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對莎士比亞有所耳聞,看過莎士比亞戲劇的也不在少數(shù),問題是我們真的從中得到了愉悅嗎?我們從中體悟到西式文化了嗎?下面跟著sara來看看莎士比亞的著作之一《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進(jìn)入正題之前,sara需要先介紹一下莎士比亞生平,以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莎士比亞的詩歌。還需要簡要介紹一下十四行詩這一詩歌體裁。
莎士比亞其人
莎士比亞出生于1564年,卒于1616年。他不算是短命的了,因?yàn)楫?dāng)時的英國瘟疫頻發(fā),醫(yī)療水平有限,生命很脆弱。莎士比亞的原生家庭比較富裕,其父約翰·莎士比亞是經(jīng)營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雜貨商,1565年接任鎮(zhèn)民政官,3年后被選為鎮(zhèn)長。莎士比亞18歲的時候與大他8歲的農(nóng)民之女安妮·海瑟薇結(jié)婚?;楹?、6年他就獨(dú)自去倫敦謀生了,先在劇院當(dāng)馬夫、雜役,后入劇團(tuán),做過演員、導(dǎo)演、編劇,并最終成為劇院股東,職業(yè)生涯很勵志。他很擅長投資,退休后購買了可觀的房地產(chǎn),留下了可觀的遺產(chǎn)。
十四行詩
莎士比亞第18首
2.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3.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4.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5.Sometimes too hot the eys of heaven shines,
有時候蒼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熱,
6.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
他那金彩的臉色也會被遮暗;
7.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每一樣美呀,總會離開美而凋落,
8.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
被時機(jī)或者自然的代謝所摧殘;
9.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但是你永久的夏天決不會凋枯,
10.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est;
你永遠(yuǎn)不會失去你美的儀態(tài);
11.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est in his shade
死神夸不著你在他的影子里躑躅,
12.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
你將在不朽的詩中與時間同在;
14.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一般認(rèn)為,這是莎士比亞寫給年輕貌美貴族的詩歌,年輕貴族是莎士比亞的贊助人。
thee 和 thou 都是古英語,相當(dāng)于 現(xiàn)代英語中的you. art= are
下面我們來感受一下這首詩歌:
看完之后有什么感覺?這首詩歌引起我們什么樣的情感?(喜歡?不喜歡?)是哪個字,哪個詞,哪句話引起我們的情感反應(yīng)?如果你來寫這首詩,你會如何寫?
第一詩節(jié),1-4句
想象一下,我們的初戀情人朝我們走來的時候,我們很可能會情不自禁地贊嘆她的美貌,他/她簡直比天仙還要美??!同理,莎士比亞也是這樣,“你”實(shí)在太美了,他絞盡腦汁地要尋找到一個能與“你”一樣美的物品打比喻。最后他貌似找到了,a summer's day,夏日的一天。
但是我們中國人似乎更經(jīng)常把美人比作春天,很多年前有一部電視劇就叫《夏日里的春天》,把女子比喻成春天,有青澀和燦爛之感。
再看第二句,了解一下英國的夏日是如何的。莎士比亞說“你”比 夏日的一天更加可愛和溫和。再了解一下英國的夏天的氣候,夏季是英國人最喜歡的季節(jié),平均氣溫11-20攝氏度,基本不會有很熱的時候。而且莎士比亞突出了也確實(shí)是贊美了夏日的可愛和溫和。(現(xiàn)在我們就知道了英國人喜歡夏日,可以把好看的人比作夏日)
第三句和第四句都指出了夏日的缺陷,有狂風(fēng)啦,時間太短啦。莎士比亞認(rèn)為夏日雖美,但還是沒有“你”完美。(有男女朋友學(xué)起來,平常是不是只會夸女朋友像嫦娥一樣美?現(xiàn)在要學(xué)會說 “我能把你比作嫦娥嗎? 但嫦娥也沒有你美。嫦娥沒有你可愛,嫦娥沒有你體貼.......”)還可以注意他使用了summer' lease這個比喻,而不是summer's time,lease(法律詞匯,租期)是不是更能讓人體會到大自然的冷酷,夏季短暫易逝的無奈。
第二詩節(jié) 5-8句
詩人繼續(xù)細(xì)數(shù)夏日的缺陷,有時候太熱啦,有時候又會烏云蔽日啦,最后感慨道自然界里的美總是會消逝??梢宰⒁庖幌滤挠迷~, the eye of heaven其實(shí)就指的Sun(太陽)對吧,但是為什么他不用Sun呢?golden complexion 指的sunshine(陽光)對吧,但是為什么不用sunshine呢?因?yàn)檫@是詩歌,選用后者太直白,也不生動,我們自己再仔細(xì)琢磨一下這兩者給人感受上的區(qū)別。
第三詩節(jié) 9-12句
“你”其實(shí)也是自然界中的一員對吧,如果說自然界的美麗事物總會消逝的,那么“你”也終將會死去。但是詩人這里卻說“你”永遠(yuǎn)也不會死,也不會失去美貌,因?yàn)椤澳恪睍肋h(yuǎn)活在詩人的詩里。有沒有覺得詩歌和詩人的力量很大,居然能戰(zhàn)勝死亡?brag(吹噓) 是一個口語詞匯,顯然與詩歌的上下環(huán)境不是很相符,因此,詩人用這個詞很可能是為了表達(dá)某種態(tài)度。什么態(tài)度呢?有可能是對Death(死神)的輕蔑,鄙視。
第四詩節(jié)12-14句
詩人再次重申人的力量,再次重申詩歌的力量,只要人閱讀這詩,“你”就能戰(zhàn)勝死亡,永恒不朽。我們仔細(xì)一想,最后到底是什么讓“你”戰(zhàn)勝了死亡?其實(shí)是人戰(zhàn)勝了死亡,人運(yùn)用詩歌這一工具戰(zhàn)勝了死亡。(這首詩看似在贊美“你”的美貌,其實(shí)是在贊揚(yáng)詩歌的力量,實(shí)質(zhì)是贊揚(yáng)人的力量,有時候有點(diǎn)“人定勝天”那種感覺)
所以,這首詩歌里面最有力量的是什么?夏天?美貌?自然?機(jī)遇?死神?詩人與詩歌?
顯然,詩人與詩歌才是王者,詩人可以憑借他精湛的技藝戰(zhàn)勝其他力量。
Sara認(rèn)為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應(yīng)了英國文化,人本身就是有無窮的力量的,不論我們出身如何,長相如何,只要我們有某種精湛的技藝,那么我們就是能戰(zhàn)勝一切的,無需因?yàn)樽约旱穆殬I(yè)外貌不如人就妄自菲薄。我們都有一種生而為人的自尊。只有認(rèn)識到這一點(diǎn)才能懂得人人平等,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