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實在是個很特殊的女人,她不但是史上最奔放的太后,而且還是史上第一位太后,因為第一的緣故,她干的那些事情,肯定是前無古人的,至于是否后無來者,就要后人見仁見智了。
她不是別人,《史記·秦本紀(jì)》當(dāng)中介紹她的身份時說,她:昭王母羋氏,號宣太后。什么意思?
秦惠文王
非常尊貴,是秦惠文王的老婆,秦昭襄王的母親,宣太后羋氏,秦惠文王死的早,秦昭襄王十八歲繼位,因為年紀(jì)還小的緣故,宣太后便“王少,宣太后自治事”,從幕后走到臺前,代替秦昭襄王掌管天下,這一代替掌管,就掌管了41年,秦昭襄王在位56年,其中有41年是宣太后管事,從這個層面講,秦昭襄王之所以英明,之所以作出很多了不起的成績,同宣太后的幫助是分不開的。
前311年,秦惠文王死,前307年,楚國攻打韓國,韓國力不能支,派使臣尚靳向秦國求援。宣太后不想幫忙,話說不幫就不幫唄,誰也不能左右秦國的意志,可你猜宣太后是怎么拒絕的,朝堂之上,就公然對尚靳說:“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盡置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
什么意思?
以懷念先王某種姿勢的方式,來說明秦國不打算援助韓國的理由,不開心,不樂意而已,估計尚靳聽到這番話后,當(dāng)時就能傻眼,一個女人,一個身為太后的女人,就能奔放到這般地步嗎?我該怎么回答?于是,韓國求援不成,尚靳只能灰溜溜的回去。
宣太后
公然拿先王說事,這已經(jīng)很出格了,但你以為宣太后只是嘴上說說,前307年,秦昭襄王繼位,臣服秦國不久的義渠國,為了表達(dá)恭順秦國的意思,義渠王親自來咸陽恭賀,義渠王親自到來,秦國自然要熱情接待,孰料這一接待,又壞事了,壞什么事?
宣太后居然一下子看上了魁梧的義渠王,于是呢,便將之招到內(nèi)廷,發(fā)生了點很愉快的關(guān)系,并因此還生下兩個孩子。
秦昭襄王怎么辦?很頭疼是吧,然而這才哪兒到哪兒,宣太后,秦昭襄王這個不省心的娘,仿佛看熱鬧不嫌事大似得,攬得那些麻煩,是一次比一次熱鬧。
宣太后晚年,還政給兒子之后,一時非常寂寞 ,非常寂寞怎么辦?很簡單,愛上朝中一個男子,男子名叫魏丑夫,魏丑夫雖然名字當(dāng)中有個丑字,但估計,長的還是很漂亮的,否則,也不可能跟宣太后恩愛那么久,宣太后愛他簡直愛到無以復(fù)加的地步,到了什么地步?為了這個情郎,晚年的時候,居然提出個很無禮的要求,曰:“為我葬,必以魏子為殉”
魏丑夫
死了以后,一定要讓魏丑夫殉葬,死也要把情郎帶走,兩個人要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就能恩愛到這般地步,這基本上就算是宣太后的遺詔,
秦昭襄王知道以后,那是羞得無地自容的,太后太后,傳說中的母儀天下都到哪里去了,怎么能提出這么無禮的要求,將臣子和國母葬到一起,符合禮制嗎?再說了,你和魏丑夫在地愿為連理枝了,咱親愛的爹地秦惠文王怎么辦?他就沒什么想法嗎?
雖然很是不滿,可又不敢當(dāng)面頂嘴,怎么辦?萬般無奈,讓大臣庸芮去勸說,庸芮很有辦法, 直接就對宣太后說了:“若太后之神靈,明知死者之無知矣,何為空以生所愛,葬于無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積怒之日久矣,太后救過不贍,何暇乃私魏丑夫乎?”
簡單點說,人倘若死后無知,你讓魏丑夫殉葬有什么用;倘若死后有知,你讓魏丑夫殉葬,先王,你的老公怎么辦?就不怕他沖你倆發(fā)火嗎?
秦昭襄王
宣太后一聽,是這個道理啊,此事才算作罷,秦昭襄王心頭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他這個娘總算省心了,死掉以后,就可以以“圣善周聞曰宣;施而不成曰宣;善問周達(dá)曰宣;施而不秘曰宣;誠意見外曰宣;重光麗日曰宣;義問周達(dá)曰宣;能布令德曰宣;浚達(dá)有德曰宣;力施四方曰宣;哲惠昭布曰宣”等等等等的美德隆重的下葬了。
參考文獻(xiàn):《史記》、《戰(zhàn)國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