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風·陟岵
詩經(jīng)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
上慎旃哉,猶來!無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無寐。
上慎旃哉,猶來!無棄!
陟彼岡兮,瞻望兄兮。
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
上慎旃哉,猶來!無死!
父愛是沉默的,如果感覺到了,也許就不是父愛了。
每當兒女要遠行時,他們的話卻是多的。
千叮萬囑,每一句都是深深的掛念。
北郭閑思
唐·曹鄴
山前山后是青草,盡日出門還掩門。
每思骨肉在天畔,來看野翁憐子孫。
使父親感到榮耀的,莫過于自己的孩子以最大的熱情去生活。
即使孩子遠在天邊,他自己孤獨一人,心中仍有無限期盼。
孩子,有空的時候回來看看我吧。
憶父
清·宋凌云
吳樹燕云斷尺書,迢迢兩地恨何如?
夢魂不憚長安遠,幾度乘風問起居。
我們不能想象,還有什么需要比父親的保護更強烈。
當我們漸漸長大,身份轉換,就輪到我們去保護父親了。
唯一害怕的是,不能時時陪在他的身邊。
誡子詩
漢·東方朔
明者處事,莫尚於中。
優(yōu)哉游哉,與道相從。
首陽為拙,柳惠為工。
飽食安步,在仕代農。
依隱玩世,詭時不逢。
是故才盡者身危,好名者得華。
有群者累生,孤貴者失和。
遺馀者不匱,自盡者無多。
圣人之道,一龍一蛇。
形見神藏,與物變化。
隨時之宜,無有常家。
父親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
他從不會吝嗇所學,他想要將一切都教給孩子,奉獻全部。
他所希望的,無非是孩子能比自己更加出色,那是他的驕傲。
又示宗武
唐·杜甫
覓句知新律,攤書解滿床。
試吟青玉案,莫羨紫羅囊。
假日從時飲,明年共我長。
應須飽經(jīng)街,已似愛文章。
十五男兒志,三千弟子行。
曾參與游夏,達者得升堂。
孩子頭一回喊“爸爸”時,那感覺總是異乎尋常的。
陪著一個小小的孩兒一點一點長大,這過程又是神奇的。
悉心教導,內心喜悅。
驕兒詩
唐·李商隱
爺昔好讀書,懇若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無肉喂蚤虱。
兒慎勿學爺,讀書求甲乙。
穰苴司馬法,張良黃石街。
便為帝王師,不假更纖悉。
況今西與北,羌戎正狂悖。
誅赦兩末成,將養(yǎng)如痼疾。
兒當速長大,探雛入虎窟。
當為萬戶侯,勿守一經(jīng)帙!
一個男人發(fā)現(xiàn)他在變老,神奇的是,他開始像他的父親。
但是父親并不希望孩子太像他。
優(yōu)點都留下,缺點都剔除,快快長大。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父愛是水。
淺淺淡淡,卻期望殷切。
他盼著兒女成才,更希望兒女腳踏實地。
為二女適袁氏者作
清·鄭燮
官罷囊空兩袖寒,聊憑賣畫佐朝餐,
最慚吳隱奩錢薄,贈爾春風幾筆蘭。
父愛,如大海般深沉。
他給的物質可能不足,但情感是滿的。
這感情簡單,且不求回報。
送賈訥倅眉
宋·蘇軾
老翁山下玉淵回,手植青松三萬栽。
父老得書知我在,小軒臨水為君開。
試看一一龍蛇活,更聽蕭蕭風雨哀。
便與甘棠同不剪,蒼髯白甲待歸來。
父親,是一個氣度寬大的朋友。
犯錯時,他包容你。
回家時,發(fā)現(xiàn)他其實一直在等你。
百憂集行
唐·杜甫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
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臥只多少行立。
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
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
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zhí)溟T東。
父親與孩子的感情在于心,而不在于血肉的關系。
當他年老,而我們還年輕。
如同他陪伴我們長大一樣,我們也陪他看遍風景。
感恩這如山的父愛!