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fù)興時期意大利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的肖像畫《蒙娜麗莎》,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畫作品了。很少有其它作品能像它一樣,5個世紀以來還常常被后人反復(fù)審查、研究或是演繹。
《蒙娜麗莎》的擁有者,法國政府把它作為國寶珍藏在巴黎盧浮宮的萬國大廳里供公眾欣賞。這幅畫約完成于1502-1506年間,它直接繪制在一件面積僅77×
同時,雖然《蒙娜麗莎》肖像畫的手法簡單,但人與背景之間的和諧,使這幅畫成為歷史上最經(jīng)典、分析得最細致的一幅作品。
畫中婦人的頭發(fā)及衣服的曲線,與背景中山谷和河流的彎曲相稱。在人的背后,一個遙遠的背景一直延伸到遠處的冰山,只有彎曲的道路及遠處的橋梁顯示著人的存在。模糊的分界線、瀟灑的人物、光亮與黑暗的明顯對比,以及一種總體上冷靜的感覺,都是最鮮明的達·芬奇風格。
《蒙娜麗莎》整個畫面的和諧性,充分體現(xiàn)了達·芬奇對人與自然界的聯(lián)系的觀念,這些使得它變成了對達·芬奇世界觀和他的天才的永恒記錄。由于時間過于長久,《蒙娜麗莎》狀態(tài)非常脆弱,畫作自1974年至今從未離開過盧浮宮,長期陳列在
今年,盧浮宮因需要對萬國大廳進行墻面改造,《蒙娜麗莎》于
《蒙娜麗莎》畫中人物是誰?
蒙娜麗莎是從英文“Mona Lisa”音譯過來的,出自于達·芬奇去世31年后由喬爾喬·瓦薩里著成的《藝苑名人傳》。瓦薩里認為畫中人物是佛羅倫薩富商弗朗西斯科·戴爾·喬孔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也譯為焦孔多)的夫人麗莎·喬孔多(婚前名為麗莎·蓋拉爾迪尼)。
麗莎在19歲時嫁給喬孔多,丈夫死后她做了修女,并于
這幅畫的另一個名稱是意大利語“La Gioconda”,這是喬孔多(Giocondo)的陰性拼寫。意大利語中,“gioconda”的解釋是“輕松的,無憂無慮的”,因而“gioconda”也可指“無憂無慮的婦人”。也因她的微笑,此名稱便有了兩層含義。法語名稱“La Joconde”同樣可以這樣解釋。
19世紀以來,“蒙娜麗莎”(Mona Lisa)和意大利語名稱“Gioconda”已經(jīng)成為達·芬奇這幅畫的固定名稱。而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該畫還有很多描述性的名稱,如“某個佛羅倫薩女士”、“帶著紗巾的情婦”等等。
但《蒙娜麗莎》的畫中人物到底是誰?今天我們已無法確切考證,藝術(shù)史學家曾討論過多種可能性。許多人相信畫中的女士是一位佛羅倫薩富有的絲綢商和政府要員的妻子。這個理論來自于達芬奇晚年的一句話,他提到過一幅“巨人朱利奧·美第奇委托繪制的一位佛羅倫薩貴婦”的肖像。
達·芬奇的第一位傳記作者瓦薩里說,蒙娜麗莎確有其人,她是弗朗西斯科·戴爾·喬孔多的夫人。喬孔多的確存在過,他在佛羅倫薩當?shù)匾彩怯袡?quán)有勢的。可關(guān)于他的夫人麗莎·喬孔多,人們差不多一無所知。也沒有任何歷史記錄,說明她是美第奇的情人或達·芬奇是在指她。
