有毒,醫(yī)和扁鵲苦無毒,或生易陽,或河西,或五色,黃是潘水石液也(潘,即礬,古字),燒令有紫焰者,八月九日采,治婦人血結(jié)(《御覽》云:治婦人絕陰,能合金銀銅鐵)。
《名醫(yī)》曰:生東海牧羊山,及太山河西山,礬石液也。
案《范子計(jì)然》云:石流黃出漢中,又云劉馮餌石流黃而更少。劉逵注吳都賦云:流黃,土精也。
味辛平。
主惡創(chuàng)頭禿痂疥,殺毒蟲虱,身癢,邪氣諸毒。煉之,久服,輕身增年不老。生山谷。
《名醫(yī)》曰:生武都,與雄黃同山生,其陰山有金,金精熏,則生雌黃,采無時(shí)。
味辛寒。
主疥瘺痂瘍白禿,殺皮膚中虱,墮胎,除熱,殺金銀銅錫毒。熔化還復(fù)為丹,久服神仙不死。生平土。
《名醫(yī)》曰:一名汞,生符陵,出于丹砂。
案《說文》云:澒,丹沙所化為水銀也?!稄V雅》云:水銀謂之汞?!痘茨献印返匦斡?xùn)云:白澒,九百歲生白澒,白(上興下石),九百歲生百金。高誘云:白澒,水銀也。
味辛微寒。
主中風(fēng)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干,苦焦,不能息,腹中堅(jiān)痛,除邪鬼,產(chǎn)乳,金創(chuàng)。生山谷。
《名醫(yī)》曰:一名細(xì)石,生齊山及齊盧山,魯蒙山,采無時(shí)。
味辛寒。
主周痹,風(fēng)濕,肢節(jié)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除大熱煩滿及耳聾。一名元石。生山谷。
《吳普》曰:慈石,一名磁君。
《名醫(yī)》曰:一名處石,生太山,及慈山山陰,有鐵處則生其陽,采無時(shí)。
案北山經(jīng)云:灌題之山其中,多磁石。郭璞云:可以取鐵。管子地?cái)?shù)篇云:山上有慈石者,下必有銅。呂氏春秋精通篇云:慈石召鐵。《淮南子》說山訓(xùn)云:慈石能引鐵,只作慈,舊作磁,非,《名醫(yī)》別出元石條,亦非。
味辛寒。
主身熱,腹中積聚,邪氣,皮中如火燒,煩滿,水飲之。久服不饑。一名白水石。生山谷。
《吳普》曰:神農(nóng)辛,吱伯醫(yī)和扁鵲甘無毒。李氏大寒,或生邯鄲,采無時(shí),如云母色(《御覽》引云,一名寒水石)。
《名醫(yī)》曰:一名寒水石,一名凌水石,鹽之精也,生常案及凝山,又中水縣邯鄲。
《范子計(jì)然》云:水石出河?xùn)|,色澤者善。
味咸微溫。
主崩中漏下,破子臧中血,癥瘕結(jié)氣,寒熱,腹痛無子,陰痿不起(《御覽》引,作陰陽不合),補(bǔ)不足(《御覽》引,有句攣二字)。一名白石。生山谷。
《吳普》曰:陽起石,神農(nóng)扁鵲酸無毒,桐君雷公岐伯咸無毒,李氏小寒,或生太山(《御覽》引云,或陽起山,采無時(shí))。
《名醫(yī)》曰:一名石生,一名羊起石,云母根也,生齊山及瑯邪,或云山陽起山,采無時(shí)。
味辛溫。
主傷食不化,邪結(jié)氣,惡創(chuàng),疽瘺痔,利九竅,下乳汁(《御覽》引云,一名通石,《大觀本》,作黑字)。生山谷。
《吳普》曰:孔公孽,神農(nóng)辛,岐伯咸,扁鵲酸無毒,色青黃。
《名醫(yī)》曰:一名通石,殷孽根也,青黃色生梁山。
味辛溫。
主爛傷淤血,泄利寒熱,鼠寒瘺癥瘕結(jié)氣。一名姜石。生山谷(按此當(dāng)與孔公孳為一條)。
《名醫(yī)》曰:鐘乳根也生趙國,又梁山及南海,采無時(shí)。
平。
主明目化銅。
鐵落,味辛平,主風(fēng)熱,惡創(chuàng),瘍疽創(chuàng)痂,疥氣在皮膚中。
鐵,主堅(jiān)肌耐痛,生平澤(舊為三條,今并)。
《名醫(yī)》曰:鐵落一名鐵液,可以染皂,生牧羊及祊城或析城,采無時(shí)。
案《說文》云:鐵,黑金也,或省作鐵,古文作鐵。
味辛寒。
主身熱,利胃解煩,益精明目,破積聚,去三蟲。一名石立制石。生山谷。
《名醫(yī)》曰:一名饑石,如石膏,順理而細(xì),生漢中,及盧山,采無時(shí)。
味辛寒。
主身熱,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脈,明目,去翳,眇,下三蟲,殺蠱毒。久服不饑。一名方石。生山谷。
《吳普》曰:長石一名方石,一名直石,生長子山谷,如馬齒,潤澤玉色長鮮,服之不饑(《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土石,一名直石,理如馬齒,方面潤澤,玉色,生長子山,及太山臨溜采無時(shí)。
味辛平。
主蠱毒,及蛇菜肉諸毒,惡創(chuàng)。生川谷。
《名醫(yī)》曰:一名推青,一名推石,生益州。
案陶宏景云:俗方及仙經(jīng),并無用此者,亦相與不復(fù)識(shí)。
上玉石,中品一十四種,舊十六種,考鐵落、鐵,宜與鐵精為一。
味辛溫。
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fēng),濕痹,腸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氣,通神明。生川谷。
《名醫(yī)》曰:生楗為及荊州揚(yáng)州,九月采。
案《說文》云:姜,御濕之菜也。《廣雅》云:葰廉姜也。呂氏春秋本
味篇云:和之美者,陽樸之姜,高誘注,陽樸地名在蜀郡,司馬相如上林賦,有茈姜云云。
味甘溫。
主風(fēng)頭,寒痛,風(fēng)濕,周痹,四肢拘攣,痛,惡肉死肌。久服益氣,耳目聰明,強(qiáng)志輕身。一名胡枲,一名地葵。生川谷。
《名醫(yī)》曰:一名葹,一名常思,生安陸及六安田野,實(shí)熟時(shí)采。
案《說文》云:蓀,卷耳也。苓,卷耳也?!稄V雅》云:苓,耳葹,常枲,胡枲,枲耳也。《爾雅》云:蒼耳,苓耳。郭璞云:江東呼為常枲,形似鼠耳,叢生如盤。《毛詩》云:采采卷耳。《傳》云:卷耳,苓耳也。陸璣云:葉青,白色,似胡荽,白華,細(xì)莖蔓生,可煮為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正如婦人耳珰,今或謂之耳珰草,鄭康成謂是白胡荽,幽州人謂之爵耳。《淮南子》覽冥訓(xùn)云:位賤尚枲。高誘云:枲者,枲耳,菜名也。幽冀謂之檀菜,雒下謂之胡枲。
味甘平。
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葛谷,主下利,十歲已上。一名雞齊根。生川谷。
《吳普》曰:葛根,神農(nóng)甘,生太山(《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鹿藿,一名黃斤,生汶山,五月采根,暴干。
味苦寒。
主消渴,身熱,煩滿,大熱,補(bǔ)虛安中,續(xù)絕傷。一名地樓。生川谷,及山陰。
《吳普》曰:括樓,一名澤巨,一名澤姑(《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果裸,一名天瓜,一名澤姑,實(shí)名黃瓜,二月八月,采根,暴干,三十日成,生宏農(nóng)。
