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唐文宗繼位后,李宗閔利用宦官門路當上了宰相,同時把牛僧孺也舉薦提拔到宰相位置上來。這時他二人聯(lián)手報復,對李德裕合力進行打擊。唐文宗自己沒有主見,一會兒用李德裕,一會兒用牛僧孺,兩派勢力像走馬燈似的輪流轉(zhuǎn)換,把朝政搞得十分混亂。直到公元846年唐宣宗即位后,四十多年的朋黨之爭才得以收場。
李商隱因文才突出,19歲深得牛黨要員太平軍節(jié)度使令狐楚的賞識,引為幕府巡官。25歲進士及第。26歲受聘于涇源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辟為書記。王愛其才,招為婿。他因此遭到牛黨的排斥。此后,李商隱便在牛李兩黨爭斗的夾縫中求生存,輾轉(zhuǎn)于各藩鎮(zhèn)幕僚當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終身。
李商隱有許多不加掩飾的政治詩,閃現(xiàn)出犀利的政治鋒芒,詩面蘊藉即充滿強烈的現(xiàn)實批判意義,亦為特定的身世感慨而發(fā)。李商隱這首詩,對朋黨相爭及其禍害作了真切揭露。
“甘露之變”是歷史上有名的宦官亂政事件。唐文宗大和九年十一月,文宗為了打擊宦官的勢力,重用李訓、鄭注,并設計以觀看金吾衛(wèi)衙中石榴樹上所降甘露為由,準備將宦官一舉圍而殺之。結(jié)果計劃失敗,反被宦官以此為借口,大開殺戒,“諸司從吏死者六、七百人”,自此宦官氣焰旺盛,文宗受制于家奴。當時朝廷上下大都不敢直言政局,李商隱卻在此時寫了《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和《哭虔州楊侍郎》,指出李訓、鄭注雖已被誅滅,但深受李訓、鄭注迫害的蕭侍郎、楊虞卿的冤屈卻沒有能伸張,譏諷文宗懦弱無能?!瓣庲s今如此,天災未可無”,指出再度把持朝政的宦官集團,仍使天下不得寧日的憤恨,顯示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叭绾未筘┫?,翻作弛刑徒?!薄顿Y治通鑒·漢光武建武二十六年》“今中郎將弛刑五十人” 元 胡三省 注:“弛刑者,弛刑徒也?!墩f文》‘弓解曰弛’,此謂解其罪而輸作者?!?/span>
楊虞卿,字師皋。進士,為校書郎,擢監(jiān)察御史。李宗閔很器重他,歷官弘文館學士、工部侍郎,官至京兆尹(首都市長),太和9年7月1日,貶虔州(贛州)司馬,死于贛州任上。這首詩是李商隱聽說楊虞卿死于贛州的消息后寫的。
帝令虞卿奉使西北邊,犒賞戍卒,遷侍御史,再轉(zhuǎn)禮部員外郎、史館修撰。長慶四年八月,改吏部員外郎。
太和二年,南曹令史李干等六人,偽出告身簽符,賣鑿空偽官,令赴任者六十五人,取受錢一萬六千七百三十貫。虞卿按得偽狀,捕干等移御史臺鞫劾。干稱六人共率錢二千貫,與虞卿廳典溫亮,求不發(fā)舉偽濫事跡。乃詔給事中嚴休復、中書舍人高鉞、左丞韋景休充三司推案,而溫亮逃竄。干等既伏誅,虞卿以檢下無術(shù),停見任。
及李宗閔、牛僧孺輔政,起為左司郎中。五年六月,拜諫議大夫,充弘文館學士,判院事。六年,轉(zhuǎn)給事中。七年,宗閔罷相,李德裕知政事,出為常州刺史。
虞卿性柔佞,能阿附權(quán)幸以為奸利。每歲銓曹貢部,為舉選人馳走取科第,占員闕,無不得其所欲;升沉取舍,出其唇吻。而李宗閔待之如骨肉,以能朋比唱和,故時號黨魁。八年,宗閔復入相,尋召為工部侍郎。九年四月,拜京兆尹。其年六月,京師訛言鄭注為上合金丹,須小兒心肝,密旨捕小兒無算。民間相告語,扃鎖小兒甚密,街肆洶洶。上聞之不悅,鄭注頗不自安。御史大夫李固言素嫉虞卿朋黨,乃奏曰:“臣昨窮問其由,此語出于京兆尹從人,因此扇于都下。”上怒,即令收虞卿下獄。虞卿弟漢公并男知進等八人自系,撾鼓訴冤,詔虞卿歸私第。翌日,貶虔州(贛州)司馬,再貶虔州司戶,卒于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