達·芬奇后來還有一句話產(chǎn)生過一些混亂。在這句話中他提到蒙娜麗莎與一幅弗朗西斯科·戴爾·喬孔多的肖像。因此有人提出了一個有爭議的理論說“蒙娜麗莎是一個男人”。
還有人提出一個看法說蒙娜麗莎實際上是一位米蘭的公爵夫人。達·芬奇為這位夫人做了11年的宮廷畫家。畫中人物的深綠色衣服證明她是這個大貴族家庭里的一位貴婦人,而蒙娜麗莎與這位公爵夫人其他肖像的相似性是顯而易見的。
另外有人提出一個看法說蒙娜麗莎其實是一幅自畫像。假如在電腦上把蒙娜麗莎的像與達·芬奇的一幅自畫像重疊到一起的話,兩幅像的面部一模一樣。但批評者稱這個結(jié)果只不過是因為兩幅像是同一個畫家用同一種畫風畫而造成的。
不過,據(jù)德國海德堡大學專家證實,《蒙娜麗莎》中那位微笑女子,的確是佛羅倫薩富商喬孔多的妻子麗莎·喬孔多。他們發(fā)現(xiàn)達·芬奇朋友阿戈斯蒂諾·維斯普奇(Agostino Vespucci)1503年10月于一本書的書邊上寫明,“達·芬奇當時在畫3幅畫,其一是為蓋拉爾迪尼畫的肖像。”
達·芬奇在1502年(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時期)開始創(chuàng)作《蒙娜麗莎》,根據(jù)瓦薩里的記載,這幅畫耗時4年才完成。
在1516年,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邀請達·芬奇前往國王城堡昂布瓦斯城堡附近,在一個叫Clos Lucé的地方工作。據(jù)說他也將《蒙娜麗莎》隨身帶去。達·芬奇去世后,他的畫作便歸學徒們和助手依爾·沙萊所有。法國國王花了4000埃居買下它,并把它保存于楓丹白露宮,直至路易十四時期。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人們以為這幅畫在達·芬奇死后曾被人剪裁過,畫的兩邊被切割掉一部分。在《蒙娜麗莎》的早期版本中,畫的兩側(cè)有兩個柱子,而這只在原稿中出現(xiàn)過。
但法國藝術(shù)品專家帕斯卡·科特(Pascal Cotte)使用世上第一部多光譜相機,罕見地獲得盧浮宮允許拍攝《蒙娜麗莎》。他運用紫外線及紅外線拍攝取得的高清影像,證實《蒙娜麗莎》早年是畫在白楊木畫板上,且經(jīng)過畫作分層范圍及前置作業(yè)(石膏底)表明這幅畫并未被切割過。
《蒙娜麗莎》長年收藏于法國王室的楓丹白露宮之中,尋常百姓并不能見到。直到盧浮宮建成后,才移往該處的。而這幅作品在懸掛于盧浮宮早期,也不出名,并非被當作鎮(zhèn)館之寶來對待的。到了
法國警方曾懷疑是詩人紀堯姆·阿波利奈爾偷了畫作,并將其逮捕。因紀堯姆和巴勃羅·畢加索有來往,畢加索也被帶到警局問話。但二人最后都被無罪釋放。
兩年后,佩魯賈自覺風頭已過,想把《蒙娜麗莎》賣給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shù)館,但隨即遭警方逮捕。被捕后佩魯賈稱《蒙娜麗莎》是意大利的財產(chǎn),理所當然該回到意國。由此佩魯賈獲得意大利國民廣泛同情,而意國只是象征性地將其拘禁六個月。
蒙娜麗莎的微笑為什么神奇?
