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到一篇關(guān)于前年燃爆的
電視劇《小舍得》的影評:
中國式父母在為孩子卑微地活著。
一下子戳中我的心結(jié),
想起昨晚有位媽媽說起的困惑:
跟他爸爸從戀愛到婚后這么多年,
都沒大聲吵過架!
一個小少年,經(jīng)常跟我吵,
吵完還得低聲下氣地跟他談,
那是家長的卑微,
甚至卑微的討好!
這位媽媽說出了千萬
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真實心聲!
多少父母和我說起孩子的不一樣
當初親親抱抱舉高高的小可愛,
如今跟個小刺猬似的,
自從上初中,孩子就像變了個人。
叛逆、脾氣暴躁、不容易管教,
讓很多家長望而生怯
可能還沒說幾句話
就和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雞飛狗跳
許多媽媽不明白
為什么以前溫和聽話的小暖男
怎么突然變得說翻臉就翻臉?
教育專家冉乃彥曾強調(diào)說:
“14歲左右的孩子是'半成熟’的,
既有獨立成熟的一面,
又限于經(jīng)驗、年齡獨立不起來?!?/span>
青春期的孩子“惹不起”?
家長最大的卑微,
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家長和青春期孩子的戰(zhàn)爭,
是一場不公平的戰(zhàn)爭,
父母始終是被動的,卑微的。
在這個的時候,你只有學會忍耐。
因為長大這條路,沒有捷徑。
父母能做的,只有看著他,
陪伴他,理解他。
作為親媽,當然是一邊包容,
一邊勸自己別往心里去了。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
父母要放下的比要抓住的更多,
這不是“卑微”,是一種成全。
卑微的父母不一定是真的卑微,
面對孩子的卑微,
更多的是因為愛而忍耐。
找到自己和孩子的安全距離,
為他們的青春期保駕護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