案《說文》云:(上芪下口),(上芪下口)蔞,果蓏也?!稄V雅》云:王白,(上艸下刀下貝)也。(黨為王(上芪下口))《爾雅》云:果裸之實(shí),括樓。郭璞云:今齊人呼之為天瓜?!睹姟吩疲汗阒畬?shí),亦施于宇。《傳》云:果裸,括樓也。呂氏春秋云:王善生。高誘云:善或作瓜,(左舌右瓜)(左婁右瓜)也。案呂氏春秋善字乃(上芪下口)之誤。
味苦寒。
主心腹結(jié)氣,癥瘕積聚,黃疸,溺有余瀝,逐水,除癰腫,補(bǔ)中,明目,止淚。一名水槐,一名苦識(shí)。生山谷及田野。
《名醫(yī)》曰:一名地槐,一名菟槐,一名驕槐,一名白莖,一名虎麻,一名芩莖,一名祿曰,一名陵郎,生汝南,三月八月十月,采根,暴干。
味甘溫。
主咳逆上氣,溫虐,寒熱,洗在皮膚中(《大觀本》,洗音癬)。婦人漏下絕子,諸惡創(chuàng)瘍金創(chuàng)。煮飲之。一名干歸。生川谷。
《吳普》曰:當(dāng)歸,神農(nóng)黃帝桐君扁鵲甘無毒,岐伯雷公辛無毒,李氏小溫,或生羌胡地。
《名醫(yī)》曰:生隴西,二月八月,采根陰干。
案《廣雅》云:山靳,當(dāng)歸也。《爾雅》云:薜,山靳。郭璞云:今似靳而粗大,又薜,白靳。郭璞云:即上山靳。《范子計(jì)然》云:當(dāng)歸,出隴西,無枯者善。
味苦溫。
主中風(fēng)傷寒頭痛溫瘧,發(fā)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癥堅(jiān)積聚。一名龍沙。
《吳普》曰:麻黃一名卑相,一名卑堅(jiān),神農(nóng)雷公苦無毒,扁鵲酸無毒,李氏平,或生河?xùn)|,四月,立秋采(《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卑相,一名卑鹽,生晉地及河?xùn)|,立秋采莖,陰干今青。
案《廣雅》云:龍沙,麻黃也。麻黃莖,狗骨也?!斗蹲佑?jì)然》云:麻黃出漢中三輔。
(《御覽》作蓪草)
味辛平。
主去惡蟲,除脾胃寒熱,通利九竅,血脈關(guān)節(jié),今人不忘。一名附支。生山谷。
《吳普》曰:蓪草,一名丁翁,一名附支,神農(nóng)黃帝辛,雷公苦,生石城山谷,葉菁蔓延,止汗,自正月采(《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丁翁,生石城及山陽,正月采枝,陰干。
案《廣雅》云:附支,蓪草也?!吨猩浇?jīng)》云:升山其草多寇脫。郭璞云:寇脫草,生南方,高丈許,似荷葉,而莖中有瓤,正白,零陵人植而日灌之,以為樹也?!稜栄拧吩疲弘x南活莌.郭璞注同,又倚商,活脫。郭璞云:即離南也?!斗蹲佑?jì)然》云:蓪草,出三輔。
味苦平。
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jiān)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藝文類聚引云:一名白術(shù),《大觀本》,作黑字)。生川谷及丘陵。
《吳普》曰:芍藥,神農(nóng)苦,桐君甘,無毒,岐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一名甘積,一名解倉,一名誕,一名余容,一名白術(shù),三月三日采。(《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白術(shù),一名余容,一名犁食,一名解食,一名鋌,生中岳,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案《廣雅》云:攣夷,芍藥也。白術(shù)、牡丹也。北山經(jīng)云:繡山其草多芍藥。郭璞云:芍藥一名辛夷,亦香草屬。《毛詩》云:贈(zèng)之以芍藥?!秱鳌吩疲荷炙?,香草。《范子計(jì)然》云:芍藥出三輔。崔豹古今注云:芍藥有三種,有草芍藥,有木芍藥,木有花,大而色深,俗呼為牡丹,非也。又云:一名可離。
味甘平。
主皮膚寒熱,胃中熱氣,寒濕痹,堅(jiān)筋骨,今人嗜食。久服輕身。花葉,去白蟲。一名劇草,一名三堅(jiān)一名豕首。生川谷。
《吳普》曰:蠡實(shí),一名劇草,一名三堅(jiān),一名劇荔華(《御覽》),一名澤藍(lán),一名豕首,神農(nóng)黃帝甘辛無毒,生宛句,五月采。(同上)
《名醫(yī)》曰:一名荔實(shí),生河?xùn)|,五月采,實(shí)陰干。
案《說文》云:荔,草也,似蒲而小,根可作刷?!稄V雅》云:馬薤,荔也。月令云:仲冬之月,荔挺出。鄭云:荔挺,馬薤也。高誘注《淮南子》云:荔馬,荔草也。通俗文云:一名馬蘭。顏之推云:此物河北平澤率生之,江東頗多種于階庭,但呼為早蒲,故不識(shí)馬薤。
味苦寒。
主關(guān)格,諸癃結(jié),小便不通,出刺,決癰腫,明目去翳,破胎墮子,下閉血。一名巨句麥。生川谷。
《名醫(yī)》曰:一名大菊,一名大蘭,生大山,立秋,采實(shí),陰干。
案《說文》云:蘧,蘧麥也。菊,大菊,蘧麥?!稄V雅》云:茈葳,陵苕,蘧麥也?!稜栄拧吩疲捍缶?,蘧麥。郭璞云:一名麥句姜,即瞿麥。陶宏景云:子頗似麥,故名瞿麥。
味苦微寒。
主腹中寒熱積聚,女子產(chǎn)乳余疾,補(bǔ)腎氣,令人目明。一名重臺(tái)。生川谷。
《吳普》曰:元參,一名鬼藏,一名正馬,一名重臺(tái),一名鹿腹,一名端,一名元臺(tái),神農(nóng)桐君黃帝雷公扁鵲苦無毒,岐伯咸,李氏寒,或生冤朐山陽,二月生葉如梅毛,四四相值似芍藥,黑莖方高四五尺,華赤,生枝間,四月,實(shí)黑。(《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元臺(tái),一名鹿腸,一名正馬,一名減,一名端,生河間及冤句,三月四月采根,暴干。
案《廣雅》云:鹿腸,元參也。《范子計(jì)然》云:元參出三輔,青色者善。
味苦平。
主寒熱邪氣,寒濕,風(fēng)痹,肢節(jié)痛,下水,利小便。生山谷。
《名醫(yī)》曰:生飛烏山,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案《說文》云:(上艸下卉)草之相(上艸下丩)者,玉篇作(上艸下丩),居包切。云秦艽,藥艽同。蕭炳云:本經(jīng)名秦瓜,然則今本經(jīng)名,亦有《名醫(yī)》改之者。
味甘平。
主邪氣腹張心痛,利大小便,補(bǔ)中益氣。生川谷。
《吳普》曰:百合一名重邁,一名中庭,生冠朐及荊山。(藝文類聚引云:一名重匡)
《名醫(yī)》曰:一名重箱,一名摩羅,一名中逢花,一名強(qiáng)瞿,生荊州,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案玉篇云:蹯,百合蒜也。
味苦寒。
主消渴,熱中,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補(bǔ)不足,益氣。