《蒙娜麗莎》是意大利最早的一幅半身畫像。畫中人物坐著并把交疊的雙手擱在座椅扶手上,從頭部至腰部完整的呈現(xiàn)出半身形體,一改早期畫像只畫頭部或者上半身在胸部截斷的構(gòu)圖,這為日后的畫家及攝影師樹立了全新的肖像圖基本架構(gòu)。
達·芬奇使用金字塔結(jié)構(gòu)來將他畫筆下的女士簡單而飽滿地放置在畫中:她疊在一起的手構(gòu)成金字塔前方的角;她的胸部、頸部和面部煥發(fā)出與其手部同樣的柔軟的光芒。這些有機部分光芒的變化顯示出肉體的豐滿與柔潤,包括笑容。
對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很多學者試著探討為什么不同的人對她的微笑會感覺不同。這些理論有科學性的,也有的從蒙娜麗莎的實際人物和感覺出發(fā)。
有人說,蒙娜麗莎的微笑只有在斜眼看的時候才看得出來;還有人稱這個微笑如此捉摸不定是因為它利用了人的視覺中的干擾;提出蒙娜麗莎是米蘭公爵夫人理論的人則堅信,蒙娜麗莎的微笑是如此悲傷因她的生活很悲傷,她的丈夫有權(quán)有勢、卻是個酒鬼并經(jīng)常打她。公爵夫人曾說她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妻子”。
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將這個笑容理解為畫家對母親感性的懷念;其他人將它描述成天真的、誘媚的或出神的甚至悲傷的。但應(yīng)該說明的是,達·芬奇當年的肖像畫多半帶有這種微笑。
2003年,哈佛大學醫(yī)學院神經(jīng)生物學教授瑪格麗特·利文斯頓指出,蒙娜麗莎之所以看起來似笑非笑,乃因達·芬奇應(yīng)用了眼睛的錯覺。眼睛的中心部位一般對較亮區(qū)域敏感,而邊緣則對較暗區(qū)域敏感。人一般確認笑容時主要是靠嘴唇和眼睛的形態(tài)特征判斷。而達·芬奇就是利用了蒙娜麗莎嘴唇形成的陰影:當你盯著她的眼睛時你不會忽視她的嘴和眼睛,就會覺得她在微笑;而你盯著她的嘴時你會忽視她的嘴和眼睛,就會覺得她沒有在微笑。
神秘的蒙娜麗莎除了以微笑著稱,畫中人物的眼神也相當獨特。無論你從正面哪個角度賞畫,都會察覺蒙娜麗莎的眼睛直視著你。這使人們感到蒙娜麗莎的眼睛仿佛是活的,會隨著觀眾的視角游走,并對所有人抱以永恒的微笑。
《蒙娜麗莎》是第一幅將人畫在一個想象的背景前的肖像畫。但有意思的是,蒙娜麗莎后面的風景并不對稱,人左面的風景比右面的明顯低。因而,這又給畫作平添幾分傳奇,有評論家據(jù)此聲稱左面的部分是后人加上去的。
達·芬奇的“早期蒙娜麗莎”之謎
1960年代,在美術(shù)歷史學家、藝術(shù)品經(jīng)紀人亨利·普利策位于倫敦一處公寓的壁爐上,出現(xiàn)了一幅《蒙娜麗莎》的畫。這幅畫據(jù)稱不僅是達·芬奇親手所繪,更是巴黎盧浮宮博物館懸掛的《蒙娜麗莎》真作的早期版本。
有很多人確信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而50多年后,圍繞此畫的所有權(quán)和作者爆發(fā)了一場激烈的爭斗,《早期蒙娜麗莎》之謎,涉及“加勒比海避稅天堂、瑞士銀行金庫、一個神秘的國際財團以及藝術(shù)界的福爾摩斯?!?/p>
一戰(zhàn)前夕,這幅已在英國薩默塞特郡一位貴族家中放置了近100年的畫作,被英格蘭美術(shù)收藏家休·布萊克(Hugh Blaker)偶然看到,并引起人們關(guān)于達·芬奇畫了兩幅麗莎·喬孔多肖像的多年推測:一幅收藏在盧浮宮,此外就是布萊克的這一幅。
