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北美博士圖鑒》:同齡人孩子打醬油了,我也終于畢業(yè)了

文 | 新地平線

From 新地平線NewSkyline

微信號:XDPXnewskyline

博士,是這個社會中的神秘群體。

他們處在“做著不算工作的工作,也不是全職學生的學生”的社會中間地帶。

同時,他們也是這個社會上處在學歷金字塔頂端的一批人,手持推動人類發(fā)展的火把,也經(jīng)常遇到像是“博士??!一定很博學吧?” “博士、博士生和博士后有什么區(qū)別?這樣的靈魂拷問。

就讓我們來看看,在國內外正在就讀博士學位以及已經(jīng)取得博士學位的他們,又正在經(jīng)歷著或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怎樣的博士生活。

01

@Weini,28歲

印第安納大學伯明翰大學分校藥學博士

三年級

“那你豈不是30歲之后才能結婚了?”“哇,等你畢業(yè)了!我們家孩子都快上學了!” 這樣調侃我經(jīng)常聽到。

最讓我煩的是,總聽到“女博士”這個詞。

我是博士生,為什么非要強調我是“女”博士生?

今年是我讀博的第三年,我研究的方向是藥學。

我的生活中基本只想三件事:做研究,寫論文,距離畢業(yè)還要發(fā)幾篇論文。

但從不功利的角度上來說,每天踏踏實實做每一件事,學一點東西,不斷探索人類知識的邊界,真的挺有意思的。

忘不了,去年冬日,在紐約的實驗室里熬了無數(shù)個夜后,突然研究取得突破,所獲得的極度興奮感。

說實話,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是真的在為人類的進步做貢獻,自己做的事情是真的有意義的,也明白了“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的真正含義。

生活方面,真的寂寞!

因為我就讀博士的地點在印第安納州,說白了就是在村里,基本扔一個桿子到外面都打不到人,當?shù)厝A人很少,娛樂活動幾乎為零,不過幸好我性格也屬于二次元偏宅的那種,社交需求也沒有很大,所以基本生活上就是實驗室和家里兩點一線。

隨著年齡漸長,家里人也會著急婚戀的事情,一想想畢業(yè)都三十了,在“嫁不出去”的危險邊緣瘋狂試探著。而且,博士的學歷,是不是聽起來就讓各路小伙聞風喪膽?

讀博三年,戀愛方面的機會屈指可數(shù)。有次去修車看到一個臺灣小哥還挺帥的,瞬間春心蕩漾!覺得可以發(fā)展一下,但后來約會了幾次就沒有然后了。算了不說了,感情生活太貧瘠了。

聽說愛一個人就送TA五篇SCI,請問誰來愛一下我?

02

@David,26歲

麻省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博士

在讀第四年

從小到大,我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因為學習對我來說,真的不費事。

高中我就讀于上海最好的高中,當別人在下課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去食堂,抓緊時間吃完飯回來繼續(xù)學習的時候,我都是最后一個慢慢走出教室,再慢慢吃完飯回來的。

結果就是,我在高考前就被保送了北大數(shù)學系,但是因為不想學數(shù)學,我又自己考了北大物理系。

申請博士對于我來說是一件沒怎么糾結的事情,因為專業(yè)是物理,屬于基礎學科,進入國外的頂尖高校讀博應該算是最好的道路之一。

但從小到大一路順風順水的我,卻在讀博的過程中常?!胺嚒薄?/strong>

在讀博的第一年,我就面臨著“選研究課題”這塊大山。博一的那一年由于找不到研究方向,常常陷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和“做什么都不對”的怪圈里,再加上那段時間與戀人分手,生活一度陷入低谷。

在科研的道路上,自己原本想的課題無法繼續(xù)下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且基本一篇質量比較高的論文從無到有要經(jīng)歷兩到三年的打磨,這期間要經(jīng)歷一次次的修改和被否定,常常感到焦慮、迷茫和孤獨。

