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六年北伐戰(zhàn)爭勝利,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南京造幣廠先取原模,重鑄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后又改動幣背面的英文和花邊(六角星),鑄成新版,批量發(fā)行,俗稱“小頭”。此后四年孫中山開國紀念幣鑄量不下數十億,與“袁大頭”一起成為舊中國的主要流通貨幣。
孫中山上6角星
“小頭”正面刻孫中山半身像,上源為“中華民國XX年”,背面為嘉禾圖圍繞“壹圓”二字,有民國十五年、十六年、十八年及陵墓'地球、無年號、嘉禾等版別。為紀念國父孫中山豐功偉績,中央所鑄貨幣均用國父像,南京、天津諸造幣廠于民國16年、17年重新大量鑄造中華民國孫像開國紀念幣。
銀元左右上方分列六角星。計重27克。由于該幣正背面圖案比較正規(guī),中英文沒有差錯,又設置六角星,故稱其為普通六角星版。該幣鑄造量較大,流通較廣。
其中孫中山陵墓幣鑄于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為紀念建造中山陵,鑄造陵墓紀念銀幣和紀念銅牌。據傳該幣僅鑄480枚,分贈黨政要員和護送靈柩人員,此幣為意大利造幣公司雕刻,正面為孫中山正面像,上有“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八字,背面中為“一元”,下書“十六年造”左為旭日青松,右為中山陵寢殿。 重鑄舊幣的同時,國民政府也在加緊趕制新國幣。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RMB:1,176,000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壹圓 RMB:1,150,000
孫中山像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壹圓銀幣 RMB:1,132,000
1912年黎元洪像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壹圓銀幣 RMB:2,112,700
912年孫中山像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壹圓銀幣 RMB:2,992,000
民國十八年孫中山側面像(奧地利版)背配開國紀念幣 RMB:2,590,200
1929年發(fā)行的六星版孫中山開國紀念幣 RMB:3,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