布萊克把畫買下并帶到他在倫敦艾爾沃斯的畫室,這幅畫作此后被命名為“艾爾沃斯蒙娜麗莎”。在畫作幾經(jīng)易手后,新主人普利策于1975年把它放在瑞士一家銀行的金庫中,到2012年9月才向公眾開放。
而據(jù)達·芬奇早年傳記作者瓦薩里的陳述,前者從1503年起就著手描繪蒙娜麗莎,但是并未完成;另一幅圓滿完成的“某位佛羅倫薩女士”(certain Florentine lady)畫作,在達·芬奇臨近去世前的1517年問世,它幾乎可以肯定就是盧浮宮內(nèi)懸掛的那一幅。
《艾爾沃斯蒙娜麗莎》的畫中人與《蒙娜麗莎》非常相像,但是臉部看上去年輕許多,令人們猜測它就是達·芬奇早期所繪的版本。但按普利策所述,多位美術(shù)史專家一致分析其肖像的頸部比起達·芬奇畫筆下的其他人物遜色,這暗示畫作頸部或被人潤色過。普利策咨詢過的一些學者說,《艾爾沃斯蒙娜麗莎》畫中肖像的手及臉部是達·芬奇親手所繪,但其余部分應(yīng)是別人完成的。
與達·芬奇同時代的另一位大師、被稱為“文藝復(fù)興時代三杰”之一的拉斐爾·桑西之名畫—《年輕女子和獨角獸》(Young Woman with Unicorn),在構(gòu)思上明顯受到蒙娜麗莎啟蒙,但它的背景與《蒙娜麗莎》不同,卻和《艾爾沃斯蒙娜麗莎》相似?!赌贻p女子和獨角獸》畫中所繪的兩根希臘圓柱,就存在于《艾爾沃斯蒙娜麗莎》之中。普利策在他的《Where is the Mona Lisa?》一書中稱,拉斐爾或是在達芬奇的工作室看到《艾爾沃斯蒙娜麗莎》后,才創(chuàng)作出本人作品的。
支持《艾爾沃斯蒙娜麗莎》真實性的一派堅稱,它就是“未完成的蒙娜麗莎”,畫作最初為委托人所繪,至少里面一部分是經(jīng)由達·芬奇之手;后面完成的一幅(即《蒙娜麗莎》),達·芬奇則留作自用。
《艾爾沃斯蒙娜麗莎》爭議由來已久,而2012年,意大利的一個名為“蒙娜麗莎基金會”的組織在全世界突然高調(diào)宣傳,稱其確實是達·芬奇創(chuàng)作的第二幅《蒙娜麗莎》。
那么,《艾爾沃斯蒙娜麗莎》是真跡嗎?誰是其合法的持有者?這副充滿著達·芬奇密碼風格的肖像畫能否價值數(shù)億美元?10月份在意大利開庭的一起訴訟,可能會最終有助揭示這些難題,結(jié)果則會顛覆西方藝術(shù)界。
蒙娜麗莎基金會拿出了一系列新證據(jù),試圖證明《艾爾沃斯蒙娜麗莎》就是達·芬奇的早期版本。但奇怪的是,該組織又說它并不掌握這幅畫的產(chǎn)權(quán)。蒙娜麗莎基金會稱早期版本由一個不愿具名的國際財團擁有。當被問及原因時,該基金會秘書長喬爾·費爾德曼說:“鑒于基金會的合規(guī)義務(wù)和政策規(guī)定,不對涉及所有權(quán)的財團發(fā)表評論。”
但現(xiàn)居住在倫敦南部的安德魯·吉爾伯特和凱倫·吉爾伯特夫婦,卻又有不同版本的故事:他們宣稱握有《艾爾沃斯蒙娜麗莎》25%的所有權(quán)。當蒙娜麗莎基金會在2012年再次公布這幅畫后,吉爾伯特夫婦找上該組織并稱:“他們對我們一無所知,他們不是畫主,他們只因為我們的不便而試圖將我們拒之門外?!?/p>
凱倫說:“因為我們無法找到所有者是誰,所以沒有人告訴我們?nèi)魏问虑?,我們不知道如何發(fā)起任何訴訟?!奔獱柌胤驄D稱,在意大利開庭后將發(fā)生的戲劇性變化,可能導(dǎo)致他們的主張取得突破。但一張畫作會真的在一夜之間被驗明是達·芬奇真身,并從此獲得近乎無價的價值嗎?
