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整理的筆記以中醫(yī)藥大學教材《方劑學》為底本,摻雜一些我自己覺得不錯的方劑。所寫的方解都是我個人的心得體會,其分析方法以六經辨證和臟腑辨證為主。本人并非醫(yī)學專業(yè),學醫(yī)純屬興趣愛好。文中若有錯誤,實屬正常。
【出處】《醫(yī)理真?zhèn)鳌?o:p>
【類別】并補劑
【組成】天門冬、熟地黃二兩,人參一兩,酒炒黃柏三兩,砂仁兩半,炙甘草七錢半
【用法】面糊丸。用蓯蓉五錢,切片,酒一大盞,浸一宿,次日煎湯送下。
【功用】補脾益腎。
解釋一下這個方名的來歷。天冬補肺、人參補脾、熟地補腎,其中人參兼顧肺腎,這個方子叫“三才湯”。黃柏、砂仁、炙甘草叫“鳳髓湯”,主治心火過盛、腎精不固,方義我實在是看不懂。兩個方子合在一起,故名“三才鳳髓丹”,至于怎么就變成“三才封髓丹”了?我估計是口口相傳的鄉(xiāng)音問題。
腎精不固,要么是氣虛,要么是濕熱,所以用黃柏清之。甘草補益心脾,是人參的佐藥。肉蓯蓉補腎精,是熟地的佐藥。砂仁行滯醒脾。
三才封髓丹是補脾益腎的方子,它主要是清腎中虛火,并非心火。確實,鳳髓湯的主治是清心火的,但此心火非彼心火,同字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