每年我們都會去國家實驗室出差做實驗,為了充分利用好世界上頂尖的設備資源,那段時間都要幾乎不休息的熬夜做實驗,生怕浪費一分一秒。

在沒讀博士之前,認為進了名校讀博就擁有了一切,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科研中,論文發(fā)表都是很輕松的事情。但是事實卻是,讀博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瑣碎的事情。我們博士都常說:“讀博士,每天都有三分之一時間在思考吃什么,還有三分之一時間在修儀器,另外三分之一在改論文?!?/strong>

但如果能再選擇一次,我還是會讀博,因為時間更自由, 也享受著那份“推動人類發(fā)展”的使命感。我現(xiàn)在的打算是,畢業(yè)后進入企業(yè),將自己的研究真正應用到工業(yè)界中去,做點對社會有用的事 。

03

@阿熊,30

清華大學材料工程博士

已畢業(yè)

在清華的第一年到第五年,我的發(fā)際線大概以一年一厘米的速度向上移動著,在畢業(yè)后,希望我的發(fā)際線移動速度可以降為0。

讀博士辛苦,在清華讀博士更辛苦。在讀博三和博四的時候,我基本每天九點到實驗室,晚上十一點出實驗室,然后回頭一看實驗樓,三分之二的樓層都是燈火通明的。最崩潰的是,往往做了很久的實驗沒有結果也沒法繼續(xù),一大早打開郵箱又是論文發(fā)表被拒的消息。

孤獨,迷茫,自我否定。

國內的996算什么啊,我們大概算是007了吧。

原來禿了,也不一定變強。

但讀博的道路上依然有光,讀博士,是對某個熱愛或是想探索的領域,對人類的科研事業(yè)做出的 。想想看,人類對某一塊的認知,因為你的存在而往前突破了那么一點兒,就覺得自己作為世間滄海一粟,也有存在的價值。

在畢業(yè)答辯的前半個月,我徹底丟失了睡眠。為了做答辯PPT,整整一周沒有睡覺 。坐下去的那一瞬間是白天,等到一抬頭又是白天,腦子里只專注在答辯這一件事上。答辯前一小時,準備好所有材料,換上西裝,等待著這五年來給自己的一個交代。

答辯結束后的兩個小時,我接到了答辯通過的消息,我的導師很有力地握住了我的手:“恭喜你!”其實這一刻,我曾經(jīng)在腦海里演練了無數(shù)次,我幻想著自己一定會欣喜若狂,甚至興奮到上躥下跳。但這一刻真正到來時,我竟然異常平靜,簡單地收拾了一下東西,就回到寢室呼呼大睡。

路還很長,一切才剛剛開始。

對了!別人單身的時候,我還沒畢業(yè);人家喜提對象了,我還沒畢業(yè);在后來收到別人的喜帖了,我還沒畢業(yè);現(xiàn)在人家孩子都會走路了,我終于畢業(yè)了。

老懷甚慰。

04

@石油大哥,28歲

斯坦福大學能源工程博士

三年級

讀博士最大的感受就是,挺開心的!我們系每年都有博士生壓力大到自殺,但是我覺得讀博這兩年的玩耍時間比之前工作時多很多!

周一到周五,我每天的課程表比較固定。因為現(xiàn)在是博士第二年,所以還需要上課,一般來說9點上課,上兩門或者四門課到中午12點休息,然后上完課開始做科研到5點,寫寫作業(yè)到7點左右,晚上八點之后的時間完全留給自己的私人生活 。

雙休日我就更不學習啦!一般就看看電影,或者逃離灣區(qū)去其他地方轉轉,放松一下。

我沒什么科研理想,以后也不準備進高校做老師。我讀博士的原因就是想畢業(yè)后開個屬于自己的能源咨詢公司,因為做能源咨詢大多數(shù)都需要博士學位。

我是比較特殊的,我在研究生畢業(yè)之后在一家能源公司工作了三年再讀的博士。所以我工作過,也做過科研,對于工作和讀博的區(qū)別我很有發(fā)言權:

