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挨打后打“110”報警抓父,給我們提了個醒:孩子是獨立的人,不是父母可以隨便施暴的。教育不能沒有懲罰,但懲罰并不意味著體罰。父母也該多學些管教孩子的藝術,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今年初,一條“15歲女兒‘造反’,挨巴掌后竟報警抓爹”的新聞引發(fā)人們熱議。這個叫小惠的女孩平時學習成績還不錯,父親對獨生女兒寄予了極高的期望,給她制定了十分嚴格的學習時間表。一天小慧和同學約好上網進行課業(yè)討論,哪知1小時后父親發(fā)現女兒竟在看視頻,這讓他大為惱火,也不聽女兒解釋,立刻關了電腦,父女倆吵得不可開交,氣急的父親對著女兒的頭就打了一巴掌。小慧叫著“你打我,我報警讓警察抓你?!备赣H本以為小慧只是說氣話,沒想她真的打了110,稱爸爸對自己實施家暴。不管民警和家人如何勸解,小慧就是堅持“抓爸爸去坐牢”。——父親粗暴管教育不對,女兒因一巴掌報警是否偏激了呢?
早在2006年我國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guī)定:“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2008年全國婦聯等七部委聯合制定的《關于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見》將家庭暴力報警納入“110”出警工作范圍,并重申《婚姻法》司法解釋: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憋@然,父親的一巴掌沒到這個程度,但是卻激化了父女之間的矛盾,在孩子心里留下了陰影。
在我國,“孩子是父母的,打自己的孩子天經地義”的觀念根深蒂固,很多人都知道“打人犯法”,但是打自己的孩子是兩回事。而且,凡是打孩子的父母,往往都有自己的理由。與打別人迥然不同的是,打孩子是出于對孩子的愛。事實上,父母們“打孩子有理”的認識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所思、所想,在一些人眼里,孩子不是一個獨立的人,而是大人們的附屬物,所謂“為了孩子好”,并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許多父母從孩子暫時順從中嘗到了打孩子的“甜頭”,卻不知道孩子受到皮肉之苦之后會產生怎樣的副作用。
大人打孩子打出了什么呢?其一,自尊心受到傷害。有的孩子越打越“皮”,甚至從破罐破摔、自暴自棄甚至發(fā)展到與父母對抗、頂牛;其二,撒謊。有的孩子懾于家長的壓力,表面服輸,內心不服,來個“好漢不吃眼前虧”,學會了見風使舵,看人臉色行事的不良習慣;其三,仇恨。有的孩子挨了打以后,產生絕望心理,可能會忌恨甚至報復家長;其四,產生攻擊行為。父母動輒打罵孩子,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孩子會變得脾氣暴躁,當與別人相處不盡如人意或遇到某些不良刺激的時候,很容易產生攻擊行為;其五,喪失對父母的信任,而結交不良伙伴……這些都不是打孩子的父母愿意得到的結果。
不可否認,打孩子是教育方法的一種,但這種方法是最簡單、最下策的方法。任何一個父母憑借著長者的權威,憑借著比孩子大得多的力氣,舉手、抬腳之勞就可以讓孩子在盡享皮肉之苦之后對大人服服貼貼,而免去了苦口婆心的說教,省略了對科學教子法的鉆研,更無需考慮什么以身作則——這樣做再容易不過了。打,對頑皮的孩子似乎有一定的約束作用,也確有孩子在父母的打罵中成才的。但在絕大多數家庭中,被打的孩子沒有成才,棍棒之下沒有出孝子,“打是疼,罵是愛”根本不為孩子所接受。古往今來許多家長教育子女的經驗教訓表明,打絕不是好辦法,只能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每個人都應當知道:假若孩子體驗到體罰的可怕和震驚,那么在他的心靈里,那種內在的、自身天賦的、作為自我教育的力量就減弱了。體罰越多、越殘酷,那么自我教育的力量也就越薄弱?!?span lang="EN-US">
教育不能沒有懲罰,但懲罰并不意味著體罰。當孩子做出了這樣或那樣令父母生氣、著急的事,如果不打,如何懲罰呢?不妨試試如下方法:(1)自然后果懲罰。即孩子犯了錯誤大人不給于人為的懲罰,而是讓孩子在錯誤造成的結果中體驗不快或痛苦,俗話叫作“自作自受”,從而迫使其自己改正錯誤;(2)終止注意。有時孩子產生偏差行為是想引起父母對他的關注,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這時父母不理睬他,孩子沒轍了,自然就對“干壞事”失去興趣,這種方法對不良行為有抑制作用;(3)適度隔離。把孩子從產生不良行為的環(huán)境中隔離出來,在一定時間限度內不準從事他喜歡的活動或外出。同時讓孩子知道自己違背了什么規(guī)定,隔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其短期目標是立即阻止問題行為,長期目標是幫助孩子達到自我控制;(4)重復糾正。孩子每次出現負面行為時都予以糾正,讓孩子必須采取正確的形式實施這一行為,直到重復一定的次數為止。當孩子接受父母要求并表現出適宜的行為時,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等等,這些方法的靈活運用或許會收到比打孩子好得多的效果。
孩子挨打打“110”報警給我們提了個醒:孩子是獨立的人,不是父母可以隨便施暴的,他們有權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社會也有責任對父母的違法行為進行干預。我們更應該了解的是,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父母多學些管教孩子的藝術,孩子免去了皮肉之苦和心靈創(chuàng)傷,也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5a6860101lvm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