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梁山好漢平時們的所作所為,確實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就如施耐庵在前序中所說的那樣,這是108個妖魔,可是他們身上卻有一點是令人贊嘆無疑的,那就是他們之間的兄弟情義,沒有義氣的人在那里是沒法混下去的。自從他們接受招安,故事的走向就開始向悲劇發(fā)展,一直到最后本書的靈魂人物宋江也因毒酒離開人世。
很多有幸活下來的人都悲痛萬分,更有人隨他而去,不過有兩個人卻是意外,第一個就是武松,得知他的死只是冷漠的說了幾個字。而另一位就更是夸張,不僅沒有絲毫的悲傷,反而大笑起來,他就是朱仝。 而對于朱仝的所作所為,相信了解的朋友都不會對他指責(zé)半分,這還要從故事的開始說起。
起初的朱仝,他也和宋江一樣是在官府里當差的,他這個人武功高強,而且頗為重情重義,所以平日里對那些仗義的江湖人士還是仰慕,所以在晁蓋被捉之后悄悄地將他們給放走了。 宋江與他是老鄉(xiāng),平素里也是有著一定的交情,所以在宋江殺了自己的小妾之后,朱仝又一次放走了他負責(zé)捉拿的人,不僅如此,他還幫著宋江把這件事情給擺平了,他對宋江而言,不僅僅是朋友更是恩人。
然而事不過三,雷橫殺人他又把人給放跑了,不過在這之后他卻選擇了自首,最后被發(fā)配到滄州去了。但也正因為這幾次他仗義救朋友,反而在江湖上博得了美名,加之他的長相和關(guān)羽頗為相似,竟然意外的得到了滄州知府的欣賞,這位知府的小兒子也非常喜歡這個大胡子叔叔,知府索性就把小公子交給他照顧。 所以說朱仝雖然是被刺配,但是生活過得卻相當不錯,他對知府心懷感恩,每天精心照顧著這位小公子,就等著發(fā)配時間已過重新做人。亞洲城
他是想著老實本分過著自己的生活,但是宋江卻想把他拉到梁山上,他肯定是不同意的,于是出言拒絕,可是宋江等人卻沒有放棄,反而找計謀把他支開,然后李逵一斧子就把這個小公子給劈死了,無奈之下他也只能跑路到梁山。 這種行為簡直就是恩將仇報,但是這事宋江沒有出頭,是李逵做的,他找李逵復(fù)仇,李逵就躲到柴進家里去避風(fēng)頭,反而又把柴進給牽連了。對于這些朱仝心中清楚,沒有宋江示意是斷然不可能發(fā)生的。
征方臘后他一路升官,最終官至太平軍節(jié)度使。那你說他恨不恨宋江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卻沒有辦法只能與他為伍,而在之后的接觸中,他更加深刻的看透了宋江假仁假義的本質(zhì),但他又不可能與宋江為敵,所以說在他聽聞宋江已死,更多的是一種解脫。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