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月5日),
杭州姑娘小沈在網(wǎng)上
發(fā)了一組照片:
最近的夜宵,
連吃好幾天感覺根本吃不完
小沈說家里正月里豐盛的飯菜,
倒了又可惜,
吃吧,天天吃,要吃吐了
甚至連夜宵都是ctrl+c和ctrl+v!
除了小沈外,
不少杭州人的家里都有同款飯桌!
仁和網(wǎng)友小林也曬出了自家的剩菜剩飯,
小小的飯桌上,
擺得滿滿當當二十多個盤子
一層不夠甚至還壘了兩層!
小林說最近回家飯桌上
都是這些,
“不仔細看還以為我們家天天大魚大肉,
真的很想都倒了,每年都這樣!”
她說家里的冰箱里也差不多這個樣子,
正月里時不時有親戚來,
肯定是不能拿剩菜剩飯出來,
菜少了也不行,
結果只能苦了自己。
每個菜都只吃一點點,
家里的剩菜越堆越多,
像甲魚、腌肉、毛腌雞之類的大菜,
長輩們根本舍不得倒掉。
家里甚至還留著大年三十的年夜飯,
最近該請的客人都請的差不多了,
小林無奈地告訴記者,
這兩天全家一天三頓的在消耗剩飯剩菜,
過完正月十五還在吃。
在春節(jié)之后,
不少人都過上了天天吃剩菜的生活
家住瓶窯的小吳說:
做一次,管三天!
↓↓↓
有的則循環(huán)吃前一天的剩菜:
剩菜如源頭活水,每日更新
↓↓↓
不少網(wǎng)友大魚大肉沒少吃
感覺要吃“吐”了
▼
有的吃了九天還在吃
叫“九天大?!?/p>
▼
每天的飯菜怎么都是一樣的?
這是一直在復制粘貼?
▼
其實真的不是所有的菜都適合“?!贝汗?jié)剩菜怎么處理?
哪些能吃?
哪些寧可倒掉也別吃?
菜吃剩了,處理注意這些點
如果過年的飯菜確實吃不完,
扔了又太可惜,
下面這些方法,
能盡量健康安全地儲存剩菜剩飯!
01
剩的葷菜可在冷藏室保存,而素菜盡量當餐吃完,吃不完的直接丟棄。
新鮮蔬菜中,亞硝酸鹽濃度通常很低,但當剩下的素菜被儲存在冷藏室,由于細菌污染及硝酸鹽還原酶的作用,蔬菜中亞硝酸鹽的濃度會增加,不僅營養(yǎng)價值降低,還增加了有害物質的攝入。
02
剩菜剩飯,熱的時候就放進冰箱。
一旦確定吃不完,就應該立刻將其密封好并放入冷藏室保存,最長也不要在室溫下放置超過2小時(如室溫超過32℃,則不應放置超過1小時)。需用帶蓋的容器或保鮮膜密封冷藏。
03
剩菜剩飯應在放入冷藏室后1-2天內(nèi)食用,越早越好。
清炒蔬菜、螃蟹、魚類、蝦類建議不隔夜,剩菜剩飯再次食用時一定要將飯菜加熱才安全。
04
剩飯剩菜切忌重復加熱。
重復加熱的行為,也會讓亞硝酸鹽含量劇增。加熱一次后還吃不完的,請倒掉吧~
吃剩飯剩菜會致癌嗎?
常聽人說,隔夜菜中有亞硝酸鹽,能致癌,這是真的嗎?
其實,亞硝酸鹽本身不具有致癌性,但它被吃到胃里后,在胃酸作用下可反應生成具有致畸性、致癌性的亞硝胺,屬于“一類致癌物”。
隔夜菜最大的健康風險就是來自于亞硝酸鹽。食物在高溫烹調(diào)過程中,本身硝酸還原酶活性已經(jīng)喪失,但是加熱后的食物更利于細菌的生長,如果在室溫長期放置的話,細菌中的硝酸還原酶導致亞硝酸鹽含量增高,因而造成健康風險。
葉菜類:
實驗發(fā)現(xiàn),室溫放置12小時后,葉菜類的亞硝酸鹽含量就明顯上升。
而冷藏24小時后,所有菜的亞硝酸鹽含量還在安全值內(nèi)。不過,蔬菜中的維生素經(jīng)反復加熱,大部分都會失去活性,營養(yǎng)價值大大下降,因此大家還是養(yǎng)成吃多少做多少的好習慣,盡量吃新鮮的食物,就算冷藏也不要超過24小時。
魚、肉、豆制品
它們本身的亞硝酸鹽含量很低,有些加工的肉類熟食會用少量亞硝酸鹽作為食品添加劑來發(fā)色和抑菌。所以,家常烹飪的肉菜隔夜一般不會有亞硝酸鹽升高的風險。
但是,魚、肉和豆制品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放置在室溫就是一個天然的培養(yǎng)基,非常適合細菌的生長,包括很多有害菌,如果食用了很容易引發(fā)腸胃炎、食物中毒。
米飯、面食等富含淀粉類食品
剩米飯即使放在冰箱中也會產(chǎn)生霉菌,最多在冰箱里放一天,超過兩天的剩米飯就不要再食用了。
剩菜的食物種類不同,其亞硝酸鹽含量也不盡相同,比如蔬菜大于肉類。肉類食品長期放置的食品安全風險是來自于有害微生物,致癌風險很低。而冷藏一夜存放的蔬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也是大大低于加工食品的國家標準。
因此隔夜菜如果保存得當,其實是可以食用的,簡單粗暴地說隔夜菜致癌是一種危言聳聽。
值得注意的是,隔夜菜其實并不單指放了一夜的菜,如果放置時間超過8-10個小時,就可以算是“隔夜”了。
另外,對于癌癥而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所導致的,并不是吃一兩次剩菜就一定會患上,肯定是跟“次數(shù)”及“食用量”有關,任何毒物的致癌、致畸都必須考慮“中毒劑量”。
轉自:天天看余杭
來源:杭州交通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