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安梓
秋梨是這季節(jié)最應(yīng)時的水果了。福建藥膳研究會會長葉錦先教授說,中醫(yī)認為梨性味甘涼,入肺胃經(jīng),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yǎng)血生肌的作用,所以能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對急性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現(xiàn)的咽喉干、癢、痛、音啞、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好療效。吃梨對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也大有裨益。因梨能降低血壓,清熱鎮(zhèn)靜,減輕頭暈目眩、心悸耳鳴等癥狀。梨的營養(yǎng)豐富,能保護肝臟,幫助消化,所以也常作為肝炎和肝硬化的輔助治療。
葉錦先教授提醒讀者,梨雖能清心潤肺但性寒,因此體質(zhì)虛寒、寒咳者不宜生吃,必須隔水蒸,或者放湯,或與藥材清燉也可。一般來說,入藥的主要是鴨梨和雪梨。
陰潤肺,治久咳不愈、痰中帶血等。
2.雪梨鴨湯
原料:雪梨2個,鴨肉250克,荸薺100克,鹽少許。
做法:將雪梨去皮、核,切片,荸薺去皮切片,鴨肉切塊放入砂鍋中同煮,熟后加鹽調(diào)味,每周服用1次。
功效:具有清熱、養(yǎng)陰、益肝的作用,適用于慢性肝炎屬陰虛內(nèi)熱者食用。
3.銀貝雪梨湯水
原料:銀耳20克,川貝母5克,雪梨1個,冰糖20克。
做法:水發(fā)銀耳去雜質(zhì)洗凈,將銀耳、川貝母、雪梨、冰糖放入小碗內(nèi),隔水燉或上籠蒸半個小時即成。
功效:具有清熱潤肺和止咳化痰的作用,適用于肺熱咳嗽、干咳無痰的患者。
葉氏藥膳方——三款秋梨藥膳
1.川貝蜜糖燉梨
原料:川貝母粉10克,鴨梨1000克,阿膠500克,蜜糖少許。
做法:先把鴨梨去心、切塊,將川貝母粉、阿膠一同放入燉盅,以慢火燉1個小時即成。燉熟成貝梨膏,每次服用10克,日服兩次,蜜糖可在燉好后,食用前放進去。
功效:川貝蜜糖燉鴨梨,是民間用以調(diào)理咳嗽燥熱的常用良方,特別是對肺燥引起的咳嗽,可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