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 木 鞭(王成)
若 木 鞭
王成—--傳授
若木是上古傳說中的一種神木,生昆侖西附西極,其華光赤,下照地,閃閃發(fā)光,用以驅(qū)使太陽晨出東方,暮沉西天,照耀天地。若木鞭的幾個作用:一是有太陽神背弓持鞭,督促太陽東西環(huán)行,不得延誤偷懶。二是天空中若有塵埃,渾濁,用若木鞭輕輕一揮則玉宇澄清。(現(xiàn)在環(huán)保情況惡劣,天空混濁,大氣污染嚴(yán)重,該用若木鞭好好清理一番了)三是防止天狼竄出咬撕太陽,以免出現(xiàn)日蝕。
若木鞭賦:
天有神鞭督日行,若木一揮天地明。
紛紛擾擾多少事,若木鞭出盡太平。
第一章
長度:以持棍人的手把15把為宜,達(dá)到持棍人的腋下;一般人為1。3—1。5米左右;特殊人以手把計。
為什么目前流行的鞭桿、短棍都是13把,而若木鞭為十五把?因為太陽神乘坐六個螭龍拉的車子,距離較長,棍短了,夠不到目標(biāo),所以比一般的鞭要長些。螭龍是傳說中無角的龍;常說的螭虎意思是龍與虎,比喻勇猛的將士。
若木鞭粗細(xì):以持棍人的手滿把為宜。
第三章
若木鞭的標(biāo)志:前上方有一圓日,后面為一人持棍高舉。
第四章
若木鞭技法:劈撩砸崩壓,攪點掛粘拿。
若木鞭內(nèi)容:
第四章:
若木鞭技法:劈撩砸崩壓,攪點掛粘拿。
若木鞭內(nèi)容
套路:式子名及照片
第一組:1.預(yù)備式(圖1)
2.日躍東海(以下略) 3.推波助瀾 4.左右開弓 5..力劈天狼
6.張弓射箭 7.后羿發(fā)威 8.九烏連墜 9.白鶴歡舞
第二組:
10.足蹴揮鞭 11.足蹴揮鞭(右) 12.鞭打連環(huán) 13炎日當(dāng)空
14.轉(zhuǎn)轅回駕 15.喝山讓道
第三組:
16.擎海橫架 17.箭貫石虎 18.秀林搖風(fēng) 19. 密竹連綿 20. 攪海翻浪
21.煮海擒龍 22.挑掛錦袍 23.神鞭幻影 24.靈猿戲蝶 25.瞻前顧后
26.崩彈投梭
第四組:
27.回身定蓮 28.崩壓連環(huán) 29.龍卷狂風(fēng) 30.渾沌力斷 31 .暮歸日沉
反架: 接31式,
第一組: 32.星月倒轉(zhuǎn)(圖1)
33.日躍東海(以下略) 34.推波助瀾 35.左右開弓 36.力劈天狼
37.張弓射箭 38.后羿發(fā)威 39.九烏連墜 40.白鶴歡舞
第二組:
41.足蹴揮鞭 42.足蹴揮鞭(右) 43.鞭打連環(huán) 44炎日當(dāng)空
45.轉(zhuǎn)轅回駕 46.喝山讓道
第三組:
47.擎海橫架 48.箭貫石虎 49.秀林搖風(fēng) 50. 密竹連綿 51. 攪海翻浪
52.煮海擒龍 53.挑掛錦袍 54.神鞭幻影 55.靈猿戲蝶 56.瞻前顧后
57.崩彈投梭
第四組:
58.回身定蓮 59.崩壓連環(huán) 60.龍卷狂風(fēng) 61.渾沌力斷 62.收 勢
說明:
正架到暮歸日沉,倒手右手持棍,開始反架練習(xí)。如果一遍正架結(jié)束,就叫收勢,如果連續(xù)反架合練,第31式叫暮歸日沉,62式為收勢。
第五章
1.若木鞭要訣
若木鞭要訣
滑把要活,橫架彈崩;
側(cè)身掛化,戳砸力沖;
擒拿繞攪,步法靈輕;
擊打連環(huán),鞭隨身行。
2.若木鞭技擊要訣
若木鞭技擊要訣
上打頭頸戳當(dāng)胸,后腰兩肋瞅分明;
鎖骨肩胛點戳砸,膝蓋臁股首當(dāng)沖;
腳面踝骨痛難禁,碰上肘腕見輸贏。
第六章
注解: 1.傳說天上有天狼,經(jīng)常偷襲太陽,太陽神要隨時防止天狼的偷襲。