一名蚳母,一名連母,一名野蓼,一名地參,一名水參,一名水浚,一名貨母,一名蝭母。生川谷。
《吳普》曰:知母,神農(nóng)桐君無毒,補(bǔ)不足益氣。(《御覽》引云:一名提母)
《名醫(yī)》曰:一名女雷,一名女理,一名兒草,一名鹿列,一名韭蓬,一名兒踵草,一名東根,一名水須,一名沈燔,一名薅,生河內(nèi),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案《說文》云:芪,芪母也。蕁,莧藩也,或從爻作薅。《廣雅》云:芪母兒踵,東根也?!稜栄拧吩疲恨?,莐藩。郭璞云:生山上,葉如韭,一曰蝭母?!斗蹲佑?jì)然》云:蝭母,出三輔,黃白者善。玉篇作(上艸下是)母。
味辛平。
主傷寒煩熱,淋瀝邪氣,疝瘕,喉痹,乳難,金創(chuàng),風(fēng)痙。一名空草。
《名醫(yī)》曰:一名藥實(shí),一名苦花,一名苦菜,一名商(莔字)草,一名勤母,生晉地,十月采根暴干。
案《說文》云:莔,貝母也?!稄V雅》云:貝父,藥實(shí)也?!稜栄拧吩疲呵m,貝母。郭璞云:根如小貝,圓而白華,葉似韭?!睹姟吩疲貉圆善潋怠!秱鳌吩疲候?,貝母也。陸璣云:其葉如括樓而細(xì)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連累相著有分解也。
味辛溫。
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風(fēng)頭,侵目,淚出,長肌膚、潤澤,可作面脂。一名芳香。生川谷。
《吳普》曰:白芷,一名(上艸下器),一名苻離,一名澤芬,一名(上艸下左目右完)(《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白芷,一名(上艸下器),一名莞,一名苻離,一名澤芬,葉一名蒚麻,可作浴湯,生河?xùn)|下澤,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案《說文》云:芷,(上艸下器)也。(上艸下器),楚謂之籬。晉謂之(上艸下器),齊謂之芷?!稄V雅》云:白芷,其葉謂之藥?!段魃浇?jīng)》云:號(hào)山,其草多藥(上艸下器)。郭璞云:藥,白芷,別名(上艸下器),香草也?!痘茨献印沸迍?wù)訓(xùn)云:身苦秋藥被風(fēng)。高誘云:藥,白芷,香草也。王逸注《楚詞》云:藥,白芷,按《名醫(yī)》一名莞云云,似即《爾雅》莞,苻離,其上鬲,而《說文》別有,夫離也。蒚,夫蘺上也,是非一草。舍人云:白蒲一名苻離,楚謂之莞,豈蒲與芷相似,而《名醫(yī)》誤合為一乎。或《說文》云:楚謂之蘺,即夫籬也,未可得詳,舊作芷,非。
味辛寒。
主陰痿絕傷,莖中痛,利小便,益氣力,強(qiáng)志。一名剛前。生山谷。
《吳普》曰:淫羊藿,神農(nóng)雷公辛,李氏小寒,堅(jiān)骨(《御覽》)。
《名醫(yī)》曰:生上山郡陽山。
味苦平。
主諸熱黃疽,腸澼,泄利,逐水,下血閉,惡創(chuàng)恒蝕,火瘍。一名腐腸。生川谷。
《吳普》曰:黃芩,一名黃文,一名妒婦,一名虹勝,一名紅芩,一名印頭,一名內(nèi)虛,神農(nóng)桐君黃帝雷公扁鵲苦無毒。李氏小溫,二月生赤黃葉,兩兩四四相值,莖空中,或方員,高三四尺,四月花紫紅赤,五月實(shí)黑根黃,二月至九月采。(《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空腸,一名內(nèi)虛,一名黃文,一名經(jīng)芩,一名妒婦,生秭歸及冤句,三月三日,采根陰干。
案《說文》云:(上艸下金),黃(上艸下金)也。《廣雅》云:(上艸下妊)葿,黃文,內(nèi)虛,黃芩也?!斗蹲佑?jì)然》云:黃芩出三輔,色黃者,善。
味苦平。
主腰背強(qiáng)關(guān)機(jī),緩急,周痹,寒濕,膝痛,頗利老人。一名百枝。生川谷。
《吳普》曰:狗脊一名狗青,一名赤節(jié),神農(nóng)苦,桐君黃帝岐伯雷公扁鵲甘無毒李氏小溫,如萆薢,莖節(jié)如竹,有刺,葉圓赤,根黃白,亦如竹根,毛有刺。岐伯經(jīng)云:莖長節(jié),葉端員青赤,皮白有赤脈。
《名醫(yī)》曰:一名強(qiáng)膂,一名扶蓋,一名扶筋,生常山,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案《廣雅》云:潔,狗脊也。玉篇云:狗脊根也?!睹t(yī)》別出契條,非。
味苦平。
主風(fēng)寒濕痹,心腹邪氣,利關(guān)節(jié),止煩滿。久服,輕身明目,不老。一名魯果能(《御覽》作食果),一名地椹,生川澤石邊。
《吳普》曰:龍芮一名姜苔,一名天豆,神農(nóng)苦平岐伯酸,扁鵲李氏大寒,雷公咸無毒,五月五日采。(《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石能,一名彭根,一名天豆,生太山,五月五日采子,二月八月采皮,陰干。
案《范子計(jì)然》云:石龍芮,出三輔,色黃者善。
味甘寒。
主勞傷虛羸,補(bǔ)中益氣,除淤血,血閉寒熱,利小便,其苗,主下水。一名蘭根,一名茹根。生山谷田野。
《名醫(yī)》曰:一名地管,一名地筋,一名兼杜,生楚地,六月采根。
案《說文》云:茅,菅也。菅,茅也?!稄V雅》云:菅,茅也?!稜栄拧吩疲喊兹A野菅。郭璞云:菅,茅屬。詩云:白華菅兮,白茅束兮。《傳》云:白華,野菅也,已漚,為菅。
味苦溫。
主咳逆上氣,胸中寒熱結(jié)氣,去蠱毒痿蹶,安五藏。生山谷。
《吳普》曰:紫菀,一名青苑。(《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紫茜,一名青苑,生房陵及真定邯鄲,二月三月,采根,陰干。
案《說文》云:菀,茈菀,出漢中,房陵。陶宏景云:白者名白菀?!短票尽纷⒃疲喊纵遥磁乙?。
味苦寒。
主心腹邪氣五疸,補(bǔ)中益氣,利九竅,通水道。一名紫丹,一名紫芙(《御覽》引云:一名地血,《大觀本》,無文)。生山谷。
《吳普》曰:紫草節(jié)赤,二月花。(《御覽》)
《名醫(yī)》曰:生碭山及楚地,三月采根,陰干。
案《說文》云:茈,草也,藐,茈草也,草也,可以染留黃。《廣雅》云:茈,草也?!渡胶=?jīng)》云:勞山多茈草。郭璞云:一名紫,中染紫也?!稜栄拧吩疲好辏氩?。郭璞云:可以染紫。
味苦平。
主暴熱火創(chuàng),赤氣,疥搔,疸痔,馬鞍,熱氣。一名鹿腸。生川谷。
《名醫(yī)》曰:“一名鹿首,一名馬草,一名澤敗,生江夏,八月采根曝干。
案《范子計(jì)然》云:敗醬出三輔。陶宏景云:氣如敗醬。故以為名。
味苦寒。
主頭風(fēng),黃疸,咳逆,淋瀝,女子陰中腫痛,濕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生川谷。
《名醫(yī)》曰:生上谷及冤句,四月五月,采根陰干。
案陶宏景云:俗呼為白羊鮮,氣息正似羊膻或名白膻。
味酸平。
