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拼音,輕松學語文。
對于高考生,陪讀的意義就在于照顧好孩子的生活起居,以確保考生能在高考的時候全身心投入。那么小學生陪讀是為了什么呢?家長要現(xiàn)有陪讀的正確意識,為了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建立正確的學習意識。陪讀不單是陪著寫作業(yè)、閱讀,而是家長在孩子的小學階段,傾注時間和耐心,幫助孩子解決學習的問題。同時配合學校老師的教學要求,在學習上督促孩子。很多小學生家長,認為現(xiàn)在的小學階段學習過于復雜,老師也喜歡沒事給家長找麻煩,所以選擇當一名佛系家長。殊不知,家長的教育觀念,決定了陪讀的方式,也影響著孩子學習的能力。
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常在周末的晚上收到家長的電話或者信息,詢問作業(yè)內(nèi)容。也就是都到了周日的晚上,才想起來寫作業(yè),并且還不清楚作業(yè)內(nèi)容是什么。作為老師,雖然無語,但也會反復和家長強調(diào)一下,要督促孩子學習,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光是嘴上喊喊口號,落實在實踐中,對家長來說真的是很不容易。不僅要極大的耐心,還需要教育戰(zhàn)術(shù)和心理學知識,才能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都說平庸的家長,只會在學習過程中說教。優(yōu)秀一些的家長,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孩子答疑解惑,只有聰明的家長,才會利用陪讀,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1、 佛系家長什么都不做,指望孩子自覺是完全不可能
其實大部分小學生的家長,雖然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孩子的學習中,但很多家長還是能做到配合老師的教學要求來輔導孩子學習。小學生陪讀,就是一個復雜又細致的過程。看似瑣碎的日常輔導,通過家長的梳理,幫助孩子有效安排學習計劃,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能清晰地了解孩子的學習進度。聰明的家長,還會和老師去了解目前的教學大綱要求,配合老師的教學進度,來為孩子量身定制學習目標。家長不過度干預孩子的學習,做佛系家長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專注督促孩子學習的自律性。什么都不管的家長,以為這樣能給小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殊不知,指望孩子自覺是完全不可能的。
有小學生是天生就有學習天賦,但也需要家長和老師的自律提醒。家長完全不參與學習管理過程,那么直接導致的結(jié)果就是孩子的成績和其他同學有差距。我建議學生家長們一二年級的時候一定要注重陪讀的質(zhì)量,培養(yǎng)習慣,監(jiān)督學習態(tài)度,解決學習問題和困惑,甚至是陪伴娛樂。三四年級的階段,家長的陪讀模式開始轉(zhuǎn)向放手,但是放手不是不管,而是少管。學習的態(tài)度和習慣,尤其是引導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到了五六年級,孩子的學習模式基本定型,家長的陪讀方式又會改變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的效率,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
2、 勤奮的家長,什么都做,孩子的依賴性更強
我也遇到過特別有耐心,也很勤奮的家長,在小學階段陪讀的時候,什么都很仔細,配合老師的教學特別積極,也會反思教育方式,吸取科學的教育理念,孩子在家長的安排下,確實很優(yōu)秀。然而通常這樣的優(yōu)秀品質(zhì)只存在于小學階段,往往在學生升入中學后,孩子的成績差距就會非常明顯。家長的焦慮被無限放大,導致孩子的學習自信下降。這種因為家長在陪讀時的包辦行為,讓小學生的依賴心非常強。只要家長不督促,就不能自覺學習。
在小學階段的陪讀,家長往往事無巨細,孩子辛苦,家長疲憊,往往學習結(jié)果還不好。學習習慣看似很簡單,核心就是有主動學習的意識,獨立寫作業(yè)、上課認真聽講、獨立思考與反思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家長似乎很省心,然而獨立自主的小學生,從生活中的行為習慣也會非常獨立,孩子的自律不是靠一天養(yǎng)成,可能整個6年的小學階段,都在學習和培養(yǎng)自律。家長在陪讀中,能做的就是觀察,督促和去學習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我們該如何科學地去幫助小學生來解決。
3、 收放自如的家長,從不看重分數(shù),只看重能力
聰明的家長,在陪讀這件事上,收放自如,是因為他們了解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孩子的學習狀況。其實很多學霸的家長,是不看重分數(shù)和成績的,看重的是孩子的學習能力。小學生的分數(shù)成績具有一定的欺騙性,家長在孩子剛?cè)雽W的時候,容易對100分保持高度癡迷。分數(shù)是檢查學習結(jié)果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聰明的家長都會在孩子學習進程中,就認可和鼓勵孩子。不看重分數(shù),卻要求孩子對學習結(jié)果負責和勇于承擔。這才是培養(yǎng)小學生誠實、堅毅、獨立學習的優(yōu)秀品質(zhì)的方法。關(guān)于小學陪讀,各位家長都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