說起來,誰也不會相信,達·芬奇的《救世主》(Salvator Mundi / Saviour of the World)就是這樣被逐漸挖掘的。它隱沒了很長時間,一度還被當成只是達·芬奇弟子的作品。
1958年,《救世主》僅以55美元的價格售出;2004年,紐約的羅伯特·西蒙以低價買下該畫作,并交由專家修復(fù)與鑒定后,2011年重現(xiàn)在世人面前,這是一副模擬肖像畫制作的空想作品。
《早期蒙娜麗莎》與《救世主》的區(qū)別在于,后者在數(shù)年前經(jīng)過國際一流專家團隊鑒定為名副其實的達·芬奇畫作。而被蒙娜麗莎基金會稱作達·芬奇作品的《早期蒙娜麗莎》,是想在走同樣的道路嗎?
該基金會把美術(shù)史學者讓-皮埃爾·伊斯布特斯教授特意從美國請到瑞士幫忙做判定?!拔页謶岩蓱B(tài)度,但很感興趣?!苯淌谡f:“我走進保險庫,那里很冷,花了大約兩個小時看那幅畫。但五分鐘后,我意識到那一定是達·芬奇的?!?/p>
伊斯布特斯的理由是,不但達·芬奇研究的權(quán)威機構(gòu)—加州菲爾丁研究生大學的學者相信《早期蒙娜麗莎》是真實的,而且還有歷史證據(jù)?!斑_·芬奇(16世紀)的傳記作家喬爾喬·瓦薩里明確指出,達·芬奇畫《蒙娜莉薩》畫了四年,但未完成。”
伊斯布特斯教授還說,歷史記錄提及達·芬奇曾為兩個不同的客戶畫《蒙娜麗莎》,這也增加了他完成兩幅獨立肖像的可能性—“每幅肖像畫一次?!倍墨I記載與《早期蒙娜麗莎》的外觀相匹配,“它的背景不完整,與盧浮宮中懸掛的著名肖像不同?!?/p>
伊斯布特斯還專門解釋,更關(guān)鍵的是,科學測試也似乎證明《早期蒙娜麗莎》是真實的。“對于《早期的蒙娜麗莎》,科學告訴我們:其一、它來自16世紀初期;其二、絕對是達·芬奇的作品,因為其構(gòu)圖和組成與盧浮宮的《蒙娜麗莎》相同;其三、直方圖(所用顏色的數(shù)字圖表)根據(jù)繪畫筆跡顯示了他是如何繪畫的,(兩幅畫作)完全一樣?!?/p>
但也有學者不贊成伊斯布特斯教授的觀點。牛津大學藝術(shù)史名譽教授馬丁·坎普說:“由于一系列原因,這不是真正的達·芬奇畫作。瓦薩里記載《蒙娜麗莎》不完整的原因是,瓦薩里的信息全是佛羅倫薩,而這幅畫很可能是在達·芬奇離開佛羅倫薩市之后完成的?!彼€不同意歷史記錄稱有兩幅《蒙娜麗莎》的說法??财照f:“達·芬奇可能永遠不會將肖像畫交給他的原始客戶。而第二個人很可能說,如果你畫完了,我會拿走?!?/p>
至于科學依據(jù),坎普教授稱,因為蒙娜麗莎基金會提供的信息僅是“允許的”信息,盡管沒有排除《早期蒙娜麗莎》是達·芬奇所畫,但也不能證明事實確實如此?!啊栋瑺栁炙姑赡塞惿罚ā对缙诿赡塞惿罚┑募t外線檢查非常繁瑣,很明顯是在復(fù)制某些東西而不是生成它時繪制的那種圖紙?!倍财找渤姓J:“通過紅外線和其它技術(shù)手段進行的檢查表明,就像達·芬奇的所有畫一樣,盧浮宮的《蒙娜麗莎》后來發(fā)生了變化。”
但伊斯布特斯教授對坎普教授的意見持否定態(tài)度,部分原因是,“馬丁從未見過這項工作,那是喬爾(蒙娜麗莎基金會的費爾德曼秘書長)的抱怨,我認為這是合理的抱怨?!笨财战淌趧t回應(yīng)稱:“即使是一點垃圾,在現(xiàn)代成像技術(shù)下,您仍然必須去看,贗品是不可持續(xù)的。還有一些高質(zhì)量的數(shù)字圖像,即使用放大鏡,實際上您在其中看到的內(nèi)容也比在繪畫中看到的更多。”
現(xiàn)在,支持《早期蒙娜麗莎》是達·芬奇作品的人們必須講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這幅畫的來源。
