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尸體放酒里防腐可以嗎?古人為啥很少那樣做?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1805年的英法兩國,鉚足了勁兒要干一架。在陸地上縱橫馳騁的拿破侖,十分明白自己在海戰(zhàn)方面毫無優(yōu)勢,尤其是海軍中將維爾納夫率領的聯(lián)合艦隊,雖然在規(guī)模上勝于英國,但戰(zhàn)斗力差多了。實際上,維爾納夫本人就對海軍毫無信心,他自己也沒有什么水平,一心想著辭職回家。
英國方面其實也不好過,因為拿破侖在歐洲的封鎖,英國貨物根本運不進去,時間一長肯定會導致英國金融危機,國力大減。這種情況下,英國海軍意識到,必須消滅拿破侖的海上力量,向世界證明自己海上霸主的地位。
1805年10月21日,英國海軍在納爾遜的帶領下,終于在特拉法爾加海域抓到了法國和西班牙人的聯(lián)合艦隊。
本來維爾納夫的法西聯(lián)合艦隊在兵力上略有優(yōu)勢的,但是他仍然擔心打不過英國海軍。于是在雙方不斷逼近,即將開戰(zhàn)的關鍵時刻,“果斷”下令艦隊進行180度的大轉向,以方便戰(zhàn)事不利撤退到了加的斯港。結果,維爾納夫的艦隊隊形一片混亂。
英國方面,納爾遜看準時機,立刻率領艦隊以兩個縱隊的方式沖了進去,雙方開始廝殺。
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是19世紀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海戰(zhàn),也使英國擊敗了法國海上力量,獲得了此后一個世紀的海上霸權。納爾遜無疑是英國海軍的英雄,必須要將他的遺體護送回國才行。
當時英國海軍并沒有準備棺材,更沒有遺體防腐的操作經驗,無奈之下,他們只能把納爾遜的遺體泡進了朗姆酒里,運回了英國。
朗姆酒是當時英國海軍的標配,是一種廉價的烈酒,確實能起到防腐的作用。
據(jù)傳言,在納爾遜的遺體運回英國之后,人們發(fā)現(xiàn)酒桶里的朗姆酒竟然一滴都沒有了。檢查之后發(fā)現(xiàn),原來有人在酒桶的地步鉆了一個小孔,水手們?yōu)榱硕@得納爾遜的英雄氣概,偷偷喝完了……
雖然這只是一個傳說,真假未知,但是英國海軍確實把朗姆酒成為“納爾遜之血”了。
實際上,古代進行尸體防腐,用酒是沒啥效果的。也就是說,古人很少把尸體放酒里防腐是不難理解的。朗姆酒之所以能防腐,是因為它度數(shù)非常高(所以英國海軍規(guī)定水手要摻水才能喝)。但是古代的酒普遍酒精度偏低,根本達不到防腐的要求。
更關鍵的是,世界上大多數(shù)地區(qū),并沒有長時間保存遺體的習俗。既然這樣,也就談不上尸體防腐問題了。
最后再說兩句,人類很早之前就喜歡往酒里“加料”,形成各種功效的藥酒。如果用酒來“泡人”,總覺得有點詭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