主熱煩滿,定志益氣,利水道,產(chǎn)難吞其實(shí)立產(chǎn)。一名醋醬。生川澤。
《吳普》曰:酸醬,一名酢醬。(《御覽》)
《名醫(yī)》曰:生荊楚,及人家田園中,五月采,陰干。
案《爾雅》云:葴,寒醬。郭璞云:今酸醬草,江東呼曰苦葴。
味苦辛寒。
主心腹積聚,寒熱邪氣。通九竅,利大小便。一名牡蒙。生山谷。
《吳普》曰:伏蒙,一名紫參,一名泉戎,一名音腹,一名伏菟,一名重傷。神農(nóng)黃帝苦,李氏小寒,生河西山谷或宛句商山,圓聚生,根黃赤有文,皮黑中紫,五月花紫,赤實(shí)黑,大如豆,三月采根。(《御覽》《大觀本》節(jié)文)
《名醫(yī)》曰:一名眾戎,一名童腸:一名馬行,生河西及冤句,三月采根,火炙使紫色。
案《范子計(jì)然》云:紫參出三輔,赤青色者善。
味辛溫。
主婦人疝瘕,陰中寒腫痛,腹中急,除風(fēng)頭痛,長肌膚:說顏色。一名鬼卿,一名地新。生山谷。
《名醫(yī)》曰:一名微莖,生崇山,正月二月采根暴干,三十日成。
案《廣雅》云:山芷蔚香,藁本也?!豆茏?#183;地員篇》云:五臭疇生藁本?!盾髯?#183;大略篇》云:蘭芷藁本,浙于蜜醴,一佩易之。樊光注《爾雅》云:藁本一名麋蕪,根名靳芷,歸作藁,非。
味苦平。
主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利小便水道。一名石。生山谷石上。
《名醫(yī)》曰:一名石皮,生華陰山谷,不聞水及人聲者,良,二月采葉,陰干。
味苦平。
主腰背痛,強(qiáng)骨節(jié),風(fēng)寒濕,周痹,惡創(chuàng)不瘳,熱氣。生山谷。
《名醫(yī)》曰:一名赤節(jié),生真定,八月采根曝干。
案《博物志》云:苃葜與萆薢相亂。
味苦平。
主暴中風(fēng),身熱肢滿,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氣,寒熱酸痋,溫瘧、洗洗發(fā)作有時(shí)。生川谷。
《名醫(yī)》曰:一名白幕,一名薇草,一名春草,一名骨美,生平原,三月三日,采根陰干。
味辛寒。
主暴熱身癢(藝文類聚初學(xué)記癢,此是),下水氣勝酒,長須發(fā)(藝文類聚作烏發(fā)),消渴。久服輕身。一名水華(藝文類聚引云:一名水廉)。生池澤。
《吳普》曰:水萍一名水廉,生澤水上,葉員小,一莖,一葉,根入水,五月華白,三月采,日干。(《御覽》)
《名醫(yī)》曰:一始水白,一名水蘇,生雷澤,三月采,曝干。
案《說文》云:萍,蓱也,無根,浮水而生者。萍,蘋也,(上卄下賓),大萍也?!稄V雅》云:薸,萍也?!断男≌吩疲浩咴落伊噬O?!稜栄拧吩疲浩继O。郭璞云:水中浮萍,江東謂之薸.又其大者蘋?!睹姟吩疲河谝圆商O?!秱鳌吩疲禾O,大萍也。
《范子計(jì)然》曰:水萍出三輔,色青者善?!丁痘茨献印?#183;原道訓(xùn)》云:萍樹根于水。高誘云:萍,大蘋也。
味苦寒。
主消渴內(nèi)痹淤血,月閉,寒熱,酸疼,益氣,俞聾。一名土瓜。生平澤。
《名醫(yī)》曰:生魯?shù)靥镆埃叭思以珘﹂g,三月采根,陰干。
案《說文》云:萯,王萯也?!稄V雅》云:葵菇,瓜(婁瓜),王瓜也?!断男≌吩疲核脑峦跞i秀?!稜栄拧吩疲恒^葵菇。郭璞云:鉤,(婁瓜)也。一名王瓜,實(shí)如瓝瓜,正赤,味苦,月令,王瓜生。鄭元云:月令云,王萯生,孔穎連云:疑王萯,則王瓜也?!豆茏?#183;地員篇》,剽土之次,曰:五沙:其種大萯細(xì)萯,白莖青秀以蔓。本草圖經(jīng)云:大,即王萯也。亦謂之土瓜,自別是一物。
味苦微寒。
主婦人乳痓痛,七傷帶下病,止痛。除惡肉,止汗,療金創(chuàng)(《御覽》引云:主消酒,又云明目,《大觀本草》,消酒作黑字,而無明目)。生山谷。
《名醫(yī)》曰:生桐柏及冤句,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案《廣雅》云:菗蒢,地榆也。陶宏景云:葉似榆而長,初生布地,而花子紫黑色如豉,故中玉豉。
味苦寒。
主癭瘤氣,頸下核,破散結(jié)氣,癰腫癥瘕堅(jiān)氣,腹中上下鳴,下水十二腫。一名落首。生池澤。
《名醫(yī)》曰:一名藫,生東海,七月七日采,暴干。
案《說文》云:薻,水草也,或作藻?!稄V雅》云:海蘿,海藻也。《爾雅》云:薅,海藻也。郭璞云:藥草也。一名海蘿,如亂發(fā),生海中。本草云:又薻石衣。
郭璞云:水苔也,一名石發(fā),江東食之,或曰藫,葉似而大,生水底也,亦可食。
味苦微溫。
主乳婦內(nèi)(《御覽》作衄血),中風(fēng)余疾,大腹水腫,身面四肢浮腫,骨節(jié)中水,金創(chuàng)癰腫創(chuàng)膿。一名虎蘭,一名龍棗。生大澤傍。
《吳普》曰:澤蘭,一名水香,神農(nóng)黃帝岐伯桐君酸無毒,李氏溫,生下地水傍,葉如蘭,二月生,香,赤節(jié),四葉相值枝節(jié)間。
《名醫(yī)》曰:一名虎蒲,生汝南,三月三日采,陰干。
案《廣雅》云:虎蘭,澤蘭也。
味辛平。
主風(fēng)寒溫瘧熱氣諸癰,除邪,利大小便。一名解離(《御覽》作石解引云:通湊理,利九竅,《大觀本》,六字黑)。生川谷。
《吳普》曰:木防己,一名解離,一名解燕,神農(nóng)辛,黃帝岐伯桐君苦無毒,李氏大寒,如艿,莖蔓延,如艽,白根外黃似桔梗,內(nèi)黑又如車輻解,二月八月十月,采根。(《御覽》)
《名醫(yī)》曰,生漢中,二月八月,采根陰干。
案《范子計(jì)然》云:防已出漢中旬陽。
味辛溫。
主咳逆上氣,善喘,喉痹,諸驚癇,寒熱邪氣。一名橐吾(《御覽》作石),一名顆東(《御覽》作顆冬),一名虎須,一名免奚。生山谷。
《吳普》曰:款冬十二月,花黃白。(藝文類聚)
《名醫(yī)》曰:一名氏冬,生常山及上黨水傍,十一月,采花陰干。
案《廣雅》云:苦萃款東也。《爾雅》云:莬奚顆東。郭璞云:款冬也。紫赤華生水中。西京雜記云:款冬,華于嚴(yán)冬。傳咸款冬賦序曰:仲冬之月,冰凌積雪,款冬獨(dú)敷華艷。
味苦辛寒。
主寒熱,中風(fēng),瘈疭,痙,驚癇,邪氣,除癥堅(jiān),淤血留舍腸胃,安五臟,療癰創(chuàng)。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吳普》曰:牡丹,神農(nóng)岐伯辛,李氏小寒,雷公桐君苦無毒,黃帝苦有毒,葉如蓬相植,根如柏,黑中有核,二月采,八月采,日干,人食之,輕身益壽。(《御覽》)
《名醫(yī)》曰:生巴郡及漢中,二月八月,采根陰干。
案《廣雅》云:白術(shù),牡丹也?!斗蹲佑?jì)然》云:牡丹出漢中河內(nèi),赤色者亦善。
味平。
主寒熱,鬼注,中風(fēng)濕痹,女子帶下病,無子。一名馬尿蒿。生川澤。
《名醫(yī)》曰:生南陽。
案《說文》云:蔚,牡蒿也?!稄V雅》云:因塵,馬先也?!稜栄拧吩疲何?,牡菣。
郭璞云:無子者?!睹姟吩疲悍溯廖??!秱鳌吩疲呵櫍登櫼?。陸璣云:三月始生,七月華,華似胡麻華而紫赤,八月為角,角似小豆,角銳而長,一名馬新蒿,案新先聲相近。
味苦寒。
