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的那日,正值自己的祖父李昪受禪稱帝,黃道大吉之日。繼承了父親李璟的儒帝基因,小小年紀(jì)便才氣不凡。
他去世的那天,一向風(fēng)和日麗的江南風(fēng)雨交加。消息傳到了江南,百姓紛紛伏地痛哭和老天一起為這位錯生帝王家的仁君送行。
是的,就是李煜。
1.
他仿佛一直是個不一樣的存在。想做個風(fēng)流瀟灑的詩人,卻不得不壓抑天性,謹(jǐn)言慎行。想做個名留青史的國主,卻也始終拋不下心中的七情六欲和身邊的柳綠花紅。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出身與天性,就注定了他這一生華麗而又悲慘的命運。
而那高高在上九五之位原本與他并無關(guān)系,安逸又奢靡的做著他的安定郡公,每日舞文弄墨,吟詩作對。每日風(fēng)流瀟灑,好不自在。每日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也樂在其中。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命運突然改變了軌跡呢。是在他的長兄太子突然病逝開始,還是在他被立為新儲開始。
可一切又仿佛都是注定了的,他天生相貌奇特,長有駢齒,重瞳,古往今來,長有駢齒,重瞳的,都是歷史上響當(dāng)當(dāng)?shù)娜宋?,比如孔子,項羽,再比如晉文公。天意一步步的將他推向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也將他推進了萬丈深淵。
剛開始做皇帝的他,只能生活在一片聲色犬馬里,沉醉于歌曲舞樂,詩詞歌賦,放蕩不羈又不失文人風(fēng)雅。大致的生活從他的許多早期作品中都可以看出來。
《玉樓春》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笙簫吹斷水云開,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fēng)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結(jié)尾不放燭花卻讓馬蹄踏著月色前進,文人的雅致沖淡了前面奢華的盛況,后主到底還是盛極不失風(fēng)雅。
2.
后來,一個人出現(xiàn)了。她就是南唐司徒周宗的長女——周娥皇。也就是后來的大周后。
大周后十九歲便入宮為妃,不僅貌美如花,更善鳳蕭,琵琶,工詩詞,能書畫。僅憑幾張殘譜便復(fù)原了《霓裳羽衣曲》。
除此之外,她對于下棋、擲色子這些大眾化的游戲,也樣樣都是絕頂高手。
遇到了這樣志趣相投的紅顏知己,還是自己的妻子,李煜愈發(fā)沉迷在詩情畫意,歌舞升平中無法自拔。每日與大周后一起賞花望月,吟詩作賦,兩人可以說是纏綿悱惻,如膠似漆。
有學(xué)者認為著名的《一斛珠·曉妝初過》寫的便是與大周后的閨房樂趣。
《一斛珠·曉妝初過》
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如此大膽放縱的描寫閨中秘事,在千年以前的封建社會可謂極具爆炸力,令人無法想象。
3.
可惜好景不長,很快大周后身染重病不治身亡。有野史記載在大周后生病期間,李煜便愛上了小周后。一首《菩薩蠻》寫的就是小周后提著鞋,小心翼翼的去與李煜偷情私會的場景。
《菩薩蠻》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都說才子大多風(fēng)流,這句話也算的上是在李煜身上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就這樣,李煜與小周后過了幾年風(fēng)流快活的日子。
李煜在政治上也并非不理朝政。在登基之初就趕緊派中書侍郎馮延魯入送進貢,上表《即位上宋太祖表》向趙匡胤陳述南唐變故,同時一表自己臣服的忠心。同時,實行仁政、重視科舉、減免稅收、免除徭役。
他自知南唐早已風(fēng)雨飄搖,自削國號,向虎視眈眈的趙匡胤連年納貢,妄憑長江天險,以圖茍安。
趙匡胤幾次要他投降未果,于是大舉進犯。
一介書生卻也拿出了不曾有過的帝王風(fēng)范想憑借長江天險與十萬大軍和趙匡胤決一死戰(zhàn)。
不曾想,所謂的長江天險也被宋軍用效仿赤壁之戰(zhàn)的鐵鎖戰(zhàn)船連在一起,天塹變通途。宋軍一路勢如破竹直逼金陵城下。
李煜死守金陵,寧死不屈。一年后,面對著一城的老幼傷病,最終還是“肉袒降于軍門”。
4.