2.傳說上古時代天上十日同出,黎民遭殃,天帝命大神后羿下界解救人類。后羿連射九日,留一太陽,照耀大地。后羿又連續(xù)除掉地上的怪獸水怪,使人類免受其害,得到了人民的愛戴。據(jù)傳,后羿乃山東德州人士,現(xiàn)在德州的城市廣場,有后羿射日的浮雕像,并在仙人湖修有羿之亭,以紀(jì)念這個為人民除害的英雄。 4.箭貫石虎, 是指唐朝李廣射虎的典故。李廣夜下見到黑影,以為是老虎,拔箭疾射,原來黑影是塊巨石,李廣之箭沒入石中,足見力道強勁。 5.煮海擒龍:是指張羽煮海的典故, 出自元代戲曲作家李好古雜劇《沙門島張羽煮?!?,寫秀才張羽借寓于東海岸邊石佛寺中。一日,他的琴聲引來了東海龍宮的瓊蓮公主,兩人志趣相投,瓊蓮臨別相贈龍宮之寶鮫鮹帕,暗許婚姻,并相約八月十五在海邊相見。誰知瓊蓮為拒天龍之婚,被龍王關(guān)入鮫人洞中受苦,張羽聞報借助鮫鮹帕闖入龍宮求見,反遭天龍之辱,被綁在鮫人洞外化成礁石。瓊蓮得訊舍出頜下驪珠救張羽出龍宮,張羽生還人間,并得龍母指點至蓬萊島求仙相助。蓬萊仙姑贈他三件法寶,在沙門島煮海,燒死天龍,降服龍王,最終成全了張羽和瓊蓮的美好心愿。張羽煮海的故事發(fā)生在煙臺沙門島(今長島縣廟島)。 6.指盤古開天地。盤古之時,天地混沌不分,盤古揮斧,劈開混沌,使清氣上升,濁混下降,清者化為天,濁者化為地,從此天地分明。 第七章. 文章附錄 1.《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陰山、灰(原作泂,據(jù)宋本改)野之山。上有赤樹,青葉、赤華,名曰若木。” 晉·郭璞注:“生昆侖西附西極,其華光赤,下照地。” 清·郝懿行《箋疏》:“若,說文(六)作[],云‘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榑桑,[],木也,象形。’” 《楚辭》卷一《離騷》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拿神樹遮蔭涼,用神樹擦拭太陽上的塵埃。 逍遙、相羊,皆游也) 2.原文】 逮至堯之時,十日并出。 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 猰貐、鑿齒、九嬰、大風(fēng)、封豨、修蛇皆為民害。 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兇水之上,繳大風(fēng)于青邱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 3.原文: 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fù)更射之,終不能復(fù)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殺之。(《史記·李將軍列傳》) 4.《張羽煮?!罚?/span> 給你銀鍋一只,金錢一文,鐵杓一把。(張生接科,云)法寶便領(lǐng)了,愿上仙指教,怎生樣用他才好?(仙姑云)將海水用這杓兒舀在鍋兒里,放金錢在水內(nèi)。煎一分,此海水去十丈;煎二分去二十丈,若煎干了鍋兒,海水見底。那龍神怎么還存坐的住。必然令人來請,招你為婿也。(張生云)多謝上仙指教!但不知此處離海岸遠(yuǎn)近若何?(仙姑云)向前數(shù)十里,便是沙門島海岸了也。(唱)
3.九烏連墜,后羿射下九個太陽。金烏是指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