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對于老話“死要面子活受罪”,只是想當然地認為這就是老一輩人迂腐、守舊的代名詞。
及至自己為人父母,歷經(jīng)人生的起起伏伏,才明白,人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講究“體面”,也就是不失“面子”。
而真正的體面不等于錢權豪物堆積起來的面子,而是內心的豐富、克制與尊嚴。
01
衣著體面。
《菜根譚》中有云:“貧家凈掃地,貧女凈梳頭,景色雖不艷麗,氣度自是風雅。”所謂的“風雅”,未必是華服裹身、珠光寶氣,而是一定要干干凈凈、清清爽爽。
對此,很多70后、80后有過切身體會。
那時,家中多半有三四個孩子,家家戶戶的物質條件都不怎么好,父母辛勤工作一整年,也只能在過年的時候,才考慮給孩子添置新衣服。
可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份,作為家中的長子、長女,通常能享受這一“特殊待遇”,而年紀小的弟弟妹妹,多半只能將哥哥姐姐穿不了的當成“新衣服”。
不管是“十成新”的衣服,還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衣服,那些上進的人家,總會將衣服洗得干干凈凈,疊放得整整齊齊,穿出來,給人的感覺,也是清清爽爽、落落大方,哪怕打著補丁,也毫不違和。
因為,這份“洗得發(fā)白”的干凈,和不落褶痕的表象背后,是一家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奮斗拼搏的“雄心”。
幾十年過去,我們村里那些靠著父母在外打工,或在家種地,咬緊牙關供養(yǎng)孩子上學的家庭,都實現(xiàn)了命運的轉折:一半以上的人家,孩子在大城市安了家,可以城里、鄉(xiāng)下“兩頭住”,沒能走出大山的,也都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小康日子。
由此可見,越是難熬的時候,越是講究衣著體面,實則是在捍衛(wèi)“生而為人”的尊嚴,是守護對于理想生活的一份信念。
一個心中有愛,眼里有光的人,即便衣著再寒酸,也難掩那股子昂揚向上的勃勃生機。
02
行為體面。
劉備去世前給其子劉禪的遺詔中寫道:“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p>
意思是說:不要以為壞事很小就去做,不要以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這何嘗不是為人處事的“體面”呢?
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善惡”分明,是非清晰,進退有度。但凡道德底線,違背自我本心的事情,堅決不做,如此,才能讓自己得到永恒的寧靜。
被譽為上海灘最后的名媛郭婉瑩,出生于富商家庭,自小便是金枝玉葉,是生活在別墅中的公主。后來,嫁給了清廷重臣林則徐的后人吳毓驤,一個門當戶對的青年才俊。
然而,兩人的幸福甜蜜生活是短暫的,婚后不久,吳毓驤出軌了。面對丈夫的背叛,心痛不已的郭婉瑩不吵不鬧,而是穿上旗袍,化好妝容,找上門去,平靜地對丈夫說:“我們要回家了?!?/p>
后來,面對著丈夫失業(yè),郭婉瑩又義無反顧地將養(yǎng)家糊口的重任接過來,靠為他人設計衣服為生。
然而,更大的磨難還在后面,她失去命運給她的所有優(yōu)待,帶著孩子,住進一個比她家?guī)€小的亭子間里。
更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命運的擊打一次比一次殘酷,她卻每次都能泰然處之,依舊將自己和孩子收拾得整整齊齊,在逼仄的環(huán)境中,做著最臟、最苦、最累的活,不失名門貴族的優(yōu)雅和淡然。
當命運跌落谷底,有人破罐子破摔,有人就此一蹶不振,但真正厲害的人,就如同郭婉瑩一樣,不抱怨環(huán)境,不貶損自己,用刻入骨髓的謙卑、豁達、樂觀,讓自己鼓起直面生活的勇氣,在為人處世中,不失與自我追求相匹配的高要求。
因此,哪怕他們窮困潦倒,哪怕暫且種種不如意,也絲毫不會影響他們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反而會多出幾分尊重與敬意。
03
言語體面。
有人說,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yǎng),就是對人和顏悅色,言辭有度。
的確,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xiàn)象,有的人平常待人十分和藹可親,說出的話,總能讓人感覺到舒適和貼切,似乎,找不到缺陷,總能給人以鼓勵和溫暖。
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在遇到困難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和口出狂言、口出惡言,令人“大跌眼鏡”。
我的一位同事王大姐,四十來歲,平日里,最是溫婉大方,工作再苦再難,從不推諉拖拉,總是耐心細致地想要找到解決的辦法,是個有口皆碑的“能人”。
然而,王大姐在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兒子時,卻顯得很“刻薄”:她指責兒子不愛學習,稱“不好好學習的人,不配活在這個世界。”她看不慣兒子對名牌球鞋的追捧,本意是想要引導孩子勤儉節(jié)約、不愛慕虛榮,可最后卻成為一種詛咒“習慣不勞而獲的人,長大了更加會游手好閑?!?/p>
王大姐這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思,總是用最難聽的語氣、最刻薄的言辭表達出來,久而久之,她兒子身上的小瑕疵被逐漸放大,吵著她“說的那樣”越變越“壞”了。
《禮記》里說:“惡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意思就是說,言為心聲,不要口出惡言,因為,說出去的話,終究會通過各種方式返回到自己身上。
佛門也說:“不要造口業(yè),口業(yè)罵人果報嚴重,你會承受不起。”
真正體面的人,不管遇到多難的境遇,都會提醒自己,好好說話,說好聽的話,說鼓勵自己和他人的話,說不言放棄和展望未來的話。
如此,天長日久,在充滿正能量的話語的激勵下,自己也才會變得積極起來,命運也因此悄然發(fā)生改變。
04
結束語:
楊絳先生曾在書中寫道:“人生實苦,終其一生,都要不斷地修煉靈魂,完善自我?!?/p>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上,活得體面,是一生的修行。
尤其是在難熬的時候,唯有讓自己不失體面,才能苦盡甘來,最終贏來真正的體面。
作者:如風輕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