回到開頭,1913年,收藏家布萊克從薩默塞特郡的一處莊園買到這幅畫。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學的羅伯特·梅里克教授認真研究過這位藝術(shù)品經(jīng)銷商的生活,他說:“布萊克相信自己會有所作為?!蹦呐鲁晒Φ卣业搅吮说谩敱舅?、埃爾·格列柯、約翰·康斯特布爾等多位名家的一手畫作,但布萊克的生意記錄很暗淡,而且他從未想過要賣掉自己苦心尋來的那副《蒙娜麗莎》。梅里克說:“盡管他盡了最大的努力,但實際上,這就像是堆失敗的目錄?!?/p>
布萊克去世后,畫作落在了怪異的藝術(shù)品經(jīng)紀人普利策手中,他憑直覺斷定《早期蒙娜麗莎》要比盧浮宮的藏品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普利策需要一些經(jīng)濟幫助,以使世界接受這兩幅畫都是達·芬奇畫的。這樣,安德魯·吉爾伯特的家人在1964年買下《早期蒙娜麗莎》25%的股份。大約十年后,普利策將畫作鎖在瑞士的一個銀行金庫中,他去世后,畫作最終在2008年流入一個國際財團手中。
但蒙娜麗莎基金會反對吉爾伯特的說法,稱其訴求毫無根據(jù)。于是,這個家族去尋求國際藝術(shù)界“福爾摩斯”的幫助?!拔蚁胛也唤橐狻!苯邮职缸拥膰H藝術(shù)復(fù)原公司(Art Recovery International)首席執(zhí)行官克里斯托弗·馬里內(nèi)洛說:“多年來我們已經(jīng)追回了價值約5.1億美元的藝術(shù)品。我們?nèi)匀环e極參與當今藝術(shù)界正在發(fā)生的一些最大案件,對此我們感到自豪。”
對《早期蒙娜麗莎》是否會是達·芬奇的作品?(吉爾伯特家族并不確定畫像是否為真正的達·芬奇作品)馬里內(nèi)洛稱:“老實說,我什么都不在乎。就我而言,這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無論它是什么,只要客戶有購買這幅畫的購買合同。”
正是依靠馬里內(nèi)洛,吉爾伯特夫婦在《早期蒙娜麗莎》于佛羅倫薩展出時,對蒙娜麗莎基金會提起了法律訴訟。在
但是到目前,尚沒有任何證據(jù)顯示吉爾伯特家族確實擁有《早期蒙娜麗莎》的股份,意外的成果卻是,蒙娜麗莎基金會第一次披露了畫作的真正所有者是誰。吉爾伯特在法庭聽證會上說:“蒙娜麗莎基金會在法官面前宣布,安圭拉的蒙娜麗莎公司是這幅畫的所有者?!?/p>
對吉爾伯特的證詞,蒙娜麗莎基金會的律師馬可·帕杜奇響應(yīng)道:“蒙娜麗莎基金會根據(jù)對業(yè)主的法律義務(wù),既不能確認也不能否認這一要求,除非司法官明確要求(我們這么做)。”英國媒體則評論說,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種安排意味著基金會或國際財團有任何不當行為,但作為英屬海外領(lǐng)土的加勒比島—安圭拉以其謹慎的經(jīng)商方式而聞名。
有關(guān)《早期蒙娜麗莎》股份歸屬的法律大戰(zhàn),明年3月份意大利法庭還將繼續(xù)舉行下一次聽證會。但圍繞該畫作所引發(fā)的全世界更關(guān)注的核心問題—《早期蒙娜麗莎》真的是達·芬奇真跡嗎?在這位西方藝術(shù)史上最偉大的畫家逝世500年后的日子里,仍然是一個有待破解的重大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