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本草】欄目,展現(xiàn)江門“五邑”本地中醫(yī)藥文化魅力,逢周四推送,均由醫(yī)院藥學(xué)部中藥師收集撰寫。
補腎安胎良藥——桑寄生
日常生活中,常常感到腰酸背痛,走路筋骨無力,爬樓梯沒一會兒就腰膝酸軟,想補一補身體,這就不得不提桑寄生這種藥食同源的中藥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桑寄生這一味中藥。
桑寄生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帶葉莖枝。常寄生于各種喬木或果樹上,現(xiàn)已知桑寄生的寄生樹有???、薔薇科、茶科、山毛櫸科、 豆科等20科50多種以上,尤以在薔薇科植物的果樹上較常見;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莖,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其味苦、甘,性平,歸肝、腎經(jīng)。具有祛風(fēng)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元之功效。用于風(fēng)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崩漏經(jīng)多,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頭暈?zāi)垦!?/p>
原植物:
本品為半寄生灌木,高可達1米;小枝灰褐色,有皮孔,幼嫩部密被銹色星狀毛,稍老逐漸脫落乃至無毛。葉對生或近對生,厚紙質(zhì),卵形至披針狀卵形,長3-6cm,寬2.5-4cm,頂端鈍或微圓,基部楔尖或闊楔尖,邊緣常淺波狀,嫩葉兩面多少被銹色星狀毛,老則脫落;側(cè)脈疏離,通常不達葉緣即分枝消失;葉柄長不及1cm。秋末冬初開褐色管狀花,常1-4朵排成腋生傘形花序,總花梗長2-4mm,單生或成對;花梗長6-7mm,苞片鱗片狀;花托倒卵狀,長約2mm,基部鈍圓;花被管狀,微彎,外面有星狀毛,長2.5-2.7cm,檐部4裂,裂片匙形,長約6mm,反折;花藥比花絲長,4室。漿果淡黃色,橢圓形或近球形,長8-10mm,頂端截平,基部鈍圓,幼果密生小瘤體,疏被柔毛,成熟時光滑無毛。
中藥飲片:
本品莖枝呈圓柱形,長3~4cm,直徑0.2~1cm;表面紅褐色或灰褐色,具細縱紋,并有多數(shù)細小突起的棕色皮孔(習(xí)稱“沙梨點”或“點星狀”),嫩枝有的可見棕褐色茸毛;質(zhì)堅硬,斷面不整齊,皮部紅棕色,木部色較淺。葉多卷曲,具短柄;葉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橢圓形,長3~8cm,寬2~5cm;表面黃褐色。幼葉被細茸毛,先端鈍圓,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危?革質(zhì)。氣微,味澀。
桑寄生別名廣寄生,主產(chǎn)于廣東、廣西;另藥典也收載有槲寄生,別名北寄生,主產(chǎn)于東北、華北、西南地區(qū)和陜西、甘肅及長江流域各地。槲寄生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的干燥帶葉莖枝。莖枝呈圓柱形,2~5叉狀分枝,長約30cm,直徑0.3~1cm;表面黃綠色、金黃色或黃棕色,有縱皺紋;節(jié)膨大,節(jié)上有分枝或枝痕;體輕,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黃色,木部色較淺,射線放射狀,髓部常偏向一邊。葉對生于枝梢,易脫落,無柄;葉片呈長橢圓狀披針形,長2~7cm,寬0.5~1.5cm;先端鈍圓,基部楔形,全緣;表面黃綠色,有細皺紋,主脈5出,中間3條明顯;革質(zhì)。氣微,味微苦,嚼之有黏性。兩者功能主治相同,同作為中藥寄生使用。
桑寄生雞蛋湯
【材料】桑寄生15克,雞蛋兩只,冰片糖適量。
【做法】把桑寄生和雞蛋洗干凈,加入清水600毫升,武火滾沸后改中火把雞蛋煮熟,取出放置冷水片刻去殼,再下鍋,先后煎煮25 分鐘,放冰片糖調(diào)味即可。
【功效】補益肝腎,強壯筋骨,養(yǎng)血安胎。
桑寄生茶
【材料】桑寄生干品15克。
【做法】取桑寄生煎煮15分鐘,即可飲用,早晚各一次;或用桑寄生煎湯代茶。
【功效】腰膝部神經(jīng)痛,尤其對感覺腰膝酸痛的孕婦效果更加明顯。
作者:楊爵雁 職稱:主管中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