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一群飛過來,每一群都有一兩千只的樣子,鋪天蓋地。大天鵝和灰鶴的種群最漂亮、最壯觀,大雁過來了是一大片,長長的或者一大團……”站在官廳水庫邊的監(jiān)測點,看著頭頂大片候鳥結群飛翔,負責巡護、監(jiān)測候鳥過境情況的民間組織——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興奮地說。
11月20日前后,北京迎來冬候鳥過境高峰,天鵝類、鶴類、雁鴨類,3萬余只鳥兒在北京歇腳“加油”,預計將持續(xù)到12月10日左右,之后它們將南下越冬。
“今年打前站的就是灰鶴,目前數量還在上升,頭些日子有四千多只,現在上升到六七千只,預計還能再增長一兩天。往年最多的時候有一萬多只,平均值是七八千只。大天鵝的數量到四五百只了,接近往年峰值?!崩罾碚f,鳥兒們落地后,先歡快地洗澡、梳理羽毛,然后去覓食。大天鵝和灰鶴種群是過境北京的冬候鳥里最漂亮、最壯觀的,它們還都被賦予美好的寓意,在野外看到鶴類,是吉祥的象征。
緊隨其后,這兩天,冬候鳥里種群最龐大的雁鴨類也已經到達,數量兩萬多只,過兩天還會增加。鴨類里,黃褐色的赤麻鴨很顯眼,有1000多只;數量更龐大的綠頭鴨、綠翅鴨、針尾鴨、花臉鴨,都是冬候鳥里的???。
雁類中灰雁和豆雁數量比較龐大,是目前規(guī)模最大的兩個種群。豆雁有五六千只了,灰雁已經鋪天蓋地上來了,也有五六千只。其中還摻雜著其他種類,比如一小群一小群的白額雁。雁類喜歡在一起合群搭伴遷徙,雁群過來是一大片,非常壯觀。
世界上有8條鳥類遷徙通道,經過中國的有三條:西亞線、中亞線和東亞線。其中,唯有東亞線經過北京。
“它們一般從遠東地區(qū)過來,進入我國后,先到黑龍江的扎龍濕地,第二站是吉林的莫莫格濕地,第三站是遼寧的獾子洞、紅海灘、雙臺子河口濕地。”李理說,從這兒開始,遷徙的候鳥兵分兩路,一支進入北京,主要是鶴類、天鵝和雁鴨類,一支沿海遷徙,主要有丹頂鶴、白頭鶴等。
天鵝有三種:大天鵝、小天鵝、疣鼻天鵝。大天鵝、小天鵝是北京的???,但最近四年,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連續(xù)監(jiān)測到本應走西亞線的疣鼻天鵝,也飛來北京了。
鶴類種群也在發(fā)生變化。全球有15種鶴類,中國有9種,而北京監(jiān)測到了4種:灰鶴、白頭鶴、白枕鶴、白鶴。其中,灰鶴數量最多,白枕鶴其次。
天鵝是衡量水質的標尺,天鵝多的地方證明水質非常健康,生物多樣性水平較高。鶴類的存在是評價水邊棲息地的標準,鶴類對野生環(huán)境的選擇非??量?,鶴類多的地方,說明蘆葦蕩、蒲草、灘涂、濕地比較多。疣鼻天鵝和白鶴在北京聚齊,證明北京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確實越來越好,人們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
在哪兒觀測冬候鳥最好?官廳水庫和密云水庫。這里有龐大的鶴類、雁鴨類、天鵝種群,還能看到雁鴨類和鶴類種群大雜燴般合體出現。而潮白河、拒馬河、頤和園、懷柔水庫、十三陵水庫等地,天鵝和雁鴨類多一些。
為什么鶴類不去小水庫?因為沒有大的灘涂和沼澤。鶴類屬于涉禽,脖子長、嘴長,腿也長,喜歡在灘涂上、小溪里覓食,所以它們都降落在密云水庫和官廳水庫。雁鴨類屬于游禽,它們就像小船一樣在水面上漂著,雖然也會在灘涂上出現,但最喜歡的還是在水面上玩耍,小型水庫很容易觀測到它們。
不出市區(qū),能看到冬候鳥嗎?能!這兩天,天鵝就光顧了頤和園。按往年經驗,在市區(qū)水面大一點的公園,都能看到天鵝和雁鴨類候鳥。
近年來,全國都在實施濕地修復、保護工程,候鳥“加油站”也增多了,冬候鳥開始分散式遷徙,到處停歇。棲息地增多對鳥類是好事兒,巡護隊員工作的擔子也重了起來。為了尋找鳥群、統(tǒng)計數字,他們日常巡護的面積越來越大。此外,觀鳥者,不要為了拍照驅趕鳥群,只有真正愛護好鳥類,人類才有無盡的拍攝題材。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