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頻來源:《上海故事·老食堂里的上海味道》
又到了春筍大量上市的時候,每到這個時節(jié),上海人家里的餐桌上總會有這么一道全家都愛的美食——腌篤鮮。
什么是“腌篤鮮”呢?腌,就是指咸肉,這個最好挑選前一年冬天剛剛腌制的新鮮咸肉,因為才腌制了幾個月,能最大限度保留食物原有的鮮味。除了常見的咸蹄髈,咸豬肉之外,咸雞咸鴨也是不錯的選擇。
咸肉在這鍋湯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僅僅靠鮮肉燉出來的湯,雖然也很鮮美,但是湯汁不夠濃稠,總覺得差了一口氣,一旦加入咸肉,馬上鮮度提升,味美湯濃。放了咸肉后,湯中就不用再加鹽和味精這些調(diào)味品了,口味的咸淡完全是靠咸肉的多少來控制的。
鮮,就是新鮮的豬肉,這個一定要挑選肥瘦相間的肉,比如五花肉,帶皮的蹄髈等。這個肥瘦的比例有講究,最好是七分精三分肥,如果肉太肥,湯水就油膩了,如果肉太精,燉的時間一長,肉的口感就不靈了,我們上海人說“吃口有點木噱噱了”,這種肉嚼后基本上都會吐渣,非常掉分。
篤,是上海話發(fā)音,指一種烹飪的方式,就是用小火長時間慢慢燉煮,使食材的滋味能完全滲入湯中。顧名思義,這個菜就是要花時間、花功夫慢慢燉出來的。
除了菜名里提到的咸肉和鮮肉這兩樣主料之外,還有一樣非常重要的食材——筍。筍雖然是蔬菜,但卻以鮮美著稱,和其它任何食材搭配,都有點睛的妙用。
這里要強調(diào)的是,上海人做腌篤鮮,一般都選用竹筍。春分過后的竹筍,新鮮水靈,很多人甚至覺得它比肉還要好吃,真的是“鮮得來眉毛都要落特了”。有時候其它季節(jié)嘴巴饞了,想吃腌篤鮮,又沒有春筍,也試過用冬筍或者扁尖筍來替代,但是這個口感和鮮美度就大打折扣了。
最后還要放的一樣食材是百葉結(jié),這個一定要選用薄百葉。百葉是個很神奇的東西,作為一種豆制品,它本身淡而無味,但是它有一個特點——非常容易吸收其它食物的味道,所以上海人喜歡把百葉和其它葷菜放在一起燒煮,比如百葉結(jié)燒肉,百葉完全吸收了肉的鮮香,往往喧賓奪主,比紅燒肉更受大家的歡迎。
同樣道理,放在腌篤鮮里的百葉結(jié),吸飽了湯汁,吸取了咸肉、鮮肉和竹筍三樣食材的鮮味,鮮醇糯香,好吃極了,像小編這種不愛豆制品的人,也會多吃幾口。這里還有一個竅門跟大家分享,如果覺得湯太油或者太咸,都可以多放一點百葉結(jié),這樣能減輕油膩感和咸度。
這鍋湯,口味咸鮮,湯白汁濃,肉質(zhì)酥肥,筍清香脆嫩,鮮肉的香味、咸肉的腌味和竹筍的鮮味,互相交融,滲透到湯里,篤出了濃濃的春天的味道。
—本周故事講完了 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