主大熱,惡創(chuàng)癰疽,浸淫,赤熛,皮膚赤,身熱。生川谷。
《名醫(yī)》曰:生荊州。
案陶宏景云:荊楚人以葉如錢,謂為地錢草,徐儀藥圖名連錢草。本草圖經(jīng)云:咸洛二京亦有,或名胡薄荷。
(《御覽》作菀)
味辛溫。
主風(fēng),洗洗,霍亂,泄利,腸鳴上下無常處,驚癇,寒熱百疾。生川谷,或山陽。
《吳普》曰:女菀,一名白菀,一名識(shí)女苑。(《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白菀,一名織女菀,一名茆,生漢中,正月二月采,陰干。
案《廣雅》云:女腸,女菀也。
味苦平。
主五臧邪氣,寒濕痹,四肢疼酸,膝冷痛。生川谷。
《吳普》曰:黃孫一名王孫,一名蔓延,一名公草,一名海孫,神農(nóng)雷公苦無毒。黃帝甘無毒,生西海山谷,及汝南城郭垣下,蔓延,赤文,莖葉相當(dāng)。(《御覽》)
《名醫(yī)》曰:吳名白功草,楚名王孫,齊名長孫,一名黃孫,一名黃昏,一名海孫,一名蔓延,生海西及汝南城郭下。
案陶宏景云:今方家皆呼王昏,又云壯蒙。
味苦微寒。
主頭禿惡創(chuàng),熱氣,疥搔,痂癬蟲,療齲齒。生川谷。
《名醫(yī)》曰:一名羊泉,一名飴,生蜀郡。
案《廣雅》云:桼姑,艾但鹿何,澤也?!短票尽纷⒃疲捍瞬?,一名漆姑。
味咸寒。
主腰脊痛,不得著床,俯仰艱難,除熱,可作浴湯。生川谷及田野。
《吳普》曰:爵床,一名爵卿。(《御覽》)
《名醫(yī)》曰:生漢中。
案別本注云:今人名為香蘇。
味辛溫。
主寒熱,鼠瘺,瘰疬生創(chuàng),破結(jié)聚氣,下淤血,除濕痹,一名鼠蓂,生川澤。(舊在菜部,今移)
《吳普》曰:假蘇一名鼠實(shí),一名姜芥也。(《御覽》)名荊芥,葉似落藜而細(xì),蜀中生啖之。(蜀本注)
《名醫(yī)》曰:一名姜芥,生漢中。
案陶宏景云:即荊芥也,姜荊聲訛耳,先居草部中,令人食之,錄在菜部中也。
味甘寒平(《御覽》作味苦平)。
主下熱氣,益陰精,令人面說好,明目。久服輕身耐老。生平澤。(舊在《唐本》退中,今移)
《吳普》曰:翹根,神農(nóng)雷公甘有毒,三月八月采,以作蒸,飲酒病人。(《御覽》)
《名醫(yī)》曰:生蒿高,二月八月采。
案陶宏景云:方藥不復(fù)用,俗無識(shí)者。
味甘寒。
主傷中,五勞六極,羸瘦,崩中,脈絕,補(bǔ)虛益氣。
葉主除寒熱出汗。桑耳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癥瘕積聚,陰補(bǔ)陰陽,寒熱,無子。五木耳名糯,益氣不饑,輕身強(qiáng)志。生山谷。
《名醫(yī)》曰:桑耳一名桑菌,一名木麥,生犍為,六月多雨時(shí)采,即暴干。
案《說文》云:桑,蠶所食葉,木(上卄中而下大),木耳也。蕈,桑(上卄中而下大)?!稜栄拧吩疲荷0暧休貤d。舍人云:桑樹一半有葚,半無葚,名梔也。郭璞云:瓣,半也,又女桑,(木夷)桑。郭璞云:今俗呼桑樹小而條長者,為女桑樹,又(上厭下水)山桑。郭璞云:似桑材中作弓及草轅,又桑柳槐條。郭璞云:阿那垂條。
味苦平。
主咳逆上氣溢筋急,惡瘍,殺小蟲。
根,作湯,益氣止渴,補(bǔ)虛下氣。
汁,主風(fēng)痓.實(shí),通神明,輕身益氣。
《名醫(yī)》曰:生益州。
案《說文》云:竹,冬生草也,象形,下者,箁,箬也。
(《御覽》引:無吳字,是)
味辛溫。
主溫中,下氣,止痛,咳逆,寒熱,除濕血痹,逐風(fēng)邪,開湊(舊作腠,《御覽》作濤,是)理根殺三蟲。一名藙。生山谷。
《名醫(yī)》曰:生冤句,九月九日采,陰干。
案《說文》云:茱,茱萸,屬,萸,茱萸也。煎茱萸,漢律,會(huì)稽獻(xiàn)藙一斗。
《廣雅》云:(木尻),榝,檔,樾,茱萸也。三蒼云:莍,茱萸也。(《御覽》)《爾雅》云:椒、榝,丑莍.郭璞云:茱萸子,聚生成房貌,今江東亦呼榝,似茱萸而小,赤色。禮記云:三牲用藙。鄭云:藙煎茱萸也。漢律會(huì)稽獻(xiàn)焉,《爾雅》謂之榝.《范子計(jì)然》云:茱萸,出三輔。陶宏景云:禮記名藙而作俗中呼為藙子,當(dāng)是不識(shí)藙字似雜字,仍以相傳。
(舊作梔,藝文類聚及《御覽》引,作支,是)
味苦寒。
主五內(nèi)邪氣,胃中熱氣面赤,酒炮,皶鼻,白賴,赤癩,創(chuàng)瘍。一名木丹。生川谷。
《名醫(yī)》曰:一名樾桃,生南陽,九月采實(shí),暴干。
案《說文》云:梔,黃木可染者?!稄V雅》云:梔子,桃也?!妒酚洝坟浿场秱鳌吩疲喊褪竦仞堌础<庠疲盒鞆V曰音支,煙支也。紫,赤色也,據(jù)《說文》當(dāng)為梔。
味辛。
主五內(nèi)邪氣散,皮膚骨節(jié)中,淫,淫溫行毒,去三蟲,化食。一名無姑,一名殿塘(《御覽》引云:逐寸白,散雒中,溫溫喘息,《大觀本》作黑字)。生川谷。
《名醫(yī)》曰:一名殿塘,生晉山,三月采實(shí),陰干。
案《說文》云:梗,山枌榆,有束莢可為蕪荑者?!稄V雅》云:山榆,母估也。
《爾雅》云:莁荑(上艸下左殺右殳)(上艸下墻)。郭璞云:一名白蕢,又無姑,其實(shí)夷。郭璞云:無姑,姑榆也。生山中,葉圓而厚,剝?nèi)∑ず蠞n之,其味辛香,所謂蕪荑。《范子計(jì)然》云:蕪荑在地,赤心者善。
味苦寒。
主大風(fēng)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御覽》作痰,非),除寒熱結(jié),止利(舊作痢,《御覽》作利,是),長肌肉,利五臟,益氣輕身。生川澤。
《吳普》曰:枳實(shí)苦,雷公酸無毒,李氏大寒,九月十月采,陰干。(《御覽》)
《名醫(yī)》曰:生河內(nèi),九月十月采,陰干。
案《說文》云:枳木似橘?!吨芏Y》云:橘逾淮而化為枳。沈括補(bǔ)筆談云:六朝以前,醫(yī)方,唯有枳實(shí),無枳殼,后人用枳之小嫩者為枳實(shí),大者為枳殼。
味苦溫。
主中風(fēng),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痹,死肌,去三蟲。
《吳普》曰:厚樸,神農(nóng)岐伯雷公苦無毒,李氏小溫。(《御覽》引云,一名厚皮,生交址)
《名醫(yī)》曰:一名厚皮,一名赤樸,其樹名榛,其子名逐,生交址冤句,九月十月采皮。陰干。
案《說文》云:樸,木皮也,榛木也?!稄V雅》云:重皮,厚樸也?!斗蹲佑?jì)然》云:厚樸出宏農(nóng),按今俗以榛為親,不知是厚樸,《說文》榛栗,字作親。
味苦微寒。
主風(fēng)寒濕痹,洗洗,寒氣,除熱,目中青翳白膜。久服,頭不白,輕身。生川谷。
《吳普》曰:岑皮,一名秦皮,神農(nóng)雷公黃帝岐伯酸無毒,李氏小寒,或生冤句水邊,二月八日采。(《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岑皮,一名石檀,生廬江及冤句,二月八月采皮,陰干。
案《說文》云:梣、青皮木,或作(左木右上宀下帚)。《淮南子》倜真訓(xùn)云:梣木,色青翳。高誘云:梣木,苦歷木也,生于山,剝?nèi)∑淦ぃ运?,正青,用洗眼,愈人目中膚翳。據(jù)《吳普》云:岑皮,名秦皮,本經(jīng)作秦皮者,后人以俗稱改之,當(dāng)為岑皮。
