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教創(chuàng)始人,被佛教徒尊稱為世尊、如來、佛陀、佛祖等等。
釋迦牟尼本姓喬達摩,名悉達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wèi)國(在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太子,其母摩耶夫人是鄰國拘利族天臂國王之女。
釋迦牟尼天資聰穎,幼年就通達古印度當時最高的學位——五明(五種學問)、四吠陀(婆羅門教的四部經(jīng)典)。
大約在公元前五世紀,29歲(一說是19歲)的釋迦牟尼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種苦惱,加上釋迦族姓面臨滅族的戰(zhàn)爭威脅,他對當時的婆羅門教不滿,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釋迦牟尼苦修六年后,認為苦行不是達到解脫的道路,轉而到伽耶山的一棵菩提樹下靜坐思考,并發(fā)誓:“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此生,終不起此座!”
釋迦牟尼在樹下靜坐49天后,終于在35歲時大徹大悟,通曉宇宙人生真理后,便發(fā)下宏愿,一定要拯救眾生脫離苦海,遂創(chuàng)立佛教,并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帶傳教,其弟子很多,傳有500人,其中著名者有10人,被稱為十大弟子。80歲時于拘尸那迦城涅槃。
作為佛祖,釋迦牟尼具有三十二種非凡特殊的體相特征,即佛經(jīng)里所敘述的“三十二相”,佛祖的這“三十二相”勝于所有尊貴之人,能讓所有見到佛祖的人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起恭敬之心。
那么,能體現(xiàn)釋迦牟尼佛祖莊嚴肅穆的三十二種體相都是什么呢?
一、頂上肉髻相
頂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
二、眉間白毫相
兩眉之間有白毫,柔軟如兜羅綿,右旋而卷收,常放光明。
三、睫如牛王相
眼睫毛整齊如牛王一般而美麗。
四、目色紺青相
佛眼紺青,如青蓮花一樣澄美。
五、兩頰隆滿相
兩頰隆滿如獅子頰。
六、常得上味相
佛口常得諸味中的最上等味道。
七、舌廣而長相
舌頭廣長薄軟,伸張開來可覆至發(fā)際。
八、聲如梵王相
梵音洪亮圓滿,如天鼓響。
九、四十牙齒相
具有四十顆牙齒,整齊而美麗。
十、牙齒緊密相
各個牙齒都是不粗不細,齒間緊密而沒有一絲縫隙。
十一、牙齒齊白相
牙齒顏色鮮白光潔,銳利如鋒,堅固如金剛。
十二、上身如獅相
上半身如獅子王,行、住、坐、臥等姿容威武端嚴。
十三、身形端直相
身體端直挺拔。
十四、身廣長等相
雙手平舉時,其寬度與身高相等。
十五、身色金黃相
身體及手足均為金黃色。
十六、身放光明相
身上四面放出各有一丈的光芒。
十七、一孔一毛相
一毛孔生一毛,青色不雜亂,皆出微妙香氣。
十八、身毛上靡相
身上發(fā)毛,由頭至足都向右旋,其色紺青柔潤。
十九、兩肩圓滿相
兩肩圓滿豐腴,殊勝微妙之相。
二十、兩腋充滿相
兩腋下之骨肉圓滿不虛。
二十一、七處隆滿相
雙手、雙足、雙肩、頸項等七處之肉皆隆滿。
二十二、皮膚潤澤相
皮膚細薄、潤澤,一切塵垢不染。
二十三、手指細長相
兩手指、兩足趾皆纖長端直。
二十四、手足柔軟相
兩手、兩足皆柔軟。
二十五、指間縵網(wǎng)相
手指、足趾間皆有縵網(wǎng)相交互連絡的紋樣。
二十六、垂手過膝相
站立時,兩手垂下,長可越膝。
二十七、象馬陰藏相
男根密隱于體內,如大象、馬陰之相。
二十八、股如鹿王相
股骨如鹿王之纖圓。
二十九、足跟高滿相
足背高高隆起圓滿。
三十、足跟廣平相
足跟圓滿廣平。
三十一、足下安平相
足底平直柔軟,緊密接觸地面。
三十二、足下輪形相
足下生輪,輪有千輻。
關于釋迦牟尼佛祖這“三十二相”的名稱與順序,在多部佛經(jīng)中也有論說不一的,但大體是這樣的,無論順序是否顛倒,名稱是否相同,釋迦牟尼這三十二種非凡的體相,總之是體現(xiàn)了佛祖無上的莊嚴。
要想獲得佛祖這非凡的“三十二相”,在佛教中還有“百劫修相好”的說法,意思是說要想修出如佛祖這樣的體相,需要經(jīng)歷無數(shù)的劫難和無數(shù)的有益眾生的好事才能實現(xiàn)的。
讀到最后,讀者若有興趣,可以對照上面釋迦牟尼佛祖這“三十二相”,看看自己有多少體相和佛祖的體相相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