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對建文帝舊臣大開殺戒,方孝孺被滅了十族,黃子澄和齊泰被株連九族。然而同為建文帝舊臣,夏原吉不但在這場血雨腥風之中安然無恙,而且還平步青云一躍成為明朝的財政部長。
公元1424年8月12日,明成祖朱棣結(jié)束了他轟轟烈烈的一生,在臨終之際他發(fā)自肺腑地說“夏原吉愛我。”那么朱棣在彌留之際為何獨獨提到夏原吉?這位建文帝舊臣又為何會成為朱棣的心腹?說到底還是因為夏原吉有真本事。
一、夏原吉何許人也?
夏原吉出生在湖南湘陰,自幼失去了父親家道中落,和母親相依為命。后來在岳父的幫助下,夏原吉才能全身心讀書,并于24歲那年考中舉人,后經(jīng)地方官推薦他來到國子監(jiān)深造,從而迎來了人生的轉(zhuǎn)折點。
有一天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來到國子監(jiān)視察,發(fā)現(xiàn)只有夏原吉一人端坐在座位上認真學習。沒過多久,朱元璋就將夏原吉派往戶部任職,在這里他得到戶部尚書郁新的賞識,后來成為戶部的常青樹。
建文帝朱允炆繼位之后,夏原吉被提拔為戶部右侍郎,官居正三品。后來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搶走皇位,很多建文帝舊臣都不得善終,但是夏原吉卻被無罪釋放。在前戶部尚書郁新病逝后,夏原吉被朱棣任命為戶部的一把手。
二、夏原吉的為官智慧
1、為官清廉
朱元璋和朱棣這兩位帝王對于貪官污吏一向是深惡痛絕,這也從側(cè)面反映出夏原吉為官清廉的一面,否則他也不可能在戶部長期擔任要職。還有一點可以印證夏原吉是一位清官,朱棣第五次北征之前,夏原吉因為極力勸阻被下獄,朱棣一怒之下派人抄了他的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夏原吉家里除了皇帝賞賜給他的鈔幣,只有一些粗布衣裳和一些簡單的日用品,連個傭人都沒有。
2、為官低調(diào)
朱棣十分看重夏原吉,每次上朝之前朱棣都會先和他交換一下意見,然而再和百官商討,由此可見夏原吉對于朱棣來說就是心腹。但是夏原吉并沒有因此表現(xiàn)出高人一等的優(yōu)越感,依舊和平時一樣,對朱棣畢恭畢敬,對同僚謙讓有禮,為人十分低調(diào)。
3、為官務(wù)實
對于官員來說,有真才實干是立足長久的根本所在。夏原吉完美的根治了浙西水患,制定出簡單易行的賦稅徭役等制度,對戶部大小事務(wù)了如指掌……朱棣在位期間,夏原吉將戶部管理的井井有條,從來沒有拖過后腿,為朱棣開創(chuàng)永樂盛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三、夏原吉成就了朱棣的美名
朱棣在位期間完成了一系列難度重重的壯舉,比如遷都北京、編修《永樂大典》、五次親征漠北,派鄭和六下西洋等等,而這些壯舉之所以能實現(xiàn),作為戶部尚書的夏原吉自然是功不可沒的。
1、修建紫禁城,遷都北京
紫禁城從前期準備到建成花了14年的時間,動用工匠勞工多達上百萬人,期間耗費的財力是難以想象的。再者從南京到北京相距1000多公里,在古代一路上得花三個月左右的時間,這么多皇親國戚、文武百官和侍衛(wèi)仆人,衣食住行都是要花錢,可見戶部一把手夏原吉身上的壓力有多大。
2、編修《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這部巨著有22,877卷,11095冊,約3.7億字,2000多人從七八千種圖書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花了六年的時間才編成了這部百科全書。據(jù)史料記載,朝廷對參與編修《永樂大典》的人提供食宿,還給報銷燈油錢,花費的錢也是不計其數(shù),而這些錢都要從戶部里出。
3、南征安南親征漠北
朱棣時期明朝出現(xiàn)了永樂盛世,但是戰(zhàn)事依舊不斷,他派人南征安南,后來又先后五次北伐。每一次戰(zhàn)爭都需要所需的軍費都是不計其數(shù),每當需要錢的時候,朱棣都會跟戶部尚書夏原吉要。
4、鄭和六下西洋
從永樂三年開始,朱棣先后六次派遣鄭和下西洋,每一次航行所需花費大概600萬兩白銀,這還不算造船和修船的錢,據(jù)說如今要造一艘鄭和下西洋時用的寶船估計要花上億人民幣。
總結(jié):夏原吉和朱棣既是君臣,也是知己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夏原吉和朱棣已經(jīng)超越了簡單的君臣關(guān)系,兩人更是知己。夏原吉理解朱棣的抱負,而朱棣對夏原吉則是無條件的信任,他們相輔相成互相成就,從而留下一段明君和賢臣的佳話。
我是出口未成章,一位90后的歷史愛好者,原創(chuàng)不易,希望您能喜歡我的文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