在我看來工作的流程性比較強,很多時候需要考慮很多其他人的習慣,比如和你對接工作的人的習慣、上司的習慣。

讀博的話,相對于來說比較自由一點。如果你有新的想法,就去做,沒有所謂的合理不合理,博士要做的就是“創(chuàng)造合理性”。但是相應的,因為沒有很強的規(guī)則性,所以很容易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最后我真的是要呼吁一下,請大家關注一下博士生的心理健康,去年我們系里已經(jīng)有兩個博士生因為壓力太大,在實驗室里上吊自殺了。

讀博很像爬山,一步步攀登,大部分時候還不知道終點在哪里。只有保持好的心態(tài),不驕不躁,要逼自己,但是也別太逼自己,才能更好地做科研和學習。

畢竟,人活著還是得圖一個開心!

05

@yescanda,29歲

南京大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博士

在讀第四年

讀博本身這件事并不是很難,難的是你得面對在讀博期間面對的科研困難、整個社會環(huán)境帶給你的壓力以及在科研道路上遇到的自我否定、暗示和繼續(xù)煎熬的過程。

如果你對于科研感興趣,而且真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靜”得下來,加上強大的內心與自我激勵,我是鼓勵你讀博的。

在我讀博期間,昔日的同學已經(jīng)在各行各業(yè)有所建樹,賺了錢,成了家,買了車買了房,從不否認有時候會羨慕,但從沒有否定過自己當初選擇讀博的決定。

這并不是酸葡萄,我經(jīng)歷過:人前光鮮的密友等飯局結束后,拉著我聲淚縱橫;坐在管理幾十億資金的青年才俊車上,轉頭看到的是緊縮的眉頭,因缺乏睡眠而蒼白憔悴的臉和一根接一根的煙;就算爸媽嘴里別人家的某某某,干著人人羨慕的事業(yè),妻兒環(huán)繞,也曾經(jīng)半夜給我打電話打到泣不成聲。

誠實地說,當時選擇讀書,周圍朋友都不理解,之后幾年還各種鼓動我說別讀了,窮,沒錢,出來工作吧,慢慢地,等到我臨近畢業(yè),終于畢業(yè),他們的話慢慢變成:

“遇到瓶頸了,學歷不夠上不去了”

“最近太累了,想去國外讀個書了”

“在職博士現(xiàn)在怎么報考?”

“知識儲備不夠用了,報了個mba進修班”

......

他們也開始羨慕我終于熬了出來,一如我當時羨慕他們事業(yè)上的發(fā)展。

說回自己,我覺得讀博,最大的好處,就是自由,時間可以自由支配,思維可以隨性發(fā)展,有想法也可以隨時實踐,這是人生一輩子最恣意成長,最無功利目的性增長見識知識的階段。

更何況,現(xiàn)在的政策,還有一定的經(jīng)濟補貼,對于真正暢游在知識海洋中的人來說,還有比這個更好的選擇么?還有比這幸福感更高的事業(yè)么?我覺得這四年,充實卻滿足,辛苦卻踏實,平淡卻幸福。

成長是一個去神化的過程,我們總會在成長的某個階段對已經(jīng)達到一定高度的人充滿了崇敬、欽佩或是不理解。

博士在成為博士之前,或許也沒想到自己會成為這個世界上學歷最高的一批人中的一份子。他們獨攬不斷突破人類知識邊界的欣喜,也會經(jīng)歷自我懷疑甚至情緒的間歇崩潰。

相對于其他人,他們也只是在某個領域更精進、更深入,在世界上一片鮮少有人到達的知識領域中,等候著炬火。

說到底,還是得關愛博士們。

畢竟,關愛博士,就是關心人類的未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