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山九仞,豈一日之功”。什么事情日積月累,終會有一定成就。而對待疾病來說,有些小病不去治療,終究會變成大病。今天咱們來嘮嘮哪些小病不去治療,有轉變成癌癥的風險,這類疾病又叫做“癌前病變”(通俗地講就是說不去治療,下一步就可能進展成癌癥)。
1 .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
如果你的胃不舒服,去醫(yī)院做胃鏡查體,動不動就會報告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或慢性非萎縮性胃炎”。而這里的慢性萎縮性胃炎就是一種癌前病變。
癌病的過程
簡單的講,這個胃壁覆蓋著一層黏膜,叫做胃粘膜。它主要是防止胃酸對胃壁的腐蝕。在這層黏膜的下方,有著一個個能分泌胃液的腺體,也叫做胃腺體。它的主要作用是分泌胃液促進食物消化。當發(fā)生慢性萎縮性胃炎時,會造成胃黏膜上皮和腺體就會的萎縮,消失。而且這個萎縮的胃黏膜上皮會被腸上皮細胞取代,炎癥繼續(xù)演變,則這些細胞生長的就會發(fā)生不典型增生(也叫做異型增生,就是變異了,長起來毫無章法可研),最后慢慢就發(fā)生癌變----胃癌。
2.子宮頸慢性炎癥---子宮頸重度上皮內(nèi)瘤樣病變---宮頸癌
婦科查體,經(jīng)常會查出子宮頸慢性炎癥,而這種疾病如果你不去重視,會進一步發(fā)展成為宮頸上皮內(nèi)瘤樣變(就是說子宮頸的上皮細胞異型性增生)。上皮內(nèi)瘤樣病變分為輕、中、重度三種。這里面的重度上皮內(nèi)瘤樣病變是癌前病變。
癌病的過程
子宮頸內(nèi)部覆蓋的是一層纖柔的柱狀上皮,叫做宮頸柱狀上皮。這個上皮比較脆落,很容易受到感染。如果長期的慢性炎癥,這個柱狀上皮就可發(fā)生非典型增生導致重度上皮內(nèi)瘤樣病,如不及時治療,其中一部分最終會發(fā)展為宮頸癌。
3.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
這個肝癌三部曲,大家可能在熟悉不過了。我國是乙肝大國,約有90%的肝癌患者有慢性乙型肝炎,有乙肝的患者比其他患者得肝癌的危險性增高10倍。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出現(xiàn)肝功能異常而不去治療,在加上酗酒、熬夜等不良的生活習慣,5~10年可能會轉化為肝硬化,在過5年,可能就會發(fā)展成肝癌。
癌病的過程
肝細胞由于慢性炎癥,會引起肝細胞彌漫性變性、壞死、再生以及纖維組織增生、纖維隔形成等改變,終致正常肝小葉結構破壞、血管改建和假小葉形成,使肝臟逐漸變形、變硬而形成肝硬化。肝硬化如果不治療,肝細胞開始聚集性的出現(xiàn)不典型性增生,而且增生的程度逐漸加重,形成異常增生的結節(jié),經(jīng)過一段時間,轉變成肝癌。
4.結直腸多發(fā)性腺瘤性息肉---結直腸癌
很多人因為排便的時候,有息肉脫出 、大便帶血、黏液血便和里急后重感、貧血、消瘦等去醫(yī)院做腸鏡。很多都查出是結直腸息肉。這里面容易癌變的息肉一般是腺瘤型息肉、寬基廣蒂息肉、直徑大的息肉或生長迅速的息肉。而這里需要提到一種疾病就是“家族性息肉病患者”,整個結腸和直腸黏膜布滿很多個息肉,容易發(fā)生癌變。這個病一般認為與遺傳因素有關,常有家族史(老子有,兒子也有)。
癌病的過程
結直腸多發(fā)性腺瘤性息肉是結直腸癌的前身,從一個局部粘膜增生肥厚,到一個小的息肉,逐漸變大,然后又發(fā)生上皮內(nèi)瘤變,最后就癌變。所以如果查體發(fā)現(xiàn)結直腸有息肉,立即切除,以絕后患。
總結:癌前病變并不直接等于癌,有癌變的風險,但這輩子都或許都不會跨過。因此,如果小病處在癌前病變階段,應該立即進行治療,保證萬無一失。
(大家好,我是腫瘤微創(chuàng)科汪醫(yī)生,每天會給大家科普一些關于腫瘤預防、治療的小知識,如果喜歡,請幫忙轉發(fā)、點關注或者點個贊!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