味辛溫。
主風(fēng)邪氣,溫中除寒痹,堅(jiān)齒發(fā),明目。久服,輕身,好顏色,耐老增年,通神。生川谷。
《名醫(yī)》曰:生太山及秦嶺上,或瑯邪,八月九月采實(shí)。
案《說文》云:菽,菽萯.莍菽榝實(shí)莍裹如裘者,榝似茱萸,出淮南?!稄V雅》云:榝(木卡),茱萸也。北山經(jīng)云:景山多秦椒。郭璞云,子似椒面細(xì)葉草也。
《爾雅》云:(木毀),大椒。郭璞云:今椒樹叢生實(shí)大者,名為(木毀),又椒丑莍.郭璞云:(上亠下裘)萸子聚成房貌,今江東亦呼莍榝,似茱萸而小,赤色?!睹姟吩疲航妨闹畬?shí)?!秱鳌吩疲航非?,椒也。陸璣云:椒樹似茱萸,有針刺,葉堅(jiān)而滑澤,蜀人作茶,吳人作茗,皆合煮其葉以為香。《范子計(jì)然》云:秦椒出天水隴西,細(xì)者善?!痘茨献印啡碎g訓(xùn)云:申椒杜茞,美人之所懷服,舊作椒,非,據(jù)《山海經(jīng)》,有秦椒,生聞喜景山,則秦非秦地之秦也。
味酸平。
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久服輕身。一名蜀棗。生山谷。
《吳普》曰,山茱萸,一名鬾實(shí),一名鼠矢,一名雞足,神農(nóng)黃帝雷公扁鵲酸無毒,岐伯辛,一經(jīng)酸,或生冤句瑯邪,或東海承縣,葉如梅,有刺毛,二月,華如杏四月實(shí)如酸棗,赤,五月采實(shí)。(《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雞足,一名鬾實(shí),生漢中及瑯邪冤句,東海承縣,九月十月采實(shí),陰干。
味酸,(《御覽》作咸)微寒。
主婦人產(chǎn)乳余疾,崩中,癥瘕,血閉,寒熱,羸瘦,養(yǎng)胎。生川谷。
《吳普》曰,紫葳一名武威,一名瞿麥,一名陵居腹,一名鬼目,一名蘢華,神農(nóng)雷公酸,岐伯辛,扁鵲苦咸,黃帝甘無毒,如麥根黑,正月八月采,或生真定(《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陵苕,一名蘢華,生西海及山陽。
案《廣雅》云:茈葳,陵苕,蘧麥也。《爾雅》云:苕。陵苕,郭璞云:一名陵時(shí)。本草云:又黃華蔈,白華蘢。郭璞云:苕、華、色異,名亦不同?!睹姟吩疲很嬷A?!秱鳌吩疲很妫贶嬉?。《范子計(jì)然》云:紫葳出三輔。李當(dāng)之云:是瞿麥根據(jù)李說與《廣雅》合,而《唐本》注引《爾雅》注,有一名陵霄四字,謂即陵霄花,陸璣以為鼠尾,疑皆非,故不采之。
味甘平。
主痎瘧,解毒蠱,注。(《御覽》作蛀)不祥利水道。久服輕身耐老。(《御覽》作能老。)一名猳豬尿。生山谷。
《吳普》曰:豬苓,神農(nóng)甘,雷公苦無毒。(《御覽》引云,如茯芩,或生冤句,八月采。)
《名醫(yī)》曰:生衡山及濟(jì)陰冤句,二月八月采,陰干。
案莊子云:豕零,司馬彪注,作豕囊云,一名豬苓,根似豬卵,可以治渴。
味辛寒。
主心腹痛,癰腫漬膿,止痛。一名棘針。生川谷。
《名醫(yī)》曰:一名棘刺,生雍州。
案《說文》云:棘,小棗叢生者?!稜栄拧吩疲瑚诸嵓?。孫炎云:一名白棘。李當(dāng)之云:此是酸棗樹針,今人用天門冬苗代之,非是真也。案經(jīng)云:天門冬一名顛勒,勒棘聲相近,則今人用此,亦非無因也。
味甘平。
主五臟邪氣,安志厭食。久服,強(qiáng)魂聰明,輕身,不老,通神明。一名益智。生山谷。
《吳普》曰:龍眼一名益智,要術(shù)一名比目。(《御覽》)
《名醫(yī)》曰:其大者似檳榔,生南海松樹上,五月采,陰干。
案《廣雅》云:益智,龍眼也。劉達(dá)注吳都賦云:龍眼,如荔枝而小,圓如彈丸,味甘,勝荔枝,蒼梧,交址,南海,合浦皆獻(xiàn)之,山中人家亦種之。
味苦平。
主瞋怒邪氣,止虛汗頭風(fēng),女子陰寒腫病。一名女蘿。生山谷。
《名醫(yī)》曰:生熊耳山。
案《廣雅》云:女蘿松蘿也?!睹姟吩疲菏\與女蘿?!秱鳌吩疲号}菟絲,松蘿也。
陸璣云:松蘿自蔓松上,枝正青,與兔絲異。
味苦寒。
主女子崩中下血,腹?jié)M汗出,除邪,殺鬼毒蟲注。一名鬼箭。生山谷。
《吳普》曰:鬼箭一名衛(wèi)矛,神農(nóng)黃帝桐君苦無毒,葉如桃如羽,正月二月七月采,陰干,或生野田(《御覽》)。
《名醫(yī)》曰:生霍山,八月采,陰干。
案《廣雅》云:鬼箭,神箭也。陶宏景云:其莖有三羽,狀如箭羽。
味甘平。
主安五臟,利心志,(藝文類聚作和心志,《御覽》作和心氣。)令人獻(xiàn)樂無憂。久服輕身明目得所欲。生山谷。
《名醫(yī)》曰:生益州。
案《唐本》注云:或曰合昏,歡昏音相近。日華子云:夜合。
味咸平。
主傷中脈絕,陰不起,強(qiáng)志益氣,長肌肉,肥健,生子。
眼,主驚癇,腹?jié)M,瘧疾,當(dāng)殺用之。
懸蹄,主驚邪,瘈疭,乳難,辟惡氣鬼毒蠱注,不祥,生平澤。
《名醫(yī)》曰:生云中。
味甘溫。
主漏下惡血,寒熱,驚癇,益氣強(qiáng)志,生齒不老。
角,主惡創(chuàng)癰腫,逐邪惡氣,留血在陰中。
《名醫(yī)》曰:茸,四月五月解角時(shí)取陰干使時(shí)躁,角七月采。
下閉血,淤血,疼痛,女人帶下血。
髓,補(bǔ)中填骨髓。久服增年。膽可丸藥。
案《說文》云:(角思),角中骨也。
味咸溫。
主青盲明目,殺疥蟲,止寒泄,辟惡鬼虎狼,止驚悸。久服,安心益氣,輕身。生川谷。
《名醫(yī)》曰:生河西,取無時(shí)。
案《說文》云:羖夏羊,牝曰羖.《爾雅》云:羊牝,羖.郭璞云:今人便以牂,羖,為黑白羊名。
味咸平。
主傷中,陰痿不起,令強(qiáng)熱大,生子,除女子帶下十二疾。一名狗精。膽主明目。
《名醫(yī)》曰,六月上伏,取陰干百日。
味咸寒。
主明目,益氣起陰,去惡血注下,辟蠱毒惡鬼不祥,安心氣,常不厭寐。生川谷。
《名醫(yī)》曰:生石城及華陰山,采無時(shí)。
案《說文》云:羚大羊而細(xì)角?!稄V雅》云:美皮冷角?!稜栄拧吩疲毫绱笱颉9痹疲毫缪蛩蒲蚨?,角園銳,好在山崖間。陶宏景云:《爾雅》名羱羊。據(jù)《說文》云:莧山羊細(xì)角也?!稜栄拧吩疲毫~如羊。郭璞云:羱似吳羊而大角,角橢,出西方,莧即羱正字,然本經(jīng)羚字,實(shí)羚字俗寫,當(dāng)以羚為是《爾雅》釋文,引本草作羚。
味苦寒。
主百毒蟲注,邪鬼,障氣殺鉤吻鴆羽蛇毒,除不迷或厭寐。久服輕身。生山谷。
《名醫(yī)》曰:生永昌及益州。
案《說文》云: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頂,似豕?!稜栄拧吩疲合契?。
郭璞云:形似水牛,豬頭大腹,痹腳,腳有三蹄,黑色,三角,一在頂上,一在鼻上,一在額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橢,好食棘,亦有一角者。
