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佛,既是大家生活中常見的也是廣為大眾喜愛的一種佛教飾物。但可惜的是,憑借玉佛出名的玉佛寺卻沒能與玉佛一樣大受歡迎。
玉佛寺,位于上海普陀區(qū),始建于清朝末年,距今約百余年歷史。認真說起來,玉佛寺的建立也是一種機緣巧合。這是因為寺內所供奉的玉佛并不是在上海本地打造成的,而是由慧根法師途經上海留下的。
雖說古寺不過百年歷史,但其來源卻充滿了傳奇色彩。據悉,當年普陀山的慧根法師為習佛法,游歷各地。在緬甸禮佛時,有感于玉的品質精良、寓意美好,想以玉雕刻成佛,正當苦于無力在緬甸開山取玉之時,幸得當地華僑捐資才得以雕刻而成。
而后,慧根法師便啟程回普陀山,自然也帶走了在緬甸雕刻好的五尊玉佛。但因為玉佛過多過重,路過上海之時,上海輪船設備有限,無法全部帶走,正苦于無計可施,想到將玉佛留在上海亦可廣結佛緣、弘揚佛法,于是便留下坐佛、臥佛兩尊玉佛。而當時玉佛還無供奉的寺廟,玉佛寺便應運而生。
不過,玉佛寺雖然歷史不算久遠,但命運也算坎坷。雖比不得眾多千年古寺的曲折命運,但玉佛寺也幾次遭兵火殃及,幾度易址。最初的玉佛寺,并不是現在的地址,而是在吳淞江灣車站旁。但值得慶幸的是,盡管寺廟被毀無遺,玉佛卻幸運的得以保存。外鏈
今日重建后的玉佛寺,雖然并沒有靜安寺那般壯觀,但整體建筑還是頗具藝術美感的,且布局嚴謹。玉佛寺,是仿宋寺院風格,南北對稱,走在中軸線上,一步步往里,便越顯佛門的莊嚴神圣之感。
雖然比起擁有千年歷史的古寺,玉佛寺沒有深厚的底蘊可加分,確實很難被游客青睞,但玉佛寺也以其獨特成為上海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之一。這些年,玉佛寺也曾多次接待外國賓客及他國的佛教高僧,地位不言而喻。
其實,不同需求的游客自然是會去往不同的寺廟的,回歸本質來說,游客多寡并不能說明寺廟是否適合修行禮佛。相對于人聲鼎沸的寺廟,游客喜歡去打卡然后順帶欣賞美景以及燒香祈福。
而幽靜的玉佛寺則是更適合大家去感受寺廟氣息,更適合那些想要安靜、想要沉淀內心浮躁的人們。玉佛寺,雖然游客不多,但是往來祈福燒香的虔誠信徒還是不在少數的。如果你尋求的是清凈的佛門之地,那么玉佛寺就很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