從這時期開始,李煜的詞來到的一個全新的基調(diào)與風(fēng)格,如果說早期受李璟,馮延巳等人的影響還有花間派詞人的靡靡之氣,那從這里開始,就是他的詩詞大成之始。
巨大的變故讓李煜如脫胎換骨般,半生的悲歡離合、喜樂憂患仿佛都在這身陷囹圄的這段時間找到了自己的去處。真正開始了他詞作的巔峰時期。
那首大名鼎鼎的《破陣子》就是李煜被押送去汴京的路上悲憤交加亡國后所做。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極盛轉(zhuǎn)而極衰,極喜而后極悲。一個亡國之君的內(nèi)心被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從這篇《破陣子》開始,李煜來到了人生的最低谷,他的詞卻有了本質(zhì)的飛躍。
后來,李煜被押送到汴京,趙匡胤甚至李煜對他沒有什么威脅,殺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還不如用他來收買人心。于是不但沒有殺李煜,還封了個虛名的官職給他,將他送到郊外軟禁起來。
在亡國后的兩年間,一首首凄涼悲壯、意境深遠大成的哀思亡國之詞一改昔日的浮靡習(xí)氣。
《望江南二首》中,一句“多少恨,昨夜夢魂中。”寥寥數(shù)語便道出了被俘后縱橫不斷的痛苦哀絕,到下闕的“多少淚,斷臉復(fù)橫頤。”難止難歇的大痛大悲間已見詞間情感豪放端倪。
這一段時間李煜過的生不如死,每每夜深人靜之時,背井離鄉(xiāng),亡國之痛便錐心蝕骨般襲來,也正是因為這段苦不堪言的日子,李煜寫下了很多傳世之作,生生催淚,字字泣血。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fēng)。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被軟禁了三年后,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正是銀河生輝情人相聚的七夕之夜,四十二歲的南唐末帝李煜在自己生辰當(dāng)日命伶人唱出了這首新作的《虞美人》。隨后,他便收到了他人生最后一份生日禮物——趙太祖趙光義差人送來的一壺生日酒。飲下后不久,李煜便全身抽搐,口吐白沫而亡。
千古詞帝華麗而又悲哀的一生就這樣結(jié)束了。
李煜的一生仿佛從出生開始就充滿矛盾。
一心向往詩詞與自由,卻登上了帝王之位。雖沒有治國之才,卻也是是個仁君。他始終心懷厚土,寬宏仁慈,在位期間,廣施善,修廟宇,雖不納良諫,但對死諫大臣的犯上之言又可一笑置之,不加之罪,這在歷史上所有的皇帝中是從來沒有的寬宏大量。
后來,李煜的死訊傳到江南,江南百姓伏地痛哭,也可以看得出他深得民心。
雖為南唐后主,但亡國之事并非李煜一人的過錯。李煜繼位的時候,南唐已是茍安在江南一隅,朝廷軟弱不堪,國家破敗,千瘡百孔,強敵環(huán)伺。
有人有人說他“做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做君王”。
也有人評價他“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但不可否認的是,終其一生,他都活的至情至性。
王國維也曾說:“詞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span>
于是,自李煜之后,承其風(fēng)骨的宋代詞人才共同編織出了屬于宋詞的輝煌。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本是亡國詞人對山河易主、時過境遷的嗟嘆,可一句“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卻也讓猜忌心重極重的趙光義誤以為這位亡國之君心有不臣,未免夜長夢多,趙光義命親信連夜送去了下有牽機劇毒的生日酒,草草結(jié)束了李煜的一生。
李煜的一生,并沒有什么錯處,如果非說有,那就是風(fēng)流才子,卻誤做人主。
只怪生在深宮中,長在婦人手,錯投帝王家??扇舴侨绱耍矡o法成就自己“千古詞帝”的地位。
如果有來世,希望他只做一個江南詞人,寫流水落花,寫朝來寒雨,寫春花秋月,寫天上人間。希望他只是詞人李煜。
作者:清酒
本人是一個大二在校學(xué)生,理工科女生,但對詩詞始終有發(fā)自心底的喜歡與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