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寫個人簡歷時,哪些經歷能讓HR和面試官眼前一亮,從而獲得面試機會?
做HR這么多年,看了非常多的簡歷,我得很坦誠地說:
這真的沒有一個大家期待的簡單、直接的答案。
哈佛、牛津這些全世界最頂尖級的學歷夠不夠能讓人眼前一亮?當然可以。
但如果這份簡歷是來應聘一份月薪5000的崗位,我肯定嚇得趕緊關掉,不是簡歷投錯了,就是學歷寫錯了。
所以,回到本質,如果說簡歷上的經歷,有一個唯一的能讓HR和面試官眼前一亮的標準,那就是:
過往的工作和實習經歷,跟公司所招聘崗位的要求完全貼合!
來自電視劇《二十不惑》
01
先至少仔細看20個目標崗位的JD后,再動手寫簡歷
如何知道自己的簡歷,跟招聘單位的崗位要求是不是貼合?
答案很簡單,我們去逐個研究。
對于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求職者來說,最好的做法,是針對每一個自己想要投遞簡歷的崗位,都定制一份獨一無二的簡歷:
簡歷上的所有內容,都完全圍繞這個崗位的要求、公司風格和行業(yè)特點來寫。
但這樣做的成本實在太大,在我們無法得知那些掛在招聘網站和APP上的崗位,真實情況是不是正在熱招的情況下,選擇折中方案,是更明智的。
來自電視劇《意大利制造》
這個折中方案,就是集中看各不同公司對我們目標求職崗位的招聘要求,總結出那些出現(xiàn)頻次較高的,就是我們需要在個人簡歷里重點突出的部分。
打個比方,你原本是傳統(tǒng)HR,招聘、培訓和員工關系都有實操經驗,想要應聘HRBP崗位,如果按照慣常方法寫簡歷:
你會直接根據(jù)時間順序,把每一段經歷具體負責哪些工作,做出了什么業(yè)績,都按照同樣的比重寫上去。
但如果你先去研究招聘網站和APP上正在招聘的HRBP崗位,看完至少20個崗位后,可能會發(fā)現(xiàn),在招的崗位,大多數(shù)的要求是有高端崗位的招聘經驗、能夠做比較深入的團隊文化建設和員工關懷等。
那我們在正式撰寫簡歷之前,就要先找出所有跟以上這兩點最相關的工作經歷,在簡歷上重點突出。
來自電視劇《唐頓莊園》
02
過往工作經歷中,特別有價值的地方,需要自己主動總結并點明
相同崗位名稱、工作職責也差不多的兩個崗位,對于求職者的要求,差別也是非常大的。
比如,同樣是一個內容運營的崗位,一家游戲公司,大概率是不會錄用一名之前在金融領域做內容運營的求職者,但教育培訓行業(yè)的內容運營,就有可能能夠成功應聘上。
為什么?
因為看似兩個不同的行業(yè),但兩者面對的主要人群,有可能是高度重合的,像公考、考研和留學的教育培訓機構,主要接觸的大學生群體,也是游戲行業(yè)的目標群體。
這就需要我們在簡歷里主動總結出兩者的共同點,并寫明自己有哪些獨特的優(yōu)勢和經驗,是可以為新公司所用的。
來自電視劇《平凡的榮耀》
這在需要跨行業(yè)、跨崗位求職時,尤其重要。
除此之外,有跟所應聘公司差不多發(fā)展階段的相關崗位工作經驗,也將會是簡歷里比較能夠打動HR和面試官的一點,什么意思呢?
比如,一家才剛起步的公司,它會更希望自己錄用的求職者,有相關崗位上從0到1的經驗,曾經在某一段工作經歷里,伴隨著公司一起成長,知道其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相反,那些一畢業(yè)就在一家知名的成熟企業(yè)里工作的人,反而不是理想人選。
如果我們有類似經歷,并在簡歷里點出并強調,很可能就可以贏得一個面試機會。
來自電視劇《歡樂頌3》
03
轉行或轉崗時,要重點突出過往經歷中跟所應聘崗位相關的部分
大部分人找工作、跳槽時,都會選擇原來的行業(yè)和崗位,這種情況下,簡歷很容易做到跟所應聘崗位的要求非常貼合。
但也有不少職場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找工作時,需要換一個行業(yè),又或者是,干脆要換一個崗位。
這類情形,投遞很多簡歷都收不到一個面試的情況很常見。
轉行或轉崗,把握一個基本原則,會相對順利很多,這就是“換行不換崗,換崗不換行”。
所謂換行不換崗,是指如果跨了行業(yè),那最好就還要繼續(xù)做原來崗位上的工作。
比如我原本在金融行業(yè)做培訓,那我跳槽去一家新能源行業(yè),如果繼續(xù)做培訓,應聘成功概率更大。
來自電視劇《萬物生靈》
所謂換崗不換行,則是指如果想要轉崗,不再從事原來崗位的相關工作,那最好還是在同一個行業(yè)。
比如我在金融行業(yè)做培訓,但想轉崗做招聘,那我去應聘我原公司的垂類同行公司,有可能會成功。
而能不能轉型成功的關鍵,就在于簡歷上,寫了多少跟新崗位相關的工作經驗,以及這些工作經驗具體是什么,是不是正是新公司需要的。
當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真想轉型,提前做職業(yè)規(guī)劃并進行相應準備,可能是比簡歷撰寫技巧更重要的事,這里就不再多展開,想知道的,點再看并留言,找機會再詳細寫。
游刃職場有余姐
求職面試·職業(yè)發(fā)展·個人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