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聽說雙浦鎮(zhèn)和銅鑒湖,是因為這里有無垠的花海,可惜我來的時候正值夏初,大部分田園還處培育泥土的階段。雖然天氣一般甚至偶爾會落幾顆小雨,湖光山色卻還不錯,所以當天來這里玩耍的市民和游客依舊絡繹不絕。
除了從景區(qū)正門掃碼才能進的大草坪,銅鑒湖旁邊適合露營的地方還有很多,尤其花海公園這一側,就算是馬路邊也已經(jīng)被零零星星的帳篷占據(jù)?;蛟S景區(qū)的管理部門也意識到這一點,正在籌備推出相關的《露營公約》,等公約正式出臺,到銅鑒湖露營扎帳篷就都需要提前預約,雖然“手續(xù)”看上去麻煩了一點,但相信無論環(huán)境還是秩序,都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銅鑒湖東臨雙浦新區(qū),南瀕靈龍路,西接靈山景區(qū)及西山國家森林公園,北至石龍山山脈,面積有203.56公頃。按照現(xiàn)有的規(guī)劃,到2025年,更是將保護修復濕地面積87.43公頃,沒想到疫情影響之下,杭州還能“開發(fā)”出規(guī)模這么大又極具旅游潛力的公園,確實讓我感覺得有點意外和驚喜。
稍作追溯,銅鑒湖也是個非常有歷史淵源的地方,是六朝時錢塘第一湖,也是杭州歷史上比肩西湖的姐妹湖。南朝宋錢塘縣令劉道真在《錢塘記》中說:“湖中有金牛,古嘗見其映寶云泉,照耀流精,神化莫測,遂以明圣為名。”在歲月長河的流逝中,它歷經(jīng)“金牛湖”、“明圣湖”、“石湖”幾次更名,最終才形成如今的“銅鑒湖”。
有趣的是因為錢塘江泥沙淤塞、圍湖造田,它的湖面曾經(jīng)消失,也就是最近幾年,才因為銅鑒湖防洪排澇調(diào)蓄工程項目開工,漸漸恢復原本的湖光漣漪。為了重現(xiàn)銅鑒湖1.35平方公里的湖面(相當于1/5個西湖,總庫容500萬立方米 ),這項工程總投資約14.44億元。
按我的體驗總結,目前的銅鑒湖景區(qū)其實由好幾個公園組成,分別是云棲公園、里湖公園、花海公園和曇山公園組成,至于雙富路旁邊的天煌公園則不知道算不算,其實也有水道相連著。不過因為都是免費的,大家到這里打卡時,倒不用分得太清楚,盡管放心暢游吧。
湖中心有一小島,航拍視角下清晰可見其布局,因為四面環(huán)水,游客想要上去必須得坐船。但是在我拍攝的過程中,雖有“木舫”觀光船經(jīng)過,卻并沒有靠岸的意思,可能目前還沒有對外營業(y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