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劉某,女,48歲。2011年5月3日初診:患帶狀皰疹2天,發(fā)布于左脅三五片,色紅成簇,灼熱疼痛,無汗,余無異常,舌淡胖潤,苔薄白,脈滑數(shù)而軟,右關(guān)沉。按陽虛夾風議治,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試治:
麻黃10 g,細辛10 g,附子25 g,瓜蔞30 g,紅花10 g,連翹20 g,甘草10 g。7劑。
開藥后,聽人說這病治不好,直鬧心,想退藥,無奈藥已抓出,只好聽之服藥。
5月28日,其鄰居來看濕疹,言及劉某服藥5天即愈,尚剩煎好藥汁8袋。欲給該鄰居服用,遭拒而來求診告知上情。
按:帶狀皰疹色紅成簇,灼熱疼痛,確屬“腫痛火形”,習慣上認為是熱毒,一般按肝火論處,用藥無非龍膽瀉肝湯之類。此案舌脈顯示陽虛之象,病在表,因用麻辛附子湯試治,另合本病驗方瓜蔞紅草湯(瓜蔞、紅花、甘草),再加連翹治標。不意竟收捷效,后用本法治療3例,皆藥到病除。曾治遼寧中醫(yī)藥大學西醫(yī)某老師,女,72歲,患帶狀皰疹1個月。施以神經(jīng)節(jié)截斷術(shù)后痛減,右額角連目皆腫,仍皰疹成串,灼痛連及發(fā)際,麻木,無汗,便艱,脈沉滑數(shù)軟,左關(guān)旺。投以上方,隨即收效。開方前對她說:“你不要看我的方,怕你看了不敢吃?!贝鹪?,我不看。難得老師如此信任學生。
2.賈某,女,50歲。2012年12月7日初診:左臂帶狀皰疹成簇如巴掌大,灼熱而痛4天,形胖,無汗,舌暗赤胖潤,脈右弦滑寸弱,左沉滑。以麻辛附子湯加味投之:
麻黃10 g,細辛10 g,附子30 g,瓜蔞30 g,紅花10 g,炙甘草15 g,土茯苓30 g。5劑。
服藥后汗出,皰疹明顯好轉(zhuǎn),一天比一天好,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