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 我在天上挑媽媽
看見你了
覺得你特別好
想做你的兒子
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yùn)氣
沒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經(jīng)在你肚子里
看了這首小詩,我突然想到泰戈爾在《孩童之道》中寫到:
“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飛上天去。他之所以不離開我們,并不是沒有緣故。”
曾看過一個采訪,讓父母和孩子互相打分。
當(dāng)問到“孩子最讓你頭疼的是什么?”
媽媽都皺起眉頭,會挑出孩子各種各樣的小毛病,比如孩子邋遢不愛衛(wèi)生,比如孩子不愛吃青菜,比如孩子愛哭等等。
當(dāng)問到如果滿分是十分,能給孩子打幾分時,無一例外,沒有媽媽給自己的孩子打滿分。
而當(dāng)同樣的問題反問孩子時,卻出乎了所有媽媽的意料之外。
孩子們開心的說:“我喜歡媽媽的頭發(fā),我喜歡媽媽親親,我喜歡我媽媽很漂亮。”
當(dāng)問到能給媽媽打幾分時,絕對多數(shù)的孩子都給出了滿分,甚至還有孩子說要給媽媽打1萬分。
我們對孩子的愛,帶著我們的期待;
孩子對我們的愛,天真無邪。
我們對孩子的愛,帶著我們的評判;
孩子對我們的愛,簡單純?nèi)弧?/span>
我們對孩子的愛,百感交集;
孩子對我們的愛,如實如是。
對孩子的調(diào)皮天真忍一忍,
對孩子的不善表達(dá)忍一忍,
對孩子的情緒多變?nèi)桃蝗獭?/span>
請相信孩子,也相信自己,
你的孩子,值得十分肯定。
最后分享北大才女趙婕寫過一首詩與所有父母共勉!
我欽佩一種父母
“我欽佩一種父母, 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qiáng)烈的親密,
又在孩子長大后學(xué)會得體的退出。
照顧和分離, 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wù)。
親子關(guān)系不是一種恒久的占有, 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
我們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貧瘠, 又不能讓孩子覺得成年窒息。
做父母, 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yuǎn)行。
不僅僅是做父母, 人生的許多時刻都應(yīng)該懂得進(jìn)退。
經(jīng)常有人聊起:要孩子是為了什么?傳宗接代還是養(yǎng)兒防老?
終于聽到一個令人感動的答案:為了付出與欣賞。
不求孩子完美, 不用替我爭臉, 更不用幫我養(yǎng)老。
只要這個生命健康存在, 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走一遍,
讓父母有機(jī)會與他 / 她同行一段……
這段話很美, 美到想哭… 換個方式去愛孩子!
只要他/她健康, 快樂,足矣……
——與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