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下班一起去買艾草吧?!?/p>
“李姐,這是為了端午準備掛艾草嗎?”
“是的呀,端午作為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些習俗可不能丟?!?/p>
“端午節(jié)掛艾草是為了驅病、防蚊、辟邪,艾草還是個養(yǎng)生好物呢。”
“我只用它來泡腳,其他還能干嘛呢?”
“李姐,這篇文章分享給你,里面不僅有關于艾草的妙用,還會教你如何在端午養(yǎng)生?!?/p>
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這一天吃粽子、掛艾草菖蒲、吃大蒜等養(yǎng)生方法都是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為何這些常見的習俗可以養(yǎng)生呢?快聽聽中醫(yī)專家是如何講解的。
掛艾草
端午時節(jié),人們把艾草掛在門簾上,用來辟邪、納福,更重要的是為了驅蚊蟲。因為到了端午時節(jié)氣候開始變得炎熱,躲在陰處的蚊蟲、毒物也開始出來活動,可能導致各種疾病的發(fā)生,所以提倡用艾葉來驅蟲。
巧用艾葉來養(yǎng)陽
端午的到來意味著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時候開始了,這時候也是補陽的最佳時期。艾葉藥性溫熱,能有效助陽,是不錯的補陽養(yǎng)生方法!
夏季為什么要養(yǎng)陽?
艾葉生姜茶
艾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燥濕止癢;生姜走而不守,兩者結合能迅速使陽氣通達于全身,以達到治療、保健的作用。
夏季助陽泡腳方
用艾葉泡腳是簡便易行的祛濕方式,艾葉助陽化濕,加上杜仲和牛膝既能夠強筋骨,又能活血,對于有風濕痹痛的患者效果更好。
艾葉橘紅水
化橘紅燥濕、醒脾和化痰;艾葉助陽。兩者結合做代茶飲有助陽、健脾和化濕的功效。
掛菖蒲
中藥材中的菖蒲主要指石菖蒲和水菖蒲,石菖蒲藥效更佳。石菖蒲日常使用能夠化濕和胃,鑒于對心和脾胃的重要功能,一般在精神類用藥里非常常見。
吃大蒜
大蒜可以殺菌、解毒、止痛,內服可以預防呼吸道的感染,外用煮水沐浴可以預防皮膚病。
吃紅雞蛋
紅雞蛋由來已久,是中國風俗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時候它的主要染色來源是朱砂。朱砂有解毒、明目、安神的作用;蛋黃能補脾胃、益氣力、利咽喉;雞蛋白略微有一點寒性,有很好的清熱利咽的作用。
“原來端午常見的這些都是寶貝,以后可不能小瞧它們了。”
“可不是!這份端午養(yǎng)生攻略可得收收好?!?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