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角是一種讓人歡喜讓人憂的常見蔬菜。
讓人歡喜的是它物美價廉、營養(yǎng)豐富。不但有解毒功效,還可以調(diào)理五臟、軟化血管、降血脂,在它的生長過程中,蛋白質(zhì)可以分解成氨基酸、維生素含量成倍增加。讓人憂心的是,有的不良商販為了增強品相使用各種手法給它‘梳妝打扮’。
《本草綱目》說諸豆生芽,皆腥韌不堪,惟此豆之芽,白美獨異,今人視為尋常,而古人未知者也。但受濕熱郁浥之氣,故頗發(fā)瘡動氣,與綠豆之性,稍有不同。
大家一定猜到這種食品就是綠豆芽。它的營養(yǎng)成分這里不再累述,只提醒朋友們挑選時不要選過白、過長、過粗的。正常優(yōu)質(zhì)綠豆芽略呈黃色,體態(tài)偏瘦。形容人‘體型好’,一般會說‘跟豆芽菜似的’。
如果實在不放心市場銷售的豆芽,當然可以自己試著生豆芽。不但可以保證品質(zhì),這個過程也是一種生活樂趣。簡單介紹一下方法,遺憾的是,生豆芽的圖片不小心刪除,煩請大家用聰明的頭腦自行補充。
首先要挑選新鮮綠豆,清洗干凈后加水浸泡一夜。把泡好的綠豆放置在有孔的盆中(用飲料瓶底部扎眼也可)。每天淋兩次水,不要見光(光線過強,顏色會發(fā)紅導(dǎo)致腐爛)。大概第二天就會看到綠豆變成一個個小蝌蚪茁壯成長。一周時間,綠豆芽即可食用。
食用方面,綠豆芽可以涼拌、做湯、和餡,但最常見的還是炒制。可以同它搭配的蔬菜很多,土豆、海帶、粉條都是它的最佳拍檔。炒制的豆芽脆爽鮮嫩、口感清新,用來卷餅最合適不過。
主料:綠豆芽
配料:胡蘿卜、韭菜(蒜苗)、蔥、姜
調(diào)料:鹽、花椒面、醋、味精
綠豆芽清洗干凈,撿去豆皮。用開水焯一下,焯的過程要快,半分鐘即可。水中加一點點植物油,可以保持豆芽的水分不流失和清脆的口感以及營養(yǎng)的保存。然后控干表面水分,因為炒制時要迅速,不要讓豆芽表面的水分在鍋中去蒸發(fā)。
胡蘿卜切成絲,素食制作當中,胡蘿卜是百搭配菜,可以增加菜肴的營養(yǎng) 還可以為菜品増香、添色。胡蘿卜不用太多,以免喧賓奪主。
韭菜選鮮嫩一些的,最好是頭茬韭菜,特殊的刺激味道可以增進食欲。佛系素食者可以用芹菜代替(用芹菜時,也要焯一下然后切成絲),用蒜苗味道同樣獨特。蔥花、姜絲要準備一些。姜性熱同綠豆芽可以互補,有的朋友會說,蔥和韭菜的味道不重復(fù)嗎?不會的,下鍋的順序不同,各有各的作用。
熱鍋涼油,把蔥花、姜絲炸香,隨即下入胡蘿卜翻炒。蔥、姜涼油下鍋,慢慢升溫香氣一點點的激發(fā),再混合胡蘿卜的香味,是這道菜味道的關(guān)鍵。同時加花椒面,讓香氣進一步增強。
主角總會姍姍來遲,綠豆芽下鍋大火急炒。要快速使每一根豆芽都包裹上油脂,以免水分蒸發(fā)。加醋會使豆芽更脆、更嫩,同時隨著醋的揮發(fā),可以帶走豆腥味,然后再加鹽。
韭菜下鍋迅速翻炒均勻,撒味精,快速出鍋裝盤。這道菜就是一個‘快’,從熗鍋到出鍋最好控制在三分鐘之內(nèi)。
卷在餅里咬一口,爽、真爽、十分爽;味道,香、真香、十分香。對于老張這種喜好杯中之物的同志,這也不失為絕妙的下酒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