《山海經(jīng)》云:琴鼓之山多白犀。郭璞云:此與辟寒,蠲忿,辟塵,辟暑,諸犀,皆異種也?!斗蹲佑?jì)然》云:犀角出南郡,上價(jià)八千,中三千,下一千。
味辛平。
主蠱毒鬼注,逐不樣邪氣,破五癃,利小便。生平谷。
《名醫(yī)》曰:生高山。
案《說文》云:燕、元鳥也,爾口、布翅枝尾,象形作巢,避戊已,乙元鳥也,齊魯謂之乙,取其名自呼,象形或作亂?!稜栄拧吩疲貉鄟y。《夏小正》云,二月來降,燕乃睇?!秱鳌吩疲貉?、乙也,九月陟元鳥,蟄,《傳》云:元鳥者,燕也。
味辛寒。
主面癰腫,皮膚洗洗,時(shí)痛,腸中血?dú)?,破寒熱積聚,除驚悸。一名鼠沄,一名石肝。生山谷。
《名醫(yī)》曰:生合浦,十月十二月取。
案李當(dāng)之云:即伏翼屎也。李云:天鼠,方言,一名仙鼠。
案今本方言云:或謂之老鼠,當(dāng)為天字之誤也。
味苦平。
主五痔陰蝕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陰腫痛引要背,酒煮殺之。生川谷。
《名醫(yī)》曰:生楚山田野,取無時(shí)。
案《說文》云:似豪豬者,或作猬。《廣雅》云:虎王,猬也?!稜栄拧吩疲簠R毛刺。郭璞云:今謂狀似鼠?!痘茨献印氛f山訓(xùn)云:鵲矢中猬。
味苦平。主驚癇瘈疭,寒熱邪氣,瘨疾,鬼精,蠱毒腸痔。火熬之,良。一名蜂腸。生山谷。
《名醫(yī)》曰:一名百穿,一名蜂。生牂柯,七月七日采,陰干。
案《淮南子》汜論訓(xùn)云:蜂房不容卵。高誘云:房巢也。
味咸平。
主心腹癥瘕堅(jiān)積,寒熱,去痞息肉,陰蝕,痔惡肉。生池澤。
《名醫(yī)》曰:生丹陽,取無時(shí)。
案《說文》云:鱉,甲蟲也。
味咸寒。
主腦中邪氣,熱結(jié)痛,僻面腫敗漆。燒之致鼠。生池澤。
《名醫(yī)》曰:生伊洛諸水中,取無時(shí)。
案《說文》云:蟹有二敖八足旁行,非蛇鱔之穴無所庇,或作,蛫蟹也。
《荀子》勤學(xué)扁云: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所寄托?!稄V雅》云:蜅蟹,蛫也。
《爾雅》云:螖蛫,小者。郭璞云:或曰即蟚螖也,似蟹而小。
味咸寒。
主小兒驚癇,夜啼,瘨病,寒熱,生楊柳上。
《名醫(yī)》曰:五月采,蒸干之。
案《說文》云:蟬以旁鳴者,蜩蟬也?!稄V雅》云:(蟲奇)蛣,蟬也,復(fù)育,蛻也,舊作蚱蟬。別錄云:蚱者,鳴蟬也,殼一名楉蟬,又名伏蜟,案蚱即柞字。《周禮》考工記云:侈則柞。鄭元云:柞讀為咋咋然之咋,聲大外也。《說文》云:諸、大聲也,音同柞,今據(jù)作柞。柞蟬即五月鳴蜩之蜩,《夏小正》云:五月良蜩鳴,傳良蜩也,五采具?!稜栄拧吩疲候?、螂、蜩?!睹姟吩疲喝珧??!秱鳌吩疲候琛⑾s也。方言云:楚謂之蜩,宋衛(wèi)之間,謂之螗蜩,陳鄭之間,謂之螂蜩,秦晉之間,謂之蟬,海岱之間,謂之。論衡云:蟬生于復(fù)育,開背而出。而玉扁云:蚱蟬,七月生。陶宏景音蚱作云:痖蟬,是為月令之寒蟬,《爾雅》所云矣,《唐本》注非之也。
味咸微溫。
主惡血,血淤,(《御覽》作血瘴)痹氣,破折血在脅下堅(jiān)滿痛,月閉,目中淫膚,青翳,白膜。一名蟦蠐。生平澤。
《名醫(yī)》曰:一名蜰齊,一名勃齊,生河內(nèi)人家積糞草中,取無時(shí),反行者,良。
案《說文》云:(齊內(nèi)去二加蟲)、(齊內(nèi)去二加蟲)(上曹下蟲蟲)也,蝤,蝤(齊內(nèi)去二加蟲)也,蝎、蝤(齊內(nèi)去二加蟲)也?!稄V雅》云:蛭蛒,(上關(guān)下蟲)(蟲屬),地蠶,蠹蟦,蠐螬?!稜栄拧吩疲合n、蠐螬。郭璞云:在糞土中,又蝤蠐,蝎。
郭璞云:在木中,今雖通名蝎,所在異,又蝎,蛣(蟲屈)。郭璞云:木中蠹蟲,蝎、桑蠹。郭璞云:即拮掘?!睹姟吩疲侯I(lǐng)如蝤蠐?!秱鳌吩疲候?,蝎蟲也。方言云:蠐螬,謂之蟦,自關(guān)而東,謂之蝤蠐,或謂之蠶蠋,或謂之蠶蠋,梁益之間,謂之蛒,或謂之蝎或謂之蛭蛒,秦晉之間,謂之蠹,或謂之天螻。
列子天瑞篇云:烏足根為蠐螬。《博物志》云:蠐螬以背行,快于足用,《說文》無蟦字,當(dāng)借蜰為之,聲相近,字之誤也。
味咸微溫。
主女子漏下,赤白經(jīng)汁,血閉,陰蝕,腫痛,寒熱,癥瘕,無子。生池澤。
《名醫(yī)》曰:生東海,取無時(shí)。
案《說文》云:鲗、鳥鲗,魚名,或作鯽,左思賦,有烏賊。劉逵注云:烏賊魚,腹中有墨。陶宏景云:此是(暴鳥)烏所化作,今其口腳具存,猶相似爾。
味咸。
主小兒驚癇夜蹄,去三蟲,減黑皯,令人面色好,男子陰瘍病。生平澤。
《名醫(yī)》曰:生潁川,四月取自死者。
案《說文》云:蠶任絲也。《淮南子》說林訓(xùn)云:蠶食而不飲,二十二日而化。
《博物志》云:蠶三化,先孕而后交,不交者亦生子,子后為,皆無眉目,易傷,收采亦薄,玉篇作僵蠶,正當(dāng)為僵,舊作殭,非。
味辛微溫。
主心腹癥瘕,伏堅(jiān),積聚,寒熱,女子崩中,下血五色,小腹陰中相引痛,創(chuàng)疥,死肌。生池澤。
《名醫(yī)》曰:生南海,取無時(shí)。
案《說文》云:鱔、魚名,皮可為鼓鼉,鼉、水蟲似蜥,易長大。陶宏景云:蛇即鼉甲也。
味苦平。
主心腹邪氣,陰痿,益精,強(qiáng)志,生子好色,補(bǔ)中輕身。生川谷。
《名醫(yī)》曰:生河內(nèi)樗樹上,七月采,暴干。
案《廣雅》云:樗鳩,樗雞也?!稜栄拧吩疲何?、天雞。李巡云:一名酸雞。郭璞云:小蟲,黑身赤頭,一名莎雞,又曰樗雞。《毛詩》云:六月莎雞振羽。陸璣云:莎雞,如蝗而班色,毛翅數(shù)重,某翅正赤,或謂之天雞,六月中,飛而振羽,索索作聲,幽州人謂之蒲錯(cuò),是也。
味咸寒。
主賊風(fēng),僻,軼筋,及脫肛,驚癇攣縮。一名陵蠡。生池澤。
《名醫(yī)》曰:一名土蝸,一名附蝸,生大山及陰地沙石垣下,八月取。
案《說文》云:蝓,虎蝓也,蠃,一石虎蝓?!稄V雅》云:蠡蠃、蝸牛,螔蝓也?!吨猩浇?jīng)》云:青要之山是多仆累。郭璞云:仆累,蝸牛也,《周禮》鱉人,祭祀供蠃。鄭云:蠃螔蝓?!稜栄拧吩疲和k蠃螔蝓。郭璞云:即蝸牛也。《名醫(yī)》曰:別出蝸牛條,非。舊作蛞,《說文》所無。據(jù)玉篇云:蛞蛞東,知即活東異文,然則當(dāng)為活。
味咸寒。
主五癃邪,結(jié)氣,破石淋,下血,利小便水道。一名蜥易。生川谷。
《吳普》曰:石龍子,一名守宮,一名石蜴,一名石龍子,(《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山龍子,一名守宮,一石石蜴,生平陽及荊山石間,五月取著石上令干。
案《說文》云:蜥、蟲之蜥易也,易,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蝘在壁曰蝘蜓,在草曰蜥易,或作蝘,蚖、榮蚖蛇,醫(yī)以注鳴者?!稄V雅》云:蛤蚧,(口盧)(蟲厘),蚵(蟲龍),蜥蜴也?!稜栄拧吩疲合旙ⅲ狎?,蜥蜴,蝘蜓,蝘蜓,守宮也。
