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之“加飯”
——一種最經(jīng)濟(jì)適口的酒
去年夏歷四月,余因事有浙紹之行,主人住利濟(jì)橋后街,晤敘甚歡。時近午,主人咄嗟間作洗塵之餐。余知浙人造味與蘇地不同,事前聲明滅咸。
余性嗜酒,知我者無不備杯中物,紹興酒有“加飯”一種,上口松而收口緊,顏色與我江陰陳百花相同,惟不及百花之澀辣。
主人攢一大壺來,余連干四杯,約盡二斤(饕按:一杯半斤,豪矣哉?。┯啾静挥麜筹嫞虍惖丶盐?,羅列滿桌,茍不大口喝酒,決難放喉吞菜。在座者正嘉余酒量之宏,不知余頭腦中已覺搖搖欲墜。
餐已,酣睡至晚始醒,計此二斤酒力可抵陳百花五斤。
紹興黃魚絕少,土人目為上菜,時桌上為煎黃魚一小塊,置大碗中,放余面前,初以為常菜,后覺同座者均頻說“請請”,詢之始恍然。
紹興“女兒紅”酒系出自家藏,土人凡產(chǎn)一女,必置酒若干埋土中,俟該女出嫁時出此饗客。二十年前物,其味之醇厚可知?,F(xiàn)市上之“女兒紅”,名義上“貧家不得已而出售”為號召,但事實上多系“野人頭”。老吃客多吃“加飯”,以其貨真價實也。(價目不詳)
第二日游會稽,攜“加飯”及菜肴數(shù)色作山麓野晏,甚快。來滬后無緣暢飲,偶憶往事,拉雜記以補(bǔ)入“小吃部”。(芹按:“小吃部”為當(dāng)時《錫報》欄目之一。)
來源:1938年10月6日《錫報》/作者:杜康/插圖:網(wǎng)絡(luò)/編輯: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