《毛詩》云:胡為虺蜴,《傳》云蜴,螈也。陸璣云:虺蜴,一名蠑螈,蜴也,或謂之蛇醫(yī),如蜥蜴,青綠色,大如指,形狀可惡。方言云:守宮,秦晉西夏謂之守宮,或謂之(口盧)蜥(蟲厘),或謂之蜥易,其在澤中者,謂之易錫,南楚謂之蛇醫(yī),或謂之蠑螈,東齊,海岱謂之蠑螈,北燕謂之祝蜓,桂林之中,守宮大者而能鳴,謂之蛤蚧。
味苦平。
主目赤痛,眥傷,淚出,淤血,血閉,寒熱酸無子。一名魂常。生川澤。
《名醫(yī)》曰:生漢中,五月取。
案《說文》云:虻嚙人飛蟲?!稄V雅》云:(上匿下蟲蟲)(蟲龍),虻也此省文?!痘茨献印俘R俗訓(xùn)云:水蚄為(上晦下心)荒。高誘云:青蛉也。又說山訓(xùn)云:虻、散積血。
味苦微寒。
主逐淤血,破下血積堅(jiān)痞癥瘕,寒熱,通利血脈及九竅。生川谷。
《名醫(yī)》曰:生江夏,五月取,腹有血者良。
味咸寒。
主血淤,(《御覽》引云逐下血),癥堅(jiān),寒熱,破積聚,喉咽痹,內(nèi)寒,無子。生川澤。
《吳普》曰:蜚廉蟲。神農(nóng)黃帝云:治婦人寒熱(《御覽》)。
《名醫(yī)》曰:生晉陽及人家屋間,立秋采。
案《說文》云:蜰,盧蜰也,蜚、臭蟲,負(fù)蠜也,蠜、目蠜也?!稄V雅》云:飛蜰,飛蠊也?!稜栄拧吩疲候?,蜰.郭璞云:即負(fù)盤臭蟲?!短票尽纷⒃疲簼h中人食之下氣,名曰石美,一名盧蜰,一石負(fù)盤,舊作蠊,據(jù)刑昺疏引此作廉。
味咸寒。
主心腹寒熱,洗洗,血積癥瘕,破堅(jiān),下血閉,生子大,良。一名地鱉。生川澤。
《吳普》曰:(庶蟲)蟲,一名土鱉(《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土鱉,生河?xùn)|及沙中,人家墻壁下,土中濕處,十月暴干。
案《說文》云:蟅蟲屬蠜,目蠜也?!稄V雅》云:負(fù)蠜,蟅也?!稜栄拧吩疲翰菹x,負(fù)蠜。郭璞云:常羊也?!睹姟吩疲簡簡翰菹x?!秱鳌吩疲翰菹x,常羊也。陸璣云:小大長短如蝗也,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
味咸平。
主目瞑,明目,夜視有精光。久服,令人喜樂,媚好無憂。一名蝙蝠。生川谷,(舊作禽部,今移)。
《吳普》曰:伏翼,或生人家屋間,立夏后,陰干。治目冥,令人夜視有光。(藝文類聚)。
《名醫(yī)》曰:生太山,及人家屋間,立夏后采,陰干。
案《說文》云:蝙、蝙蝠也,蝠、蝙蝠,服翼也?!稄V雅》云,伏翼,飛鼠,仙鼠,(口式)(口墨)也。《爾雅》云:蝙蝠服翼。方言云:蝙蝠,自關(guān)而東,謂之伏翼,或謂之飛鼠,或謂之老鼠,或謂之仙鼠,自關(guān)而西,秦隴之間,謂之蝙蝠,北燕謂之(蟲只)(蟲厘),李當(dāng)之云:即天鼠。
味酸平。
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志,惡疾。生川谷。
《吳普》曰:梅實(shí)(《大觀本草》作核)。明目,益氣,(《御覽》)不饑(《大觀本草》,引吳氏本草)。
《名醫(yī)》曰:生漢中,五月采,火干。
案《說文》云:(左木右上艸下尞),干梅之屬,或作(左氵右上艸下尞),某、酸果也,以梅為楠。《爾雅》云:梅楠。郭璞云:似杏實(shí)酢,是以某注梅也,《周禮》籩人,饋食,籩、其實(shí)干(左木右上艸下尞)。鄭云:干(左木右上艸下尞),干梅也,有桃諸梅諸,是其干者。《毛詩》疏云:梅暴為臘,羹臛世中,人含之以香口(《大觀本草》)。
味甘平。
主濕痹,筋攣,膝痛。生大豆,涂癰腫。煮汁,飲,殺鬼毒,止痛,赤小豆。主下水,排癰腫膿血。生平澤。
《吳普》曰:大豆黃卷,神農(nóng)黃帝雷公無毒,采無時(shí),去面(黑干),得前胡,烏啄,杏子,牡蠣,天雄,鼠屎,共蜜和佳,不欲海藻龍膽,此法,大豆初出黃土芽是也。生大豆,神農(nóng)岐伯生熟寒,九月采,殺烏豆毒,并不用元參。
神農(nóng)黃帝咸,雷公甘,九月采(《御覽》)。
《名醫(yī)》曰:生大山,九月采。
案《說文》云:椒豆也,象豆生之形也。荅,小椒也,藿椒之少也。《廣雅》云:大豆,椒也,小豆,荅也,豆角謂之莢,其葉謂之藿。《爾雅》云,戎叔,謂之荏叔,孫炎云大豆也。
味咸微寒。
主養(yǎng)腎氣,去胃脾中熱,益氣。陳者,味苦,主胃熱,消渴,利小便(《大觀本草》,作黑字,據(jù)《吳普》增)。
《吳普》曰:陳粟,神農(nóng)黃帝苦無毒,治脾熱,渴,粟養(yǎng)腎氣(《御覽》)。
案《說文》云:粟、嘉谷實(shí)也。孫炎注《爾雅》粢稷云:粟也,今關(guān)中人呼小米為粟米,是。
味甘溫。
主益氣補(bǔ)中,多熱,令人煩(《大觀本》,作黑字,據(jù)《吳普》增)。
《吳普》曰:黍,神農(nóng)甘無毒,七月取,陰干,益中補(bǔ)氣。(《御覽》)
案《說文》云:黍、禾屬而粘者,以大暑而種,故謂之黍??鬃釉唬菏蚩蔀榫?,禾入水也。《廣雅》云:粢黍稻,其采謂之禾。齊氏要術(shù)引記勝之書曰:黍,忌丑,又曰黍,長于已,壯于酉,生于戍,老于亥,死于丑,惡于丙午,忌于丑寅卯,按黍,即糜之種也。
味辛溫。
主明目溫中,耐風(fēng)寒,下水氣,面目浮腫,癰瘍,馬蓼,去腸中蛭蟲,輕身。生川澤。
《吳普》曰,蓼實(shí)一名天蓼,一名野蓼,一名澤蓼。(藝文類聚)。
《名醫(yī)》曰:生雷澤。
案《說文》云:蓼、辛菜薔虞也,薔,薔虞,蓼?!稄V雅》云:葒、蘢、(上艸下左吉右頁)、馬蓼也?!稜栄拧吩疲核N虞,蓼。郭璞云:虞蓼,澤蓼,又葒,蘢古,其大者,歸。
郭璞云:俗呼葒草為蘢鼓,語轉(zhuǎn)耳。《毛詩》云:隰有游龍,《傳》云:龍,紅草也。
陸璣云:一名馬蓼,葉大而赤色生水中,高丈余,又以薅殺蓼?!秱鳌吩疲恨?,水草也。
味辛溫。
主明目補(bǔ)中不足,其莖可作湯,主傷寒寒熱,出汗,中風(fēng)面目腫。
(左上占左下貝右上又右下韭),味辛溫。主金創(chuàng),創(chuàng)敗,輕身不饑耐老。生平澤。
《名醫(yī)》曰:生魯山。
案《說文》云:(左上占左下貝右上又右下韭)菜也,葉似韭?!稄V雅》云:韭、(左上占左下貝右上又右下韭)、蕎,其華謂之菁?!稜栄拧吩疲海ㄗ笊险甲笙仑愑疑嫌钟蚁戮拢?、鴻薈。郭璞云:即(左上占左下貝右上又右下韭)菜也,又勁山賁。陶宏景云:蔥(左上占左下貝右上又右下韭)異物,而今共條,本經(jīng)既無韭,以其同類,故也。
味辛微溫。
主下氣,辟口臭,去毒,辟惡。久服,通神明,輕身,耐老。生池澤。
《吳普》曰:蕎蒩一名水蘇,一名勞祖(《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雞蘇,一名勞祖,一名芥蒩,一名芥苴,生九真,七月采。
案《說文》云:蘇,桂荏也?!稄V雅》云:芥蒩,水蘇也?!稜栄拧吩疲禾K、桂、荏。
郭璞云:蘇荏類,故名桂荏。方言云:蘇、亦荏也,關(guān)之東西或謂之蘇或謂之荏,周鄭之間,謂之公賁,沅湘之南,謂之(上艸下害),其小者謂之(艸釀)葇,按(艸釀)葇,即香薷也,亦名香葇,《名醫(yī)》別出香薷條,非,今紫蘇薄荷等,皆蘇類也,《